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岩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5):511-512,533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传统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来评估利培酮和传统药物两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後果:多元方差分析显示利培酮组明显高于传统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病程、药物类型.结论:利培酮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药物组;患者病程的长短,药物类型对生活质量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按病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针对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比较,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能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用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7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评定其生活质量,并评定其经济负担.结果三种药物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三种药物之间的生活质量无差异,三种药物间的经济负担无明显差异.结论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都是良好的抗抑郁药,对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活质量水平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从而为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活质量表对92例成年癫痫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相关评定.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癫痫组的生活质量普遍偏低,在生活的满意度、情绪、精力和认知能力上都相对较差,同时对于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的担心比较多.通过从性别、病程、用药量和发作频率四个方面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用药量以及发病频率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结论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偏低,用药量及发病频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合理的药物来对癫痫发作进行控制能够提高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伴发抑郁的情况及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96例痴呆患者在入组时及干预后分别进行MMSE、HAMD和QOL-AD评估,比较痴呆伴发抑郁患者或痴呆不伴发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伴有抑郁的痴呆患者,在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痴呆伴有抑郁患者的QOL-AD评分为(70.18±9.33),与痴呆不伴有抑郁的患者(73.01±10.1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伴有抑郁的痴呆患者,在药物治疗合并综合护理干预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P<0.01),生活质量评分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痴呆患者伴有抑郁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64例心内科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怀、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和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及高血压控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健康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42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171例.两组分别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实验开始前,针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表问卷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记录在案.结果生活质量表各维度评分:干预组患者高于非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干预组血压下降效果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药物治疗起积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有效、便捷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将9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治疗组,药物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放疗治疗;认知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加上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综合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最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量表对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物资四个角度综合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肿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药物组肿瘤患者在SCL-90因子得分、SDS、SAS评分明显高于认知组,而药物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认知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减轻了对化疗药物及放疗的副作用,改善忠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并引导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患者抗肿瘤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TC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组比较的方法,分别选取43例和29例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PTCA和药物治疗,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随访他们的生活质量.结果 PTC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结论 PTC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疗效.  相似文献   

10.
罗榕翠 《海南医学》2011,22(4):148-149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50例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本组实施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的150例患者康复出院和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术的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焦虑症患者按随机区组法分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组(结合组29例)和抗焦虑药物组(药物组34例),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结合组和药物组患者HAMA总分[(27.48±6.41)分,(6.31±3.81)分;(24.47±6.33)分,(7.53±3.99)分]和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合组和药物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提高(P=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26,P=0.07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药物组(44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药物+康复组(44例)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治疗总有效率;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患者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中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 药物+康复组患者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有1例主诉头痛,药物+康复组无异常症状,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且坚持完成疗程,治疗前后心电图、血生化、血常规和脑电图检查均正常(P>0.05);治疗之前两组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中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显著改善,但药物+康复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QOLIE-31量表中文版研究广西百色地区部分农村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西百色地区部分农村100例癫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运用SPSS13.0软件对可能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情绪、发作频率、抗癫痫药物数目、病程、学历、经济状况等分别在多个方面或不同的方面影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性别、发作类型未能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情绪、发作频率、抗癫痫药物数目、病程、学历、经济状况是影响广西百色地区部分农村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发作类型不是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结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有氧训练组在接受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每周4次的有氧运动训练,每次30 min,共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运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有氧训练组训练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2%~28%),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训练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及二者结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将焦虑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认知行为组、药物组、结合治疗组,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3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认知行为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药物组和结合治疗组.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和二者结合治疗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二者结合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3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药物依从性指导等措施,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仅改变了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增强了病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致残率高,脑卒中引起的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尤其在农村,由于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医疗条件的制约,患者及家属往往重视住院的药物治疗,轻视康复训练并缺乏相关训练知识,导致偏瘫患者致残率高,生存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华蟾素胶囊对于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2017年接受治疗的98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华蟾素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对症的止疼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能够有效缓解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癌症疼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7例符合FD国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研究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应用消化不良量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在入组时、治疗4周末、治疗10周末各调查评定1次. 结果在治疗4周末、治疗10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9.28±2.87;8.88±2.68)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试验组(1.68±0.27;1.78±0.3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应用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DGP、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对DGP的治疗,除了降血糖和改善神经病变外,尚无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目前DGP治疗药物的选择有限的,新药物、新方法与新技术正在探索中.本文现就DGP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