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合并椎间孔或中央椎管狭窄的混合型腰椎管狭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减压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手术相关指标、腰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末次随访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耗时(112.43±12.01) min,平均住院时间(4.87±1.03) d,平均随访时间(27.43±2.98)个月;患者术后1周、3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腰、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24%;术后1例慢性疼痛,1例复发,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效果明确,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显著,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内镜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入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腰椎镜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入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46~83岁(65.8±12.4岁)。L4-5节段狭窄73例,L5-S1节段狭窄5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进行评估,改良Mac Na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8~75min(61.4±11.4min),术中透视2~4次(2.4±0.3次),手术切口长约7mm,住院时间3~4d(3.2±0.2d)。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24~30个月(26.5±2.1个月),术前和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80±1.46分和3.21±0.75分、1.88±1.15分、1.81±1.05分、0.63±0.62分、0.25±0.15分、0.28±0.12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8±0.81分和2.88±1.45分、2.13±1.02分、1.38±0.62分、0.88±0.62分、0.81±0.54分、0.82±0.23分;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ODI分别为67.63±9.91和38.4±10.46、26.75±6.88、13.81±5.95、9.19±6.04、9.22±4.56。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时改良Mac Nab评价疗效优89例,良25例,可1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中透视少,减压精准彻底,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9月-2018年12月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扩大成型、脊髓神经根减压术治疗LSS患者20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80 min,平均118.9 min;住院天数3-24 d,平均12.5 d。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估: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0%。结论采用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LSS具有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并发症低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采用个体化椎板减压结合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加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8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个体化椎板减压基础上,52例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内固定治疗,30例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固定融合术(PLIF)或扩大椎间孔外移入路(改良TLIF)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82例经12-114个月的随访,按Odom标准:优62例,良10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87.8%。结论对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化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有限减压。咬除病变间隙上位椎板下缘、肥厚的黄韧带和下位椎板上缘,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松解神经根粘连,侧隐窝减压,必要时切除部分关节突。结果: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迟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彻底。82例得到随访,优良串92.7%,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7.
正脊柱微创技术、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显微镜、内窥镜等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完善密不可分,其中经皮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内窥镜技术作为脊柱内窥镜系统的一项开拓性成果,在脊柱微创手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及开展。该技术在早期主要应用于突出髓核的摘除[1、2],随着相关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改进,逐渐拓展到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称为经皮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椎管减压Dynesys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经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Wiltse入路组15例,男9例,女7例,年龄42~65岁,平均51岁;后正中入路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0~62岁,平均53岁。通过对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患者术前术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腰背下肢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比较,评价Wiltse入路椎管减压Dynesys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得到6~9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对比研究显示经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3 d及14 d腰痛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个月ODI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个月ODI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Wiltse入路植入Dynesys系统,椎管减压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更快等特点,是符合微创理念的一种实用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分为单侧组(n=39)和双侧组(n=39)。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改良MacNab法评价术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价,单侧组优良率82.1%(32/39),双侧组优良率87.2%(34/39),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χ~2=0.394,P=0.53)。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减压治疗DLSS患者早期均能有效改善神经压迫症状,双侧入路方式较单侧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quadrant管道系统椎板间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采用经quadrant管道系统椎板间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弯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8~83岁,平均(71.52±6.43)岁。狭窄节段:L_(3-4)2例,L_(4-5)10例,L_5S_17例;右侧弯7例,左侧弯1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在-2.5~-5.5。术前有7例用1%利多卡因2 ml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以判断责任节段。术中均透视一次明确责任节段。术前和术后随访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x,ODI)对患者进行评估,改良Mac Nab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90 min(58.34±12.32)min,手术切口长约2~3 cm,住院时间6~10 d(6.44±0.43)d。术中均未发生硬脊膜破裂或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24.52±2.43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4.51±1.4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23±0.14)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89±0.91)分降至末次随访的(0.65±0.17)分;ODI评分由术前(70.53±8.85)分降至末次随访的(9.13±4.47)分。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时改良Mac Nab临床疗效评价:优1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9.47%。[结论]经quadrant管道系统下椎板间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腿变性侧弯具有手术切口及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楚、术中出血量少,可达到精准、彻底、有效的减压,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近期治疗效果明确、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对于年龄大、体质差、骨质疏松明显、症状重、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果的患者可考虑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3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术后腰、腿痛,采用ODI和MacNab评分评价术后腰椎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未出现大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严重...  相似文献   

12.
腰椎管狭窄症既往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 ,虽可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 ,但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大 ,尤其是多节段狭窄者。 2 0 0 0~ 2 0 0 3年 ,作者采用多节段开窗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36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的椎管减压技术治疗伴有双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单节段双侧侧隐窝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例,采取单侧经皮椎板间隙入路,通过改变内镜的倾斜角度并利用角度椎板钳和镜下磨钻行双侧侧隐窝和中央椎管270°减压,随访时间超过24个月,分析术后疗效参数如VAS评分、ODI评分、Macnab分级评分、单次连续行走距离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影像学证实所有患者进行了有效的中央椎管和双侧侧隐窝的减压。术后ODI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nab评分,80%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疗效;单次连续行走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单侧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双侧侧隐窝和中央椎管270°减压术,具有良好的中央椎管和双侧侧隐窝手术视野显示,可有效减压,是微创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特别是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腰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椎管狭窄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11月,对3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神经根管减压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本组男26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4岁。病史1~15年,平均7年。狭窄平面:...  相似文献   

15.
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5例,年龄54.2岁,病程平均3年9个月脸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及麻木,无题有间歇性跛行。除X线平片外,CT、CTM和/或MRI检查101例,椎管造影24例。其中伴椎间盘突出7例,狭窄段位于L4.549例,L5S125例,L3,43例,两个节段26例三个节段(L3,4,L4,5,L5S1)12例,术后复查CT/MRI59。结果84例获得随访,  相似文献   

16.
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后路椎管狭窄节段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原位固定,自体髂骨椎间植骨治疗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术后随访48例,下肢症状完全缓解者46例(95.83%),腰痛完全缓解者41例(85.42%).随机抽取10例术后1年以上患者行CT三维重建,示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后原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既可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又可解决因关节突关节退变而引发的腰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应用改良工作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2月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单侧开窗双侧潜式减压中央椎管及神经根管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17例,其中单节段163例,双节段54例。术后行CT和X线片检查,并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48±13min;术中出血25~180ml,平均37±9ml;切口长度1.8~2.4cm,平均2.2±0.2cm。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予明胶海绵填塞,并严格卧床2周,术后无脑脊液漏;定位错误1例,术中予以纠正;无神经损伤、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CT显示椎管减压充分。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按Nakai标准评定,优134例,良63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为90.8%;无腰椎不稳。结论:显微内窥镜下应用改良工作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该疾病较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联合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以腰椎管侧隐窝狭窄为主要表现的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65±11.6岁(46~86岁),病程4.7±2.9年,患者均有明确腰腿痛病史并伴单侧下肢神经症状及体征,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小于500m。术前评估行全麻开放手术风险较高,均采用局麻下联合椎间孔及椎板间入路行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疼痛及腰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Nakai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手术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140min,平均107.7±16.4min。术中并发神经根外膜撕裂1例,椎管内出血1例,经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后遗症状。平均住院4.7±1.2d(3~7d),平均随访时间19.6±9.0个月(9~40个月)。末次随访时腰部及下肢VAS评分由术前的4.6±0.8分和4.7±0.9分降至1.8±0.9分和1.0±0.7分,ODI由术前的(32.7±6.9)%降至(10.5±3.0)%,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Nakai评价的优良率为76.9%(优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局麻下联合椎间孔及椎板间入路行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于麻醉风险高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精准减压术(microscope- assisted precise decompression,MPD)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traditional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TLD)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评估MPD治疗DLS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单节段DLSS患者,其中采取TLD治疗43例,采取MPD治疗39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3d内最高体温以及术后外周血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采用ODI和VAS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LD组相比,MPD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切口更小、术后3d内的最高体温较低、以及术后24 h外周血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平均值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VAS和ODI评分方面,两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末次随访时MPD组优于TLD组(P<0.01).末次随访时,TLD组优18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6.7%;MPD组优27例,良9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3%,MPD组的临床疗效优于TLD组(P<0.05).末次随访时,11例TLD及3例MPD患者出现手术节段失稳,TLD手术节段失稳发生率高于MPD组(P<0.05).[结论]短期内,两种方法治疗单节段DLSS均可获得充分的减压及良好的临床效果;与TLD相比,MPD具有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全身炎性反应轻、手术对腰椎稳定性负面影响小以及远期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6月,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下腰椎管狭窄症36例,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指数比较以确定手术疗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5~140min,平均65rain;术中出血30~280mL,平均120mL。随访时间6~4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次Oswestry功能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