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评估无逆行输尿管插管经皮肾镜取石手术(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无逆行输尿管插管PCNL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PCNL手术治疗的36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逆行输尿管插管PCNL手术224例(逆行插管组),行刺激性利尿PCNL手术143例(刺激性利尿组)。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肾脏出血、肾功能、通道建立失败、结石下移进入输尿管、顺行留置双J管失败等指标。结果:逆行插管组和刺激性利尿组通道建立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血清肌酐(Cr)变动值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通道建立失败病例,无结石下移进入输尿管而需截石位下输尿管镜取石手术病例。逆行插管组有2例在逆行向肾盂内注水后肾脏集合系统积水声像消失,无法准确定位目标肾盏穹窿,导致穿刺困难。刺激性利尿组有1例无积水肾盂结石且肾实质厚实的患者,刺激性利尿人造肾积水效果不佳,导致目标肾盏穿刺困难,但仍顺利完成穿刺和取石手术。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无逆行输尿管插管而改为刺激性利尿替代来人造肾积水是安全和可行的。无肾盂积水且肾实质厚实可以作为刺激性利尿PCNL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PCNL术中对比超声引导穿刺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明确PCNL术中超声引导肾盏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6月,顺序进入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准备接受PCNL手术的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结合术前KUB和CT影像,依据术中超声影像确定穿刺目标肾盏。首先在超声影像下确定穿刺路径:目标肾盏的穹窿核心点、盏颈中点及皮肤穿刺点(前两点连线在皮肤的投影点);取穿刺针分两段沿已确定的穿刺路径分别穿刺肾外段(固定段)和肾内段(活动段)进入集合系统,即"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后,置入超硬导丝,行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对比超声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所显示的穿刺针走行路径。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取石通道,行碎石取石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工作鞘逐步旋转后撤至肾脏实质取石通道边缘,肾镜直视下观察取石通道是否经肾盏乳头建立。分析取石通道建立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集合系统穿孔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血清肌酐浓度值、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成功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目标肾盏穿刺,采用术中逆行肾盂造影进行对比,证实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均成功经目标肾盏穹窿核心点进入集合系统。术中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进一步证实工作鞘是经肾盏乳头中心区域扩张进入集合系统。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0.46±0.72)g/d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3±1.7)d,术中无肾脏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结论: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和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证实,"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下目标肾盏穿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联合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10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5例合并输尿管结石),采用斜卧截石联合体位,经超声或X线引导穿刺并建立取石通道行PCNL,术中可同时输尿管镜逆行经膀胱输尿管进行碎石,将剩余结石冲入肾盂,自经皮肾镜通道取出结石。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完成手术操作。总体手术时间为95.1±26.9 min(不包括穿刺定位时间)。总体结石一次手术清除率为85.1%。其中25例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结石均在首次手术中清除。术后5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3例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结论斜卧截石联合体位PCNL对于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相比俯卧位PCNL,该体位能够在达到相似结石清除率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利于术中麻醉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式中输尿管逆行插管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式中输尿管逆行插管失败患者的相关资料,依据肾积水的程度分别采用B超定位、经验性非影像学定位、小切口触诊+X线定位建立经皮肾通道。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建立经皮肾通道,无肠道损伤、胸腹膜损伤、大出血、尿外漏、肾周积液积脓、动静脉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式中输尿管逆行插管失败有主、客原因。对此类患者,中度以上肾积水患者,B超定位可建立经皮肾通道;轻度或无肾积水患者,若B超定位穿刺不成功,小切口触诊+X线定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中,我们拟介绍"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同时评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这两种通道建立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采用"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PCNL治疗的52例多发性、铸型或鹿角形肾结石病例,按照术中建立的第一通道(主要通道)的大小分为两组,标准通道组(F22)29例,大通道组(F26)23例,两组患者所建立的辅助通道均为F22。比较两组患者第一通道的建立时间、总体手术时间、肾脏出血、总肾功能、通道扩张失败、集合系统穿孔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建立的所有取石通道均采用一步扩张法成功建立标准通道(F22)或大通道(F26),无通道扩张失败者。标准通道组和大通道组平均第一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1.9±0.3)min和(2.5±0.4)min(P0.01),总手术时间分别为(45.2±22.6)min和(39.8±23.3)min(P0.01),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分别为(0.5±0.8)g/dl和(0.7±0.7)g/dl(P0.01),患者术中及术后无需输血治疗。两组患者中无发生集合系统穿孔者。结论:"一步扩张法标准通道建立技术"和"一步扩张法大通道建立技术"均为安全且有效的肾脏取石通道建立方法。在严格经肾盏穹窿沿肾盏颈管走行穿刺的前提下,PCNL手术中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大通道(F26)与建立标准通道(F22)相比肾脏出血略有增多,患者均无需输血。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大通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取石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瞬时X线联合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定位在较为复杂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肾脏轻度积水25例,肾脏旋转不良12例,肾脏无明显积水8例,完全鹿角形结石6例,重复肾6例,术中逆行造影及人工积水肾建立失败4例,肾结石术后瘢痕肾5例,肥胖患者2例,肾下垂患者1例。术中常规给予输尿管置管行逆行造影并建立人工积水肾,采用C型臂瞬时X线照相联合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结果:6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建立F14~18通道,建立时间10~35min,术中X线暴露次数2~5次。其中肾脏轻度积水25例、肾脏无明显积水8例、完全鹿角形结石6例由间断瞬时X线定位为主,辅助B超定位以避开主要血管及领近器官或辅助建立多通道;肾脏旋转不良12例、重复肾6例、肾结石术后瘢痕肾5例、肥胖患者2例、肾下垂患者1例由B超定位为主,辅助瞬时X线定位以确保穿刺线通过肾盏穹窿部;术中逆行造影及人工积水肾建立失败4例,由B超定位穿刺针进入肾脏集合系统,经穿刺针推注造影剂显示肾盂肾盏,用第二穿刺针在瞬时X线定位下建立目标肾盏的穿刺通道。64例为Ⅰ期手术,5例行Ⅱ期手术,清石率为96.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较为复杂的PCNL,瞬时X线联合B超的定位技术能够结合两种定位方法的优势,建立安全、有效的穿刺通道,提高清石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减少患者及医生在手术中X线的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1月~2021年5月我院对11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或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结果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行积极监测及外院ESWL治疗;1例行输尿管镜碎石(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失败,改行肾造瘘(二期PCNL);2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7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行ESWL 1次;2例行URL;1例合并移植肾输尿管口狭窄及肾结石,狭窄扩张后行URL和PCNL治疗;3例URL失败,除1例选择积极监测后失访外,余2例分别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和膀胱切开输尿管镜碎石。除1例失访外,余10例随访19~104个月,中位数43个月,均无残留结石,人肾均存活。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个体化,尽可能保护移植肾功能,积极监测、ESWL、PCNL和开放手术应谨慎选择,首选治疗为创伤小、并发症少的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如需开放手术可考虑膀胱切开输尿管(软)镜碎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PCNL术后残石的疗效,探讨肾脏残石的处理技巧。方法:对38例PCNL术后部分结石残留患者先取截石位,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并使用网篮将碎石取至肾盂;再转俯卧位,二期行PCNI。从原通道中清理肾内碎石屑。结果:38例患者碎石顺利,平均结石清除率达82%,手术时长45~65min。平均52min。术后6例患者出现发热,无患者需输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拔除内支架。2周后复查KUB,结石清除率达8,9.1%。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是处理肾脏残石的有效手段,即便硬镜难以观察到的肾脏残石“盲区”,也可从原造瘘管处理,同时避免了多通道、多期取石带来的风险,是处理残石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失败时用输尿管软镜取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从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8例,其中3例结石上移至肾脏,用F7.5 Olympus输尿管软镜,从Trocar置入到达后腹腔,从输尿管切口处向上进镜达肾脏取出结石。结果3例均成功取出,无术后尿瘘、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软镜可作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在操作上较逆行输尿管镜术容易,安全,可行,可避免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时因结石上移需开放手术取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初学者采用CT联合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IVU)预定位超声术中实时修正定位在经皮肾镜通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住院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拟行PCNL术的成人患者共128例,分为预定位组和常规组。预定位组患者术前预设穿刺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实时定位。术前预定位组68例患者,术前根据CT和IVU设计穿刺路径、预定穿刺点。术中超声监视下对预定穿刺点进行修正,建立工作通道。常规组6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预定位,术中实时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损失情况,一次结石清除率等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比例、年龄、结石大小、结石表面积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一次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丢失和介入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预定位组通道建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常规手术组术后介入治疗止血1例。预定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CT联合IVU预定位超声术中实时修正定位在经皮肾镜通道建立中能够更好选择最佳穿刺路径,提高穿刺准确性,缩短通道建立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和PCNL初学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手术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但该手术仍存在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等不足,保留膀胱手术之一的膀胱部分切除术(PC)重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可能成为治疗MIBC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盆底痛点定位注射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女性MFPP患者107例,进行盆底痛点评估后行BTXA痛点定位注射治疗。按有无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分为单纯MFPP组和MFPP并LUT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特点,盆底痛点定位注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盆底疼痛、生活质量及排尿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MFPP并LUTS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盆底疼痛程度更严重,生活质量更差(P<0.05)。两组患者经BTXA盆底痛点注射后盆底疼痛NRS评分下降,生活质量评分(QOL)下降,MFPP并LUTS组的患者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量增多(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女性MFPP易合并LUTS,BTXA盆底痛点定位注射不仅能缓解女性MFPP,同时能缓解LUTS,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并发膀胱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就诊的321例BPH患者的资料,分别将其分为并发膀胱结石组(n=27)与无并发膀胱结石组(n=29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并发膀胱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BPH患者的膀胱结石发生率为6.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前列腺移行带体积(TZV)是BPH患者并发膀胱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PUA、IPP和TZV较大的BPH患者易发生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J管拔除困难的原因,探索输尿管镜处理双J管拔除困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双J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输尿管镜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双J管结石形成,1例双J管打结,1例双J管断裂。所有患者均使用输尿管镜探查原因并处理滞留的双J管,且均顺利拔除双J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上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双J管拔除困难的发生。输尿管镜在处理双J管拔除困难方面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这方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桃夹综合征(NCS)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LRV)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SMA)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处受到挤压,导致LRV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腰腹疼痛、血尿、生殖静脉曲张等症状,临床上较少见。NCS的治疗尚存争议,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尽早选择外科干预,解除LRV梗阻是必要的。近年来,各种微创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NCS的微创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导管在男性膀胱尿道镜检查时尿道表面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2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该新型导管将1%利多卡因溶液注入后尿道,对照组患者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在经尿道给药/插管时(T1)、膀胱尿道镜置入时(T2)、膀胱尿道镜检查开始时(T3)、膀胱尿道镜检查持续3min时(T4)和操作结束后首次排尿时(T5)的疼痛程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最大疼痛程度。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的波动变化。计算两组患者所需的麻醉费用。结果:试验组除在T1时VAS评分稍高于对照组外(P>0.05),在T2、T3和T4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变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1.9)%vs.(24.6±3.0)%,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平均每例患者麻醉费用低于对照组(10.5元vs.22.0元,P<0.05)。结论:这种新型导管应用于男性尿道表面麻醉时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膀胱尿道镜检查时的疼痛,且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值得在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收治2例NE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例1为前列腺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分化腺癌,术后规律去势治疗,去势治疗8个月后出现严重持续肉眼血尿,最终死于晚期肿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例2为神经内分泌癌,予以EP方案化疗2周期后肿物较前稍增大,化疗效果欠佳。结论NEPC临床罕见,起源不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预后较差。去势治疗提高了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及去势后NEPC的比例。NEPC确诊依靠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早期诊断并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未来从分子机制抑制、逆转NEPC或神经内分泌分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型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染色技术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中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31 日至2017 年6 月30 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90 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其中应用ICG技术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36 例(A组),单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54 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新发病灶数;术后第1天肝功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1)术中情况: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患者[(186.56±31.17)min vs(234.65±52.61)min,( 115.92±21.73)mL vs( 162.61±31.29)mL,P<0.05];A组患者术中新发病灶数明显高于B组[(4.13±1.12)个 vs( 1.03±0.32)个,P<0.05]。(2)术后情况:A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明显好于B组患者,且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6/36 vs 12/54,P<0.05)。(3)A组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高于B组患者(P=0.032)。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运用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针径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16G活检针,对照组采用常规18G活检针,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系统12针+靶向穿刺方案,由同一名专职医师完成穿刺操作。比较两组间穿刺阳性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12针系统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24%,P=0.190),而靶向穿刺阳性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7.5%vs.15.0%,P=0.022)。观察组穿刺阳性率与血清总PSA水平、PSA密度有相关性。两组术后疼痛评分(P=0.6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G活检针能显著提高前列腺靶向活检阳性率,且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lotho基因rs1207568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0例维吾尔族草酸钙肾结石患者(病例组)和410例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SNaPshot方法对Klotho基因rs1207568进行基因检测,并分析其与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对血脂、血生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和对照组rs1207568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例组携带等位基因C的风险高于对照组(OR=1.295,95%CI:1.019~1.645,P<0.05)。CC基因型患者的血钙、血磷、血氯、尿素氮、尿酸均高于CT+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血镁、血钾、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脂方面,二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otho基因rs1207568在维吾尔族人群中与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发病风险显示有相关性,rs1207568C等位基因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