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蒋冰玲  林祥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28-1730
[目的]了解梧州市餐饮业、学校食堂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风险度、信誉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卫生监督频次和重点.[方法]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的191个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结果]信誉度和风险度分级情况为:C级最多为113家,占59.16%;其次是B级56家,占29.32%;D级有19家,占9.95%;最少的是A级3家,占1.57%;学校在卫生等级、卫生许可量化得分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得分上均高于其他类型单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单位负责人重视不够、卫生设施和食品储存条件差、建筑物布局安排不合理,还有卫生制度不健全及得不到落实.[结论]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食品行业的卫生水平具有成效,应该继续推行这项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优化口岸船舶供应食品企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通过重新设计口岸船舶食品供应企业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全省65家口岸船舶食品供应企业进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结果评为A级企业有3家,占4.62%;评为B级企业有46家,占70.76%;评为C级企业有16家,占24.62%。结论实施口岸船舶食品供应企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可以优化卫生监督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确定通州市餐饮业食品卫生风险度、信誉度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和对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情况进分析。方法对2006年通州市生产经营面积在100m^2以上的餐饮单位138家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评定,最多的为B级99家,占71.74%;其次为C级34家,占24.64%;A级5家,占3.62%;没有D级,且城区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等级好于集镇和农村。预防性卫生监督及卫生制度的落实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鼓励餐饮单位自律、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科学监督管理、提高餐饮单位食品卫生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量化级别餐饮企业餐饮用油的信誉度,并从中探索餐饮用油管理方面的关键点。[方法]2008年3月,在广州市城区抽取111家不同食品量化分级餐饮企业进行餐饮用油管理情况调查,并采集食用油油样进行检测。[结果]现场调查情况显示在调查的111家企业中,餐饮用油进货来源规范、索证完善及餐饮用油进货建立台帐并详细登记方面,A、B、C级餐饮企业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确概率P=0.00),餐饮用油供货由固定供货商送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确概率P=0.06)。检测使用中的食用油111份,声称为常用的植物油的占72.97%;检测其中108份中常用的植物油占13.89%(P〈0.01)。声称的与检测的用油中常用的植物油所占比例,A级企业分别为7/7、3/6(P=0.07),B级企业分别为82.61%、26.09%(P〈0.01),C级企业分别为67.90%、7.60%(P〈0.01)。[结论]广州市城区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企业餐饮用油的信誉度A级企业较高,B级与C级企业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确定洛阳市市属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风险度、信誉度现状,制定监督频次和监督重点。方法市卫生监督中心于2005年对市属27家餐饮单位和55家学校食堂推行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结果信誉度和风险分级B级最多,占61.45%;其次为C级,占21.69%;A级占15.66%;最少为D级,占1.20%。餐饮业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比较均衡,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好于卫生设施。卫生设施方面餐饮业较完善,而卫生管理方面学校食堂较严格。结论显示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水平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对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食品和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量化评分,并根据量化评分的结果,对企业进行风险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食品卫生信誉度一共分为A、B、C、D四级。评为A级的企业,表示该企业的食品卫生信誉度良好、食品卫生风险性低。:平时还可以简化监督检查。被评为D级企业将根据情况给予停业整顿或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  相似文献   

7.
黄光  王向农  谭新宇  文缨  石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61-4363
[目的]探索旅店卫生管理工作模式,实施卫生安全监管策略.[方法]按<株洲市旅店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的要求,经培训、初评、整改和复评,对各县(市、区)的旅店396家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结果]A级单位占4.54%,B级单位占29.55%,C级单位占36.11%,D级单位占29.80%;星级宾馆量化分级结果明显高于普通招待所,消毒间和布草间的建设、公共用品和中央空调的清洗成为卫生管理的重点.[结论]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卫生监督管理的手段,量化是其前提,分级是其结果,管理是其目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中建立量化分级监督模式。方法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制了卫生监督机构《职业病防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结果对辖区114家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企业自评总得分率为79.64%,监督评分总得分率为77.87%,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优秀(A级)企业4.39%;良好(B级)企业14.04%;一般(C级)企业61.40%;较差(D级)企业20.18%。结论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促进企业自律和提高诚信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安市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本市1 422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定。结果量化后A级、B级单位所占比例有所提高,C级单位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量化后卫生管理类和卫生设施和经常性卫生要求的比例均明显上升。结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总体显现出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良好效果,促进不同场所硬件设施、规范操作上的完善,规范了卫生监督行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诚信自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确定新乡市餐饮业卫生风险度、信誉度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监督频次和监督重点。方法对辖区内餐饮企业及集体食堂238个单位,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结果信誉度和风险分级C级最多,占47.48%;其次为B级,占29.83%;D级占13.45%;最少为A级,占9.24%。大学食堂卫生等级总体优于中小学、企业食堂及餐饮企业,预防性卫生监督及领导卫生管理意识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餐饮企业及集体食堂食品卫生水平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现状,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制定卫生监督监管措施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6-2018年3年共计检查公共场所1846家,按照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依据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和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和GB 9670-1996《商场、书店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6-2018年3年间共计检查公共场所1846家,合格单位数1676家,总合格率为90.79%。顾客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为93.44%,不合格指标为细菌总数。游泳池池水合格率为86.91%,不合格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和pH值。公共场所空气合格率为91.84%,不合格指标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甲醛。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设施卫生状况合格率为93.48%。结论公共场所卫生关键控制点是公共用品用具、游泳池池水、空气质量和集中空调卫生的管理。只有不断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和卫生情况管理工作,建立基于公共场所行业风险分类评估和公共场所卫生信用等级评估"双评估"监管模式,才能提升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龙岩市市属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龙岩市市属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方法]2004年按标准监测技术对5类48家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根据检测结果,探讨影响公共场所卫生因素及防控技术.[结果]共调查48家公共场所,合格率68.75%;空气细菌总数、温度和相对湿度为影响公共场所卫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及时发现卫生隐患,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陵市大中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1996至GB9673—1996、GB16153—1996)中规定的相关项目进行现场测定,足浴场所依据上海市地方标准《足浴服务卫生要求》(DB31359—2006)进行,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WS/T199—2001)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监测9类292户次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环境,监测项目总项次为2214项次,合格总项次为1888项次,总合格率为85.3%。其中公共浴室合格率为51.8%。各类别公共场所监测项目总项次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综合评价,292户次中达I级户次占32.2%,II级户次占60.6%,111级户次占7.2%,1V级户次为0,不同类别公共场所I级、Ⅱ级、Ⅲ级分别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铜陵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环境卫生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今后须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公共浴室的监督监测管理,全面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其影响人群健康和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对2011年深圳市坪山新区537家各种类型的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结果抽检公共场所453家,有卫生许可证的397家,持证率为87.60%;工作人员有健康证的为2437人,持证率为91.60%。茶具的合格率为98.10%,公共场所空气的合格率为96.40%,公共用具的合格率为96.80%。体育馆的卫生状况良好,商场的空气监测结果最低,为93.80%。文化娱乐场所公共用具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94.80%和91.70%。结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督促各单位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在学校食堂推行和完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出建议。[方法]对2003-2008年利津县在所有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5年的2008年与实施前的2003年比较,学校食堂评定为A级、B级者所占比例由0.00%和0.00%增加至9.76%和14.63%(P〈0.01),评定为C级者所占比例由82.35%减少至75.619/0(P〈0.05);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卫生知识考试合格率,由66.45%、53.54%提高到100.00%、95.01%(P〈0.01);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由42.42%提高到75.00%(P〈0.01)。[结论]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精炼食用棕榈油卫生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精炼食用棕榈油卫生评问题进行探讨。因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精炼食用棕榈油卫生标准,基本上引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8对精炼食用棕榈油进行卫生评价,实际上存在偏宽松。作者提出用游离脂肪酸、碘值、皂化值等指标代替现行GB2716—88有关卫生标准,对精炼食用棕榈油进行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成都市某社区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等进行卫生学预评价,使过渡性安置房的建设符合卫生相关的要求。方法依照卫生学评价通则对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调查,使用本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队自制现场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查看规划设计图纸,运用检查表法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该安置区存在日后投入使用的危害健康因素包括选址周围存在污染企业(3家)、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公共厕所/户数〈1/50)、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细节规划不到位。该项目在选址其他方面、总体平面布局、卫生设施、建筑卫生学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结论本项目在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方案,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卫生要求。同时,在安置区投入使用后应加强卫生管理,将危害因素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范围内,以保障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型活动卫生保障餐饮安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综合性风险评价方法,为大型活动接待单位的事先遴选和开展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研究确定餐饮安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综合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线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两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80(7χ2=1 858.758,P〈0.01)、0.86(9χ2=2 018.723,P〈0.01),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餐饮安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综合性风险评价指标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54项,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其中餐饮安全、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的平均权重分别为5.37、2.54、2.09;并建立了线性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结论]大型活动卫生保障餐饮安全、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线性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将为大型活动接待单位的事先遴选和开展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在钦州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情况。[方法]2006年4~6月根据《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钦州市60家餐饮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关键项目合格,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为良好,60%~85%为一般,60%以下为差。[结果]60家餐饮单位中,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20家,占33.3%;一般27家,占45.0%;差13家,占21.7%;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和卫生设施4个环节的总评合格率为78.3%。[结论]钦州市餐饮单位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较低,各环节的卫生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提高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