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治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治糖保肾冲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理。30只大鼠用链脲佐菌素及福氏佐剂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治糖保肾冲剂)、西药组(洛丁新),分别予相应药物治疗,另取10只同种鼠为正常对照组。4周后检测血浆ET、NO含量。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UAIb)、血浆ET和NO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NO低于西药组,P<0.05。提示治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DN的机理与调整ET、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治糖保肾冲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PDGF-β)水平的影响及其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糖保肾冲剂)和对照组(洛丁新)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PDGF-β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①治疗后2组UAlb均显著下降(P〈0.05),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2组血PDGF-β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2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提示治糖保肾冲剂具有逆转早期DN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下调血PDGF-β水平有关;治糖保肾冲剂对于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及中药治疗影响。方法:134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患者,于治疗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ET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NO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病例予清胆利湿汤(丸)治疗,部分经治疗获效患者复查了ET、NO。结果:患者血浆ET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中药治疗获效后血浆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NO水平有所下降,接近正常人水平(P>0.05)。ET水平与证候轻重无明显关系,NO水平随证候程度由轻到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单纯胆囊炎患者血浆ET、NO水平均略高于合并胆石症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单纯胆囊炎组血浆ET、NO水平均有下降,其中NO水平下降明显(P<0.05)。合并胆石症组治疗后血浆ET、NO水平亦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且均无统计学差异。胁肋疼痛较重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胁肋疼痛轻者及正常人,NO水平则无明显差异;脘腹痞满较重得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脘腹痞满较轻者,ET无明显差异。结论: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与血浆ET、NO水平有关。清胆利湿汤(丸)可能通过调整患者血浆ET、NO水平,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复脉液对缺氧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合成与释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组,西药组(缺氧+Vit-C),中药组(缺氧+补肾复脉液),上述各组分别给予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含Vit-C兔血清,10%的含补肾复脉液兔血清,除空白组外,同时通入95%高纯氮气+5%CO2混合气孵育(缺氧)4小时,测定各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释放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1)NO,NOS:缺氧组与空白组比较,NO释放和NOS活性水平显著下调(P<0.01),中药组,西药组与缺氧组比较NO释放水平和NOS活性明显上调(P<0.01,P<0.05),但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2)ET:缺氧组与空白组比较,ET释放水平显著上调(P<0.01),而西药组与缺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组比较缺氧组ET水平显著下调(P<0.01),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药补肾复脉液能阻抑缺氧内皮细胞NO和ET之间合成与释放的平衡向ET倾斜,使内皮源ET的合成与释放显著减少,而NO的合成与释放明显增加,或相对增加,说明该方药对缺氧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与血内皮素、一氧化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9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阴虚组60例和阳虚组30例,并与30例正常更年期妇女对照,测定血雌二醇(E2)、ET与NO的含量。结果:E2水平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阴虚组最低,ET水平阴虚组、阳虚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NO水平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阴虚组高于阳虚组。ET/NO水平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阴虚组<正常组<阳虚组;阴虚组潮热汗出程度重度组ET及ET/NO水平比轻、中度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NO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NO参与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的发生发展过程,ET与NO比例失调可能是其基本病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宫丽鸿 《中医药学刊》2002,20(2):242-243
为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汤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均显著下降(P<0.05),而活血化瘀汤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活血化瘀汤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活血化瘀汽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活血化瘀汤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鹏  程康 《四川中医》2002,20(9):21-22
目的:观察心痛安颗粒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安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痛安颗粒剂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痛安组E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安颗粒剂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功能的修复,发挥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心绞痛症状,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LAD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显著增加(P〈0.01),NO水平升高(P〈0.01),ET水平下降(P〈0.01),NO/ET比值升高(P〈0.01);而对照组LAD血流,NO和ET水平无明显变化。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AD血流的增加与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以及NO/ET比值升高显著相关(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冠心病患者LAD血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浆NO和ET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0例UAP患者用通心络胶囊(60例)及复方丹参麦(3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M<0.05);复方丹碜片治疗后ET明显下降(P<0.05),CGRP无明显改变(P>0.05);通心络组降低ET、升高CGRP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调节ET、CGRP代谢失衡状况,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宫伟星  徐国安 《新中医》2002,34(1):30-32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糖肾通宝饮与单纯西药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64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分别给予糖肾通宝饮和糖适平,卡托普利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糖(GLU),24小时尿蛋白排除率(UAE),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GLU,UAE,Cr,BUN及部分血液流就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糖肾通宝饮对早期糖尿病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保肾康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保肾康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30例,在原治疗服用中药煎剂基础上加服保肾康,对照组30例服用中药煎剂,不加服保肾康,疗程8周,观测血尿,尿蛋白,肾功能,血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P<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治疗后减少(P<0.05),tPA/PAI比值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提示保肾康对IgA肾病血尿,蛋白尿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灵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灵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4例)加服灵异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加服甲钴胺治疗。疗程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沿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灵异胶囊可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异样感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逐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善作用。治疗组35例,以祛瘀消斑胶囊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不予药物治疗。用超声技术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AS患者治疗后血浆ET-1降低和治疗前比较显著性意义(P<0.05),NO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肱动脉内皮功能改善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祛瘀消斑胶囊能有效改善A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控制饮食、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Upro)、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P<0.05);两组mAlb、Upro、Scr、BUN、FBG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下称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通心络组(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变化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血清vWF、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vWF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水平,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复正胶囊治疗多发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复正胶囊对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复正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喜得镇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67.74%,对照组41.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两种痴呆量表积分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多项异常增高值下降,脑血流量有所增加,分别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正胶囊对多发脑梗死痴呆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观察乌梅丸合痛泻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O的影响。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内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应用补脾益肠丸,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腹痛、结肠镜、钡剂灌肠的变化,并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NO3^-浓度以反映一氧化氮(NO)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3.3%;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3.3%(P<0.05)。两组治疗后,血中NO浓度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乌梅丸合痛泻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补脾益肠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调压降脂胶囊治疗)和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各100例;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ET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症状和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压降脂胶囊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片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68.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畲药食凉茶组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血压、NO、E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NO、E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及NO、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可有效用于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