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III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90例IIIb型前列腺炎患者进行4周的观察。中药灌肠2次/d;普适泰片2次/d,2粒/次。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3.7%,全组病例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II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2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宝方1剂/d,2次/d,口服;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西医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理气化瘀通络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CPSI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积分,改善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可改善排尿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湿热型、瘀血型、脾气虚型、肾阴虚型)服用中药治疗2个月,结合抗生素(菌必治、庆大霉素)局部前列腺腺体内注射治疗5-15次。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6个月后随访,22例基本正常,4例仍有临床症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期与无期疗效均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八宝丹胶囊0.6 g/次,3次/d,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2组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一用药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单纯应用西药,病损基底部注射曲安奈德针10mg加入利多卡因1.5ml,混合应用,2次/周,4~5次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左旋咪唑片,50mg/次,3次/d,服用3d停4d。治疗组15例在口服左旋咪唑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参苓白术汤加减煎服,每1付,分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糜烂面的好转程度、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降糖胶囊与西药美吡达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5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口服活血降糖胶囊4粒/次以及美吡达空白模拟片1片/次,3次/日;西药组35例,口服美吡达1片/次及活血降糖胶囊空白模拟片4粒/次,3次/日;中西药结合组35例,口服活血降糖胶囊4粒/次及美吡达1片/次,3次/日.3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为60%、94.3%,疗效优于中医组(28.6%、73.3%,P<0.01)及西医组(22.9%、68.6%,P<0.01),血脂的改变随2型糖尿病有效治疗后逐渐恢复,中西医结合组并于临床治愈期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部深刺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脱落2例,剩余28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28例。试验组采用腹部深刺疗法,腹部深刺取中极、关元、气海、四满、横骨、水道、归来和冲门(1次/d, 3次/周,共6周);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1次/d,共6周)。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14%(23/28),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深刺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NIH-CPSI及中医症状评分,疗效优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用西医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对照组为77.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及健康护理教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及健康护理教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9位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健康护理教育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加健康教育组、西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给予氟康唑150mg口服,2%~4%碳酸氢钠溶液800mL冲洗阴道后,达克宁栓1粒纳入,均1次/d,7d为1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氟康唑150mg口服基础上加中药外洗;中西医结合加健康护理教育组及西医治疗加健康教育组分别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教育。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结果:中西医结合加健康护理教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优于其它3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结合对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教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泽桂癃爽胶囊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均口服泽桂癃爽胶囊,2粒/次,3次/d,治疗观察30 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尿流率改善情况。结果服药30 d后,所观察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大尿流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桂癃爽胶囊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0例,西医治疗7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6.25%,西医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使用中药制剂保肝汤联合硫普罗宁片100mg,3次/d;西药对照组使用硫普罗宁片100mg,3次/d,治疗8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6%,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引起不育症8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民 《陕西中医》2004,25(6):511-5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引起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对 81例前列腺炎引起不育症患者运用中药自拟方 (黄芪、当归、生地、菟丝子、枸杞子、仙灵脾、大蜈蚣、知母、黄柏 )及抗生素治疗。每月复查精液 1次。结果 :治愈 37例 ( 4 5 .7% ) ,总有效率 89.6%。提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精子密度低 ,活动率低 ,液化时间长等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5,(8):1037-1039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和灌肠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α1受体阻断剂口服联合微波理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显著。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结合保留灌肠对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7.5 mg/次,1次/d.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天龙灸,1次/周,4周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臀髋关节疼痛、腰脊活动受...  相似文献   

17.
单敬文 《光明中医》2011,26(7):1437-14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使用中药制剂芪风汤联合西替利嗪片10mg/d;西药对照组使用西替利嗪10mg/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低于对照组45.7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毒愈溃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4,10(IL-2,4,10)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按就诊前后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3次/d,连续使用2周;醋酸曲安奈德1 m L+2%利多卡因2 m L,糜烂区黏膜下局部注射,连续使用4周;口服维生素A,C,连续服用12周。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解毒愈溃汤加减治疗,1剂/d,疗程12周。客观指标体征、主观症状和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评价;血清TNF-α,IL-2,4,10水平在治疗前、后进行检测。结果:经Ridit分析,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客观指标征记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医结合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12周,中西医结合组TNF-α,IL-2,IL-4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解毒愈溃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近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远期能降低复发率。其作用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中药独活寄生汤200 mL/次,2次/d辨证加减内服,中药熏洗患肢,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口服,第1周0.25 g/次,3次/d,第2周0.5g/次,3次/d,第3周起0.75 g/次,3次/d,口服)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第1周0.25 g/次,3次/d,第2周0.5g/次,3次/d,第3周起0.75 g/次,3次/d,口服,联合美洛昔康75 mg,3次/d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P<0.01);2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ESR,CRP水平,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康片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36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0.2 mg/次,1次/d,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男康片治疗,4片/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湿热瘀滞证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WBC计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湿热瘀滞证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WBC计数及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康片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