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高压氧治疗中并发癫痫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于2005年12月9日入院。颅脑CT示:左侧硬膜下血肿,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底骨折。GCS评分6分。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于2006年1月8日行高压氧治疗。采用6人空气加压舱,患者平卧位,使用吸氧面罩和2.5 L呼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后陪舱人员出现减压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3岁。既往身体健康。作为陪舱人员进入6人空气加压舱陪护一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min,稳压70min,减压为等速减压,减压时间为25min。稳压时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吸舱内空气。由于该脑外伤患者神志恍惚,在吸氧及减压的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该陪舱人员用力按住患者双手,阻止其抓拔吸氧面罩和防止自我伤害。在整个吸氧至减压过程中该陪护人员大部分时间按住患者,  相似文献   

3.
陈祎  和华元  李瑞  文利  马建  吕剑 《西南军医》2008,10(1):68-68
1.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性,17岁,因车祸致伤头部后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外耳道可见血痂,四肢对疼痛有回缩反应;肌张力无亢进。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格拉斯哥昏迷平分8分。门诊查头颅CT:左侧颞叶皮层下多发脑挫伤出血伴硬膜下血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出院3月后要求行颅骨修补再次入院,复查头颅CT见左侧颞叶外伤性囊肿,脑组织膨出。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22岁.2009年3月13日因外伤致"左侧硬膜下出血,脑挫裂伤,脑肿胀".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未恢复,被诊断为 "植物状态".患者于外伤后41 d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伤后1年行"左侧脑室-前角心房分流术";外伤后两年半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情况:患者呈植物状态,有无意识睁眼、闭眼、哭叫、肢体扭动,对疼痛刺激有强烈反应,表现为肢体扭动、抽搐等,呛咳、吞咽等反射存在.心率60~80 次/min,血压99~130/60~75 mmHg,已行气管切开(脑外伤后1 w),呼吸13次/min,吸氧情况下,SpO2约95%,余无明显异常.ASA分级Ⅲ级.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山东单县人,轰-6飞行员,飞行时间430 h。既往身体健康,甲类身体。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炎在医院住院期间,突然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丧失等症状,5 min后自主呼吸突然消失。急性脑出血。4h后紧急实施开颅手术:左顶枕颅内血肿清除术;左顶枕去颅骨骨瓣减压术;右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中清除血肿80mL,切除部分脑组织。术后,虽经多名军内外医学专家会诊治疗,患者始终未恢复自主呼吸,依靠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4例,并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有效率、血肿清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33.02±6.27)mL、手术时间(60.21±0.23)min、住院时间(14.21±1.33)天、住院费用(40568.25±1026.33元)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8%、血肿清除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58岁,因"脑外伤术后1年,颅骨修补术后20 d"入院.患者缘于1年前不慎发生车祸,在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颅骨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恢复良好.20 d前患者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情平稳出院(图1 A~B).现患者出现双眼突出,眼睑闭合不全,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心率快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洪亮  谢永胜 《人民军医》1998,41(5):252-252
1995年5月~1996年5月,我院共收治因前倒训练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均为入伍6个月以内的新兵。在前倒训练中出现头痛、头晕和呕吐,并在出现上述症状后0.5~1h出现意识障碍。CT检查见右额、颞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出血量60~100ml。无头、面区直接触地受伤史。CT确诊后,均急诊开颅行血肿清除术,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 结果 术后分别于48h、3d和5d清醒。1例左侧肢体肌力2级,并有精神症状,于术后3周恢复;2例去骨瓣减压者于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3例均痊愈。2 讨…  相似文献   

9.
例1女,20岁,头部被石块砸伤,当即昏迷,伤后于当地医院急诊开颅手术,见广泛性脑挫裂伤,右额叶脑内有血肿,右额硬脑膜下有血肿.清除血肿后去右额骨瓣减压,术后14天清醒.因颅骨缺损收入我院治疗.检查:右额骨缺损14cm×8cm,右眼睑下垂,右眼失明.头...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车祸伤后昏迷2 h就诊,诊断为左额颞硬膜下血肿、左额颞叶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行左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清醒,并于术后1个月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病情逐渐恢复.高压氧治疗1个月后,复查头CT示:颅骨呈术后改变,颅脑损伤恢复期,未见颅内积气.患者出院后继续在门诊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治疗中出现气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4 0岁。因 1h前车祸致头及胸部受伤 ,当即昏迷 ,约 0 .5 h后意识有所改善入院治疗。主诉头痛、胸痛。头颅 CT检查报告 :硬膜下血肿 ;胸部 X线平片示左侧肋骨骨折。患者以往身体健康 ,无肺部疾患 ,经静脉滴注甘露醇、抗生素、神经营养药治疗后病情好转。于 2周后行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 ,每日 1次 ,在 2 5 0 k Pa(2 .5ATA)下吸氧 90 min,在第 2次 HBO治疗后突感胸部刺痛 ,呼吸时加剧、憋气、紫绀 ,即给予吸氧和胸部 X线检查 ,诊断为左侧气胸 ,压缩程度 6 8% ,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症状逐渐缓解 ,于 5 d后拔除…  相似文献   

12.
一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对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DEDH)不常见,我们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男6例,女2例;年龄15~65岁,平均32.4岁。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3例。伤后1~5h入院,平均3.4h。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3~5分5例,6~8分1例,9~12分2例。一侧瞳孔散大,Babinski征阳性4例。CT扫描结果:均为一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5~80ml,其中合并脑实质内血肿1例,脑挫伤3例,颅骨骨折2例。确诊为硬脑膜下血肿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去除骨瓣。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3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前后两个阶段诊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16例,并从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预后、并发症以及两种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87.3%的患者恢复良好,10.7%无改变或加重,病死率为1.9%。细孔钻孔+密闭式硬通道引流与颅骨钻孔+软管引流相比,术后并发症减少,再手术率低。结论细孔钻孔+密闭式硬通道引流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安全有效,适合各年龄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脑挫裂伤患者56例,入院时患者的格拉氏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8,均于入院1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同时行血肿清除术;20例在伤后5~20h内行早期HBO治疗,36例在脑水肿消退后(7~18d)行常规HBO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周后重新GCS评分,6个月后进行格拉氏哥结果评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GCS评分和6个月后GOS评分和生存质量出现明显差异。早期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常现HBO治疗组。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重度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是神经外科最难处理的病症,因为它常伴有恶性的颅内压增高、脑缺氧,患者的预后也较差;早期的高压氧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缺氧的发生。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HBO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黄国荣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85-1385
目的:分析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分别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于手术室门口在家属培护下均予氯胺酮针5mg/kg+阿托品0.02mg/kg臀部肌注实施基础麻醉,待患儿入睡后抱入手术室,立即面罩吸氧,监测SPO2,血压、心率,并开通静脉通路,再给予肌间沟臂丛麻醉(配方为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按2:1容积混合)按利多卡因5~8mg/kg注入患侧肌间沟,术中监测SPO2,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手术时间1~3.5h,术毕苏醒时间10~60min,患儿术中安静,血压、心率、SPO2稳定(面罩吸氧下SPO2〉98%),无明显不适,98%术中未出现躁动,术后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儿上肢手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12岁。患者全身多处被垮塌房屋砸伤,当时疼痛难忍,其家人急送我院进行救治。CT 检查诊断为:(1)脾破裂;(2)双肺挫伤、左侧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3)胰腺挫伤;(4)胃壁挫伤;(5)腹膜后血肿;(6)左侧锁骨骨折。立即行脾切除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给予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输血600 ml、止血、抗炎及补液及对症治疗,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外伤后3 d 胸腹部 CT 检查示:(1)双上肺挫伤;右肺下叶不张,右下叶支气管轻度狭窄;左肺下叶血肿;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左侧多根肋骨骨折,左侧胸壁软组织挫伤并血肿;左侧锁骨骨折。(2)肝右叶条片状低密度影,考虑:挫伤;(3)胰腺挫伤,较上次 CT 片有所好转;(4)脾脏术后改变;(5)胃底后壁挫伤,较上次 CT 片有所好转;(6)双肾体积增大,皮髓界限不清,考虑:肾挫伤可能;(7)腹膜后血肿。外伤后12 d 胸腹部 CT 复查示:(1)右肺下叶不张有所好转;左肺下叶血肿有所好转;左侧肋骨及锁骨骨折无明显变化。(2)肝右叶挫伤,范围有所增大;(3)胰腺、胃壁、双肾形态、密度未见异常;(4)腹膜后局限性血肿,较上次 CT 片有所缩小,边缘更清晰。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外伤后14 d 行上腹部 CT 复查示:(1)肝右叶迟发性血肿;(2)腹膜后血肿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岁,平素体健,无神经和心理疾病史。患者于2007年08月30日在我中心加压舱进行氧敏感试验,舱压0.28MPa,戴面罩吸氧1min后感胸闷.随后又过约30s相继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全身乏力,报告操舱员后停止吸氧,改吸舱内空气,由陪舱员陪同转入过渡舱,对过渡舱进行大量通风换气同时减压,5min减至常压。由舱外接应人员搀扶出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对2002年3月—2007年4月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6例,重残4例,轻残2例,恢复正常者8例。1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半,其中10例健在,8例正常工作,2例生活能自理。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受伤机制、症状、体征及术中脑组织膨出情况,首次CT等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血肿,必要时进行探查手术。术后动态CT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清除血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因前额部撞伤后意识障碍,头部流血45min入院。体检:意识呈中度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前额部畸形、凹陷、出血,双侧鼻腔见新鲜血迹。头颅CT示双额极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颅底骨折、额骨骨折、颅内积气。初步诊断: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入院当天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颅骨碎块摘除术,术后第8天拆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4岁.于2002年2月2日因车祸致重度开放性颅脑外伤.2月2日及5日在某医院2次开颅血肿清除、左右骨瓣减压术.术后因患者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胸片右侧气胸,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患者童样幼稚并出现全身皮下气肿.经积极抢救、抗炎、护脑、经胃管鼻饲流质营养支持1个月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下气肿减轻.神志模糊.大小便失禁。为继续治疗于3月2日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