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市2000~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Cao KJ  Fan QY  Liu YL  Huang R  Yin CZ  Ma GS  Liu ZQ  Wan DS  Zeng YX 《癌症》2008,27(3):225-230
背景与目的:广州市1998年以前从未开展过以全人口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工作,1999年开展广州市的肿瘤登记工作。本研究分析广州市2000~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广州市的肿瘤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肿瘤登记处2000~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资料和死亡资料,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病例数、粗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广州市2000~2002年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7.7/10万(其中男性257.0/10万,女性196.5/10万)和147.9/10万(其中男性183.6/10万,女性109.7/10万)。男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和结肠癌,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和鼻咽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广州市有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应该加强肿瘤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正确的搜集、整理、分析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可为肿瘤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线索。河南省开封县在七十年代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的基础上,自1984年起在全县开展了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工作。本文就开封县1985~1994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本文数据取自开封县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登记报告资料,为了保证登记报告资料的质量,每年对各乡、村登记报告数字与公安部门掌握的数字和内容进行核对,以确保登记报告的质量。人口资料由…  相似文献   

3.
林英姬  刘晏杰 《中国肿瘤》1999,8(7):329-329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是肿瘤防治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确定肿瘤防治的战略决策、制定防治规划、计划、对策与措施,评估防治效果以及指导肿瘤防治研究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1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的意义及概况通过登记报告可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数据。通过发病率、死亡率的计算和分析了解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水平及其流行的严重程度,在主要死因中所排列的位次,在不同地区人群中和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长期发展趋势,不同部位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根据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提供的资料,找出其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动态特征。方法 收集河南省1974年-1976年全人口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和1983年-1998年1/10人口(15市县)居民死登记报告资料,分析几种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动态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近30年来,河南省食管癌呈下降趋势,胃癌相对稳定,肝癌、肺癌上升明显,子宫颈癌下降很快。结论 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报告系统,对于了解和掌握恶性肿瘤流行动态及进行肿瘤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社区常见恶性肿瘤二级预防研究的中期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德森 《中国肿瘤》1998,7(12):16-18
“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研究”作为“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专题,于1996年6月正式下达,由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负责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局和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参加单位)承担。此专题的攻关目标是:①建立该社区内癌症登记报告制度和完整的恶性肿瘤防治网,培养一支掌握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和癌症统计报告知识的防治骨干队伍,以确保肿瘤防治工作能在社区长期坚持下去;②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癌症健康教育方法,提高社区居民防癌意识,培养防癌行为,使居民能了解患癌的危险因素,学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动态特征。[方法]收集河南省 1974年-1976年全人口死亡回顾调查资料和1983年-1998年1/10人口(15市县)居民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分析几种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动态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近30年来,河南省食管癌呈下降趋势,胃癌相对稳定,肝癌。肺癌上升明显,子宫颈癌下降很快。[结论]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报告系统,对于了解和掌握恶性肿瘤流行动态及进行肿瘤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肿瘤登记报告卡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栋  张晋昕 《中国肿瘤》2010,19(12):782-785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肿瘤登记是肿瘤防治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可为肿瘤的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而肿瘤登记报告卡的质量直接影响肿瘤发病、死亡等基线信息及进一步的分析。目前我国肿瘤登记工作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肿瘤登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肿瘤登记报告卡质量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肿瘤登记的现状以及我国目前肿瘤登记所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肿瘤登记报告卡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尤其是在登记过程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些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仙居县在1986—1988三年死因回顾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全县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制度,现将仙居县1989—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一、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卡由各县级医疗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防疫医生填报,上报县防疫站,通过核实、剔除重复,纠正缪误后入册,并且每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根据启东现场1972年-1988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登记报告所累积的死亡率资料,对诸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检验其显著性,以此作为恶性肿瘤死亡率预测的依据。预测在未来20年内启东恶性肿瘤死亡率将明显升高,2000年达184,16/10万,2010  相似文献   

10.
肿瘤登记报告资料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肿瘤防治研究工作,首先应了解肿瘤在人群中流行情况、流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并系统和经常积累资料才能为制订防治计划、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恶性肿瘤登记报告是掌握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启东市1972年开始执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20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奠定了肿瘤防治研究的基础。我们体会肿瘤登记报告资料的作用有: 反映恶性肿瘤对人群的危害强度通过建立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可以获得肿瘤发病资料,而肿瘤发病率是肿瘤统计最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反映恶性肿瘤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特定人群的危害强度。恶性肿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