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本方药仅两味 (白芍和甘草 ) ,在《伤寒论》中仅用于治疗太阳病误汗致阴阳两伤 ,经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不足 ,无以养筋 ,致使脚挛急一症。后世自清代《医学心悟》以来 ,常用于治疗腹痛。现代药理研究 :本方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 ,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末梢性的 ,均有镇静作用。不仅对表在性的躯体和四肢的平滑肌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而且对深在的平滑肌性脏器如胃、肠、胆囊、尿道、血管等也有缓急止痛的作用。据此 ,笔者多年来应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兹举 3例。例 1.廖某 ,男 ,49岁 ,务农…  相似文献   

2.
<正>芍药甘草汤为缓急、镇痛的基本方,常用来治疗腹痛。笔者用其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历介绍例1:男,42岁,2008年10月2日初诊。患者腰骶部疼痛  相似文献   

3.
孙冬阳 《河南中医》2006,26(5):80-82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原方为芍药、甘草各四两,适用于误汗阴阳两伤,先复阳气之后,阴液不足之证。近年来,依据现代药理研究将芍药甘草汤广泛用于各科,疗效甚佳,现将此方对痛证的治疗概述于下。1胃脘痛肖挺荣等[1]用此方加减治疗各型胃脘痛70例,治愈41例,显效17例,有效9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痛证举隅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文志成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由白芍、甘草组成。有养血敛阴,缓急解痉,柔肝止痛之功效。《医方新解》指出:该方长于治疗平滑肌、骨骼肌痉挛性疼痛,及神经痛。近年来,笔者运用芍药甘...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痛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颈椎病1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132例病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病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83例;年龄42~76岁,平均58.3岁;病程6个月~3年。1.2诊断要点:多数无明显...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深柱 《河北中医》1996,18(2):31-31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梁深柱(河北省徐水县中医院072550)芍药甘草汤系汉代张仲景所创,由芍药、炙月草两味药组成。其功能柔肝和中,缓急止痛。笔者临床以本方重用芍药,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病证,根据其兼证的不同,分别伍以活血行瘀、疏肝理气健脾等药,取得了较满...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汤加味在痛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华 《河北中医》2000,22(3):194-195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现将该方治疗痛证之病种、止痛机理、药量大小等有关内容分述如下。1 治疗痛证病种1 .1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腹痛、痞满范畴 ,多由寒邪闭阻络脉或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痛。治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加温经散寒、疏肝和胃之品。基本方 :白芍药 30 g,炙甘草 1 5g,高良姜1 0 g,香附 1 5g,厚朴 2 0 g,乌药 1 0 g,枳实 2 0 g,枳壳 2 0 g,甘松 1 0 g,砂仁 1 0 g。体虚纳差者加黄芪1 5g、三棱 1 0 g、莪术 1 0 g;胃酸过多者加海螵蛸2 0 g。1 .2 风湿性腰…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胃脘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肝脾不和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吗叮啉、三九胃泰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7.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胃脘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自拟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美多巴片口服加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自拟方汤药口服,对照组34例采用美多巴片口服,剂量为常规剂量,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前后UPDRS、非运动症状简易评分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自拟方治疗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1月内治疗组便秘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能有效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狐惑病和虚痞的名方,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之功,亦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良方。后世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疗效颇佳。本文就笔者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的心得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疗效。60例患者均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60例患者均被治愈,有效率为100%。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1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比两组治疗后肌张力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后肌张力恢复的总有效率较高,肢体运动功能更好,日常生活能力更强。结论: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促进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的恢复,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坐骨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芬必得、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结果:以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3.33%,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疗法,治疗组患者予芍药甘草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完成治疗。经胃镜检查,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2.2%(P0.05);此外,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胃出血的并发症,而对照组则出现7例并发症(包括胃出血、胃溃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上用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对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于我院临床上就诊的83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5 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头痛发作的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情况,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有效率为90.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使患者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精制芍药甘草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分离芍药甘草汤的最佳树脂,确定树脂精制芍药甘草汤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静态、动态吸附量和脱附率为指标对5种树脂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分离精制芍药甘草汤的最优操作条件。结果HPD100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效果,其分离精制芍药甘草汤的最佳工艺为:洗脱溶媒乙醇浓度为70%,树脂用量与生药量的比值为1:1,上样液的浓度为0.05g生药/mL。在此工艺条件下HPD100对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保留率依次为79.1%、80.6%、74.3%。结论从指标性成分保留率来看,HPD100能较好的精制芍药甘草汤。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伍比例芍药甘草汤成分的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芍药甘草汤配伍机制与适宜的配伍比例,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从肠吸收角度研究芍药甘草汤SG11(白芍-炙甘草1:1)、SG31(白芍-炙甘草3:1)、白芍水煎液S及炙甘草水煎液(G)中主要指标成分在大鼠离体、在体肠吸收情况,并进行比较。以HPLC测定上述供试品以及肠囊吸收样品、肠灌流样品中芍药苷(paeoniflorin,PF)、甘草苷(liquiritin,LQ)、甘草酸单铵盐(glycyrrhizin single ammonium salt,GL)的浓度,并计算肠吸收量及吸收参数。发现在外翻肠囊模型中,3种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有吸收,最佳吸收部位均为空肠,且SG11中相应成分的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单煎(P<0.05),与SG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中,SG11中相应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和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各单煎液,SG11中PF,GL的各参数均显著高于SG31,LQ,各参数无差异。说明白芍炙甘草配伍有助于PF,LQ和GL的肠吸收,SG11较SG31各指标成分的吸收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