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时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 Ⅰ-Ⅱ级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组)和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镇静强化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病人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和 B组术中血压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B组术中探查时病人血压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知晓率低、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抑制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目的:通过检测单纯全麻或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病人的血清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浓度及血压变化,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抑制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将25例ASAI~Ⅱ级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G组按常规方法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C组先行硬膜外穿刺注药置管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分别在入室、切皮后10分钟、腹腔探查、缝合腹腊后四个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皮质醇、胰岛素、血糖等各项参数。结果:G组皮质醇在  相似文献   

4.
丁硕  满忠 《腹部外科》1997,10(6):268-269
观察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简称GA+Epi)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简称GA)用于上腹部手术、30例ASAⅠ~Ⅱ患者随机分成GA组和GA+Epi组,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全麻用药相同。两组于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术中、技管后进行MAP、HR、RR和SPO2监测。结果表明:GA+Epi组插管后及术中MAP、HR波动小,相对稳定,与G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使全麻用药量减少,气管技管时间提前,且硬膜外阻滞术后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明显减轻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及术中刺激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ASAⅡ~Ⅲ级上腹部手术病人68例,分为三组:单硬(单纯硬膜外)组23例;硬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浅全麻)组32例;单全(单纯气管内全麻)组13例。三组病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麻醉前常规用药,硬膜外阻滞均采取T89穿刺,向头...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研究组(Ⅰ)和对照组(Ⅱ),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安定0.1mg·kg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复合全麻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自2000年以来,笔者对28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择期胃大部分切除术病人155例,肝癌根治术30例,胆囊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5例。脾亢脾切除术20例。男180例,女100例,年龄35~72岁。ASAⅠ~Ⅱ级,术前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两组:全麻组(GA组),硬膜外复合全麻组(CEA/GA组),每组140例。麻醉与监测: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纳0.1和阿托品0.5mg。GA组:力月西0.2mg/kg,芬太尼5ug/kg,维库溴铵0.1mg/kg,静注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呼…  相似文献   

8.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1 5mg/kg、阿曲库铵 0 2mg/kg、琥珀胆碱 1 5mg/kg。研究组于诱导前取T9~ 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平面以下。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并吸入 0 5 %~ 1%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切皮后 10分钟、切皮后 1小时、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 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 Ⅱ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0 0 1)。 30例病人术毕血清IL 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 ,而术中知晓例数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 -Ⅱ(A Ⅱ)、β- 内啡肽(β- EP)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血浆Cor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P<0. 05);在切皮时、切皮后1 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 .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无明显升高。A- Ⅱ- GEA组拔管时高于麻醉前(P<0 .05);GA组切皮后1 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β- 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比较,GA组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 IL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12.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施行上腹部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施行上腹部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李茂源,顾承芝,王丽江,戴廷恩,孙彦,黄松柏为了解硬膜外阻滞加全麻施行上腹部手术对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我们将其与单纯的硬膜外阻滞进行对比,观察胆囊切除病人术前及手术结束时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T3、T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的胃、肝、胰、脾等脏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A组);另一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B组)。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药物相同,术中均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卡肌宁维持术中肌松。结果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组诱导平稳,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轻,术中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低,术毕病人清醒快,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阻滞为外科手术提供了一种诱导平稳,作用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吸入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更适合于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减轻术中牵拉反应,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Ⅰ)、气管内吸入全麻(Ⅱ)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吸入全麻组(Ⅲ),每组10例。其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及手术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前30min常规肌注...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硬膜外阻滞下上腹部手术的循环功能监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硬膜外阻滞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文献屡有报道,由于受测试技术限制,一般于手术开始,测定就不得不中断,尤其是上腹部手术。老年人选择硬膜外麻醉具有一定优点,但老年人的循环生理都有不同程度变化,本文采用阻抗法新技术——无创伤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NCCOM3),对老年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胃、胆囊等手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容量0.12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及稳定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45例患者随机A组、B组和C组,3组患者经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置管,然后分别注入0.125%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因和0.9%氯化钠0.085mL/cm身高,A、B组要求阻滞范围上至T4~T5、,下至T12~L1,全麻后机械通气。手术开始后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行硬膜外腔注射,每小时为首剂量1/3,定时检测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与血糖等浓度。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4和T5时点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之间血浆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芬太尼用量与其余两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组输液量比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全麻联合高容量0.1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能有效抑制全麻下老年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时的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分别以普鲁泊福(propofol)、英诺佛(innovar)为辅助药物,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的术中反应。方法 25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Ⅱ~Ⅲ)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B组10例,取T_(8~10)为硬膜外阻滞穿刺点,用0.2%丁卡困与1.0%利多卡因混合液。A组辅助普鲁泊福,B组辅助英诺佛,观察辅助前后及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显示两组经静脉用药后15分钟内循环呼吸改变较为显著:SBP、DBP、MAP、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P<0.05~0.01);HR、RR改变不显著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pH均略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略升高,但仍属正常范围。术中牵拉反应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 提示普鲁泊福在消除病人术中知晓、减轻术中不辽感方而优于英诺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苏醒、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42例择期行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1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插管后、探查时、术中2 h、拔管后,SBP、DBP及HR的变化及全麻药用量,术毕观察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术中监测时段的SBP、DBP、HR、Ⅰ组均较Ⅱ组低且平衡,Ⅰ组插管后心率有减慢趋势,Ⅱ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术中SBP、DBP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拔管后恢复到术前水平,Ⅱ组插管后DBP下降(P<0.05),但术中BP无明显改变,拔管后B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状态稳定,应激反应小,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阻滞下施行上腹部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