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3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桥小脑角区是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由于其临床表现隐匿,因而极易误诊。本文总结我院神经外科1959年6月~1989年底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35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对临床所见,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对听力及前庭功能影响比桥小脑角其它肿瘤少见,对诊断有参考价值。青年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多有三叉神经痛发作,客观检查甚至可以没有感觉障碍。作者主张枕下入路Dandy手术,常能发现表皮样囊肿。如囊壁与脑干或大血管粘连时,不要勉强切除,以防意外。事实上,这种肿瘤比其它良性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总结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胆脂瘤继发TN病例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21例(72.41%),大部分切除8例(27.59%).发...  相似文献   

5.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19~50岁,平均34岁;病史3个月一5年。  相似文献   

6.
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0~ 1998年间共收治桥小脑角 (CPA)蛛网膜囊肿 17例 ,约占同期颅内蛛网膜囊肿的4 4 % (17/ 390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1 5~5 5岁 ,平均 30岁。囊肿发生部位左侧 9例 ,右侧7例 ,双侧 (由右向左发展 ) 1例。2 .临床表现 :病程由 2周至 10余年不等 ,平均 4 6年。症状以头痛和小脑桥脑综合征为主 ,多见Ⅷ、Ⅶ、Ⅴ等颅神经损害和共济失调。头痛最多见 6例 ,为反复发作性 ,可伴有恶心呕吐 ,均无家族性偏头痛史 ;头晕 5例 ,伴走路不稳 3例 ,伴耳鸣 2例 ;听力下…  相似文献   

7.
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附4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44例,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1)单纯三叉神经痛型,此型易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桥小脑角占位型,易与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混淆,CT扫描可明确诊断;(3)颅内压增高型:主要表现头痛、呕吐、眼底水肿。本文着重阐述了各型的临床特点,并对本病的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9.
桥脑小脑角脂肪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脑小脑角脂肪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于春江关树森罗世祺王忠诚颅内脂肪瘤为较少见的病变,CPA脂肪瘤更为少见,迄今为止文献中共有34例CPA脂肪瘤的报告。本文报告一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PA脂肪瘤,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生率、临床症状、体征,神经影像学...  相似文献   

10.
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颅内上皮样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角区[1]。我院1987年4月至1999年6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上皮样囊肿3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7~63岁,平均38.6岁。病程9个月~12年,平均52年。以单纯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22例,面肌抽搐3例,耳鸣听力下降5例,行走不稳4例。检查:三叉神经痛中有16例有扳机点,7例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病觉减退;双侧视乳头水肿8例,双侧角膜反射减退5例,双眼细小水平震颤7例,Romberg…  相似文献   

11.
桥脑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恶性变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47岁。因发作性头晕、头痛4个月,加重伴呕吐1周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眼底未见明显视乳头水肿;右眼外展欠充分。四肢活动好,肌力V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未引出病理征;双侧共济运动正常。CT:右侧CPA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强化。MRI:右侧CPA可见大片不均匀长T1、T2异常不规则混杂信号,3cm×3.5cm×3cm,边界尚清,注药后可见片状不均匀强化高信号;梗阻性脑积水。术前考虑:右侧CPA神经鞘瘤。在全麻下行右侧CPA开颅肿瘤近全切除术。术中见硬脑膜张力偏高,剪开硬膜后放枕大池液,抬起小脑见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肿瘤外侧表面…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的肠源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常见于椎管内,发生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我们手术治愈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的肠源性囊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8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38例病人中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7例经颞下天幕人路,术后Ⅴ、Ⅶ、Ⅷ颅神经受损伤最多。结果:全切除25例占66%,其余大部分切除,死亡2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无菌性脑膜炎和颅神经麻痹。结论:小脑桥脑角表皮样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全切,但当肿瘤壁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时,勿强求全切,大部分切除后病人仍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4.
显微外科耳后横向小切口人路是治疗小脑桥脑角区肿瘤诸多人路之一。我院于1986年6月至N99年12月收治1000余例三叉神经痛病人中,发现小脑桥脑角区胆质瘤48例,采用该人路完成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对此进行回顾性报告。l对象和方法l.l一般资料48例中男19例,女29例。年龄28-  相似文献   

15.
16.
左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并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男性,64岁,因“左侧面部麻木,疼痛1年余,头痛伴反复呕吐3个月”入院。伴有行走不稳,偶有吞咽呛咳,无明显听力减退,无耳鸣,无视物模糊。查体:神志清楚。左侧咀嚼肌轻度萎缩,颜面部触、痛觉减退,口角稍低。双侧咽反射消失,双侧听力对称。左侧指鼻试验差,闭目难立征偏左。双侧病理征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约3.0cm×2.5cm×2.5cm不规则占位,呈混杂长T1、长T2信号,注射Gd-DTPA后囊壁及囊内间隔明显强化,边界清楚,考虑可能为来源于三叉神经的神经鞘瘤。术前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入院后择期于全麻下行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I不同序列对观察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侵犯毗邻神经血管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比较T1WI、T2WI、FLAIR、DWI、T1增强扫描、3D-FIESTA及3D-TOF-MRA序列对桥小脑角区正常侧神经血管、表皮样囊肿及其侵犯神经血管的显示情况,重点评价3D-FIESTA和3D-TOF-MRA两种序列的优势.结果 常规MRI序列对颅底神经血管显示不佳;3D-FIESTA显示神经血管均清晰;3D-TOF-MRA显示动脉清晰,但显示颅神经不及3D-FIESTA.8例表皮样囊肿在3D-FIESTA中均呈等信号,且界限清楚;在3D-TOF-MRA中均呈低信号,与邻近脑脊液界限不清.3D-FIESTA均清晰显示8例病变对三叉神经的包绕(显示率100%),其中4例三叉神经变细,2例折角变形;病变完全包绕面听神经3例,推压移位1例,紧密接触2例,未见接触2例.8例患者临床上均有三叉神经痛,其中4例为2、3支受累,其余4例为1、2、3支均受累,影像特征与临床表现符合;3例面听神经被包绕,其中1例临床表现有听力障碍.结论 3D-FIESTA能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及其对邻近神经血管的侵犯情况,同时结合3D-TOF-MRA能够作出更为准确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采用左侧颞顶部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诊疗策略。结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6个月,病人恢复好,头痛症状消失,神经体征改善。结论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病例罕见,头颅CT和MRI是主要检查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由CPA表皮样囊肿导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以及其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01—2018-07 12例由CPA表皮样囊肿导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224例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均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继发于表皮样囊肿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年龄均较轻,年龄(46.3±8.5)岁,同时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通常较短。肿瘤全切10例,次全切除2例。10例疼痛症状消失,2例术后3个月疼痛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3a疼痛无复发。术后住院期间发生短期患侧面部麻木1例,面部感觉减退5例,面瘫4例(House-BrackmannⅡ-Ⅲ级),听力下降1例,随访3个月后症状均恢复,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及重残。结论 CPA表皮样囊肿继发三叉神经痛多数由于CPA区占位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所导致,早期病变小,症状发作年龄较小,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数易于切除,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脑干表皮样囊肿3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脑干表皮样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干表皮样囊肿病例的临床特点,均以肢体障碍、脑神经麻痹起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行右侧远外侧入路1例,行枕下后正中入路2例。结果病变均近全切除,术后无新发脑神经障碍、肢体偏瘫、共济失调等并发症。随访2例,结果良好;失访1例。结论脑干表皮样囊肿属于罕见的良性病变,多数以脑神经障碍起病,确诊需依靠病理。与一味追求全切除相比,相对保守的手术切除能给病人带来更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