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 ,男 79例 ,女 4 1例 ;年龄 4 5~79岁 ,平均 6 5岁。1 2 方法 将 12 0例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病人按是否存在典型心绞痛分为A、B两组。A组 6 8例 ,为有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但无典型心绞痛 ,B组 5 2例 ,为有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伴典型心绞痛。两组均在DSA下行冠状动脉造影 ,将任何一支冠状动脉狭窄 >5 0 %诊断为冠心病。2 结果15 0例心电图单纯ST T改变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表 1。3 讨论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而出现心电图ST T改变为众公认 ,但是ST T改变原因众多 ,从本组造影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冠脉造影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对177例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占77.4%(137/177),单支血管病变占19.2%(34/177)。2~3支血管病变137例中118例(86.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占47.7%(42/88),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占61.8%(21/34)。82.4%(28/34)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单纯左主干病变2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痫病人冠状动脉2支以上血管病变者平静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则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如平静心电图正常,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经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156例经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经常规静息心电图确诊的有58例,准确率为37.18%;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有138例,准确率为88.46%;经χ2检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准确率,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若单用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情况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诊断,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P波形态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 ,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为了从体表心电图上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所估测 ,本文对 136例P波形态异常的病人 ,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所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采集的病材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 86例 ,女 5 0例 ,年龄 4 6~ 82岁 (平均 6 2 5± 11岁 )。临床确诊为肺心病者 36例 ,风湿性瓣膜病单纯左房室瓣狭窄者 12例 ,左房室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者 32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者 2 4例 ,临床确诊为冠心病者 (经冠状动脉造影 ) 19例 ,另外有 13例X线检查及临床检…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0年至今 ,收治的急性铅中毒 1 0 5例 ,经动态心电图 (32例 )、心电图 (1 0 5例 )检查 ,其中以ST 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多见 ,窦性心动过缓次之。经驱铅治疗出院后有89例心电图、32例动态心电图转为正常或好转 (32例动态心电图从 1 0 5例中抽样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 5例系农村用锡制酒壶酗酒病人 ,临床已确诊为急性铅中毒并剔除风湿性、高血压性、先天性等器质性心脏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 1 0 5例 ,其中男 60例 ,女 45岁 ;年龄 2 0岁以下 1 0例 ,2 1~ 30岁 52例 ,31~ 40岁 2 5例 ,41~ 50岁 1 2例…  相似文献   

6.
彭整军  高光华  李龙延  赵怡 《沈阳部队医药》2004,17(2):120-120,F004
心电图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手段,有关资料报道其诊断的敏感性为60%-70%,特异性为54%-90%。我们在临床中对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2例冠状动脉(冠脉)完全闭塞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邵景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057-1058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等优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不典型胸痛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TET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硝苯地平片能舒张正常供血区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 ,拮抗自发的或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 ,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病人心肌氧的递送 ,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能抑制心肌收缩 ,降低心肌代谢 ,减少心肌耗氧量 ,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可使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降低 ,减轻心脏负荷。我们用硝苯地平片对 84例心绞痛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观察 84例心绞痛 ,其中男 6 8例 ,女16例 ;年龄最小为 4 0岁 ,最大为 70岁 ,4 0~ 6 0岁占 6 0 %。1.2 症状与体征 :胸骨…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是中年以上人群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 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经鼻面罩持续正压呼吸机 (CPAP)治疗 ,通过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提出 ,对冠心病 (CHD)病人如果药物治疗无效 ,病人同时伴夜间打鼾 ,应进行多导睡眠呼吸检测 ,对确诊OSA病人应采取CPAP治疗。就我科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自在心内科住院病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后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ECG)诊断与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32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对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准确性指标。结果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绞痛的灵敏性为85.9%、特异性为58.3%、假阳性率为41.6%、假阴性预测值为18.8%,阳性预测值为72.1%,阴性预测率为60.4%。ECG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检出率为67.5%,双支病变为85.0%,三支病变为88.6%。结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筛选冠心病的首要有效手段,但应结合临床症状和酶学变化等,亦可作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 2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临床确诊的冠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平静时心电图显示有早搏(室性或室上性),每次早搏代偿间歇后第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倒置,即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其中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15例患者结合生化常规、心脏超声、心脏摄片检查分别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肌肥厚.5例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变.最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为冠脉供血不足.结论 当患者有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若有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平均年龄 (5 0± 3.8)岁 ,具有心律失常 ,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2 5例为无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 (A组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16 % (4 / 2 5 )。 2 7例患者为有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 (B组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8.9% (2 4/ 2 7)。两组比较 :P<0 .0 0 1。结论 :5 2例中未绝经的 8例女性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均无异常。而绝经后 7例中 6例冠状动脉有病变。提示对中老年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患者 ,尤其是绝经前女性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