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2-1998年7810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330例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0%;1992-1994年医院感染率(7.47%)高于1995-1998年(4.38%),差异有显著意义(u=18.32,P<0.01);老年病科医院感染率最高(27.53%),妇产科第2(12.54%),眼科最低(1.5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4.20%);病原菌G^-杆菌(54.44%)多于G^ 球菌(40.38%)。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强化控制医院感染预防监测措施,加强对住院患者及病房的系统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1999~2006年上海市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及流行趋势,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153703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32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4.76%,例次感染率5.03%。2004~2006年医院感染率4.09%低于1999-2003年的5.61%(P〈0.01)。科室例次感染率以ICU最高(15.89%),其次为内科(8.68%),儿科最低(0.01%);科室感染例次构成比以内科最高(占74.02%),其次为外科(占21.07%),儿科最低(占0.54%);各部位例次感染率,泌尿道由1.91%下降至0.61%(P〈0.01),手术部位由0.35%下降至0.21%(P〈0.01),下呼吸道由1.80%下降至1.23%(P〈0.01),其他部位感染由0.23%下降至0.14%(P〈0.01);上呼吸道、胃肠道、腹腔内组织及血管相关感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患者年龄分布以大于60岁所占比重最大(77.79%)。致病菌检出以G^-杆菌为主(占51.86%)。[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针对本院医院感染流行特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逐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医院1996-2000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监测住院患者的HAP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55214例,发生医院感染1758例(平均3.18%),其中HAP患者893例(1.62%),占医院感染患者的50.80%。5年间HAP平均年发病率为166/万,其中男性占131/万,明显高于女性35/万(u=4.58,P〈0.01);每年平均病死率15.90%,其中男性113例(12.65%),女性29例(3.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8.79,P〈0.01)。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住重症监护室天数、手术及其他介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皆逐年升高(均P〈0.05)。结论HAP居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的首位,男性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女性;引起HAP的危险因素多呈上升趋势,应进行针对性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状况与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7806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价干预管理的效果。结果7806例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131例,发病率为1.68%,高于同期内、外科医院感染性腹泻发病率0.30%(χ^2=125.11,P〈o.01);干预管理前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为2.92%,干预管理后为0.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4.90,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较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1至2005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探讨RSV支气管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学变化。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0205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中30例(年龄1.5~24.0个月)RSV支气管肺炎(支肺)患儿外周血进行CD3、CD4、CD8、CD19、CD16及CD56指标测定。设同龄健康对照15例(年龄1.5~24.0个月)。结果2001至2005年苏州地区RSV年阳性率分别为:24.94%、25.83%、24.05%、25.39%、27.30%,5年中流行高峰在11月至翌年3月;1~12个月婴幼儿RSV阳性率超过12个月以上年龄组(x^2=97.320,P〈0.01),12个月以内各组RSV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7.804,P〈0.05,3—6个月组阳性率最高);男性患儿RSV阳性率高于女性(x^2=9.693,P〈0.01);RSV支肺患儿CD3^+、CD4^+、CD8^+、NK(CD16+56)^+细胞百分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3.199,P〈0.01;t=2.215,P〈0.05;t=2.619,P〈0.05;t=5.240,P〈0.01),CD19^+细胞百分率则高于正常对照组(t=2.875,P〈0.01)。结论苏州地区RSV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RSV支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低年龄婴幼儿RSV感染的有效预防尤为重要;男性患儿RSV感染率高于女性,其原因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探讨HP根治对IDA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584名,对其进行IDA及HP感染构成情况分析,将其中确诊的61例IDA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铁剂联合抗HP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584名志愿者中IDA合并HP感染患者61例;IDA患者HP感染率为55.96%,明显高于非IDA人群的20.21%;HP感染者IDA患病率为38.85%,明显高于HP阴性者的11.24%;HP感染与IDA发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X2=15.3403,P〈0.001)。观察组抗HP治疗药物停用4周后,HP根治29例,根治率93.55%。两组患者治疗后IDA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3.974,t=4.802,t=5.221;P〈0.01);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仅1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5.383,P〈0.01),治疗后3个月虽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4.446,t=3.741,t=8.221;P〈0.01),但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t=4.201,t=6.664,t=3.847;P〈0.01)。结论:HP感染与IDA密切相关,根治HP感染对改善IDA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孕期体重管理在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门诊建卡的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以就诊时间将产妇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纽各200例,干预组接受体重干预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检查和教育。分别对分娩前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SUI发生率及程度、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分娩前体重:(10.16±3.07)vs(11.42±2.86),u=4.2469,P〈0.01;BMI:(3.38±0.55)vs(5.71±0.43),u=47.1985,P〈0.01;SUI发生率:5%vs10.5%,χ2=4.2311,P〈0.01;SUI发生程度:(8.35±1.28)VS(10.63±1.72),u=15.0391,P〈0.01;妊娠期糖尿病:2.5%vs7%,χ2=4.4758,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vs15.5%,χ2=6.2884.P=0.0121;高危新生儿:4.5%vs9.5%,χ2=3.8402,P〈0.01,其发生率均显著下降。结论对产妇体重进行系统管理,不但可预防产后SUI的发生,而且尚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城区托幼儿童、中小学生乙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切实做好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托幼儿童及中小学生进行HBV感染的调查。结果:共检测出HBsAg携带者1049人,携带率为7.11%。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P〈0.01)。受检者HBsAg携带率呈现随年龄增长有所增高,其高峰在12~18岁。各年龄段之间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8,P〈0.01)。HBsAg携带率中学生〉小学生〉托幼儿童,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369.52,P〈0.01)。抗-HBS阳性率托幼儿童〉小学生〉中学生,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74,P〈0.01)。HbsAg、HgeAg双项阳性者比HBsAg单项阳性者的TTT和ALT异常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T:χ^2=42.14,P〈0.01;ALT:χ^2=40.94,P〈0、01)。结论:该市应定期对托幼儿童、中小学生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加强HBsAg携带者HBeAg阳性者的管理和治疗,确保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实施2001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2001年我院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0.62%,比2000年(0.73%),下降0.11个百分点。结论: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做好空气、环境及有关器具的卫生学监测;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措施,可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一起游泳引起支原体肺炎暴发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夏季室内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和监督。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本区同期内无游泳史452人作对照人群,另选本区同期有室外游泳史的人群作为发病组的对照,并对271例发热病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室内外游泳史暴露与发病的关系。结果: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分别超标5~10倍,绿脓杆菌大量生长,病人以发热为主,兼有咽痛、腹痛、腹泻、结合膜炎。有游泳史的发病率与无游泳史发病率RR=18.01,X^2=179.280,P〈0.01。与对照游泳池发病率比较P=0.007〈0.01,在暴露不合格游泳池水1个潜伏期后发病到高峰,关闭不合格游泳池1个潜伏期后发病逐渐停止。29名发热病例咽拭子病原学分离,8例病人咽拭子检出肺炎支原体,25.76%的病例检出肺炎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抗体,9.1%的病人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4.5%的病人检出腺病毒抗体。结论:游泳者在同期内接触了不合格的游泳池水,引起了介游泳池水传播为主的肺炎支原体、兼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室内通风不良增加了发病者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1.
237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确定今后监测和管理的方向和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5年3月份2375份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52例发生医院感染,总感染率2.19%,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46.15%),上呼吸道(15.38%),胃肠道(9.62%),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8.62%、真菌占24.14%、革兰阳性球菌占17.24%。结论: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和掌握某综合医院2005-2010年的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2010年在该院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年共发生医院感染121例,各年度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胃肠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9.68%、22.22%、14.29%;不同季节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病原学送检率,开展目标性监测,是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3220例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岁者为12.7%、>60岁患者为32.4%,明显高于3~59岁组(8.2%),3组年龄段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28,P<0.01);住院3个时间段5~20、21~40 d和>40 d发生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4%、4.4%和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248,P<0.01);轻度(1.5%)、中度(7.1%)和重度(78.4%)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06.598,P<0.01);气管切开组(68.1%)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切开组(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77,P<0.01);感染部位构成居前3位的分别为烧伤创面、呼吸道和胃肠道.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烧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脊柱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2例、314例次,医院感染率6.95%、例次感染率7.74%;不同原发疾病中骨折脱位、退行性改变的感染率为11.80%、5.2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5.67%、30.57%、14.01%;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截瘫程度、手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P<0.01).结论 针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初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监测47例非肺部感染患者中行气管切开术后最初4d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呼吸道感染菌群的特点及其耐药性及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结果 术后4d内,47例患者中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17例,占36%;17例患者气道分泌物培养获得致病菌24株,均为多重耐药菌;4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比较:医院感染组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史者、手术时低蛋白血症者及术前抗生素的使用比例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COPD史、手术时低蛋白血症等有一定关系;术前抗生素的高使用状况可能与致病菌的高度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SARS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防止SARS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方法对2003年SARS流行期间SARS专病病房收治的 213例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13例SARS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人次,共46例次;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 55%;明显高于我院常年医院感染率(P<0.01);调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4.00 %;激素使用率69.10%.病原菌培养阳性13例,占本组医院感染41.94%,共查到致病菌株76株, 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耐药菌占有较高的比例. 结论 SARS流行期间患者合理用药,对防止医院感染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二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寻找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82 708例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029例,感染率为2.45%,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发病率较高的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分别占54.61%、25.63%、11.58%;发病年龄集中于<3岁儿童,占84.03%;儿童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占85.14%;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应针对儿童住院患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产妇医院感染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幼专科医院产妇医院感染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8 960例住院产妇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占46.9%,其次是手术切口感染,占18.8%;医院感染季节性因素明显,第三季度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1);单因素x2检验显示,医院感染组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糖尿病、中重度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出血量>500 ml和重度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 产妇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多见,使用空调、病房通风不良、妊娠合并症、出血量>500 ml以及产科处理不当是医院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部位构成特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部门医院感染病例的不同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1999-2009年191 363例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10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71%,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0.30%、胃肠道感染占26.29%、下呼吸道感染占17.13%;不同季节、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亦有差异,如11月为胃肠道医院感染高发季节占44.99%,大部分科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而ICU则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应根据不同季节及科室医院感染部位构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