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玫玫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3):263-264
目的 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测试的临床价值 ;并探讨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 0 0 4 - 0 1~ 0 4上海市静安区医院 2 3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 2h血糖 ,采用肌电图仪对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测定。结果 肌电图测试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 ,具有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电压明显高于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轻收缩峰平均时限延长 ,多相电位比数增大 (P <0 .0 0 1) ;病程明显较长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 0 5 )。结论 高血糖的长期作用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基础因素 ,肌电图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药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经过加工制成中药浴液,进行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浴的外治方法。药物熏洗治疗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疗效好。其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直达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使上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糖尿病患者动态足底压力的改变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动态足底压力测量仪 ,检测 5 8名正常人 (C组 )、75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 3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DN组 )的足底各部位动态压力。 结果 3组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 [C组 (6 4± 10 ) kg;DM组 (6 6± 12 ) kg:DN组 (6 4± 11) kg,P>0 .0 5 ]。 DN组平均峰值足压为 (3.71± 0 .79) kg/ cm2 ,明显高于 DM组 [(3.0 0± 0 .80 ) kg/ cm2 ,P<0 .0 0 1]和 C组[(2 .84± 0 .5 7) kg/ cm2 ,P<0 .0 0 1]。DM组与 C组平均峰值足压无明显差异 (P=0 .0 5 5 )。DN组与 C组相比 ,足弓压力 [(0 .4 9± 0 .2 3) kg/ cm2比 (0 .6 0± 0 .2 8) kg/ cm2 ,P=0 .0 37]和第 2趾压力 [(0 .6 6±0 .2 1) kg/ cm2比 (0 .73± 0 .32 ) kg/ cm2 ,P=0 .0 4 8]明显降低 ,第 2跖骨头压力明显增加 [(3.0 1±0 .78) kg/ cm2比 (2 .36± 0 .6 3) kg/ cm2 ,P<0 .0 0 1]。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足底压力改变 ,足弓和足趾压力降低 ,跖骨头压力和足底峰值压力异常增高 ,可能使足底溃疡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病程长,多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的同时,系统、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还有助于贯切执行教育与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和病情监测相结合的最新治疗原则。本文对DPN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概述,对DPN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改变与足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底压力升高可预测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降低足底压力可减少足溃疡的发生。引起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底软组织厚度变薄、关节活动度受限、足畸形、骨折、胼胝、先前溃疡及截肢史、疤痕、剪切力、下肢无力、不合适的鞋袜等。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足部护理、穿保护性鞋、袜、鞋垫等可预防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烧伤的治疗结局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下肢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烧伤患者(A组,43例)和非糖尿病烧伤患者(B组,167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程度、烧伤原因、是否入隔离治疗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出院时的状态进行比较。结果210例烧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1),烫伤是最普遍的烧伤原因。A、B组年龄分别为(54.6±13.7)、(43.7±18.9)岁,两组比较P〈0.01。A、B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1±10)、(9.8±9.3)d,两组比较P〈0.01。A组切削痂清创13例,未切削痂清创20例,自体皮肤移植23例,异体皮肤移植13例;B组分别为39、128、32、7例,两组比较P〈0.01。A组无需家庭护理27例,需要家庭护理10例,社区治疗5例,使用康复设施10例,其他0例,死亡1例;B组分别为149、14、3、3、3、1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性别、烧伤面积、在隔离治疗房间住院时间、烧伤程度、烧伤原因、进入隔离治疗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具有相似烧伤情况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病情复杂并且治疗时间长,临床结果较差。虽然在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并没有非糖尿病患者烧伤程度重,但是进入隔离治疗间的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平均治疗时间延长4d,同时更可能发生足坏疽、褥疮及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细致护理,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效率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有报道血管因素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更引人关注[2,3]。我们用尼莫地平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神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8)
目的评估焦虑、抑郁在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越低(β=-0.282,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308,P<0.001)、年龄越年轻(β=-0.141,P=0.007)、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下(β=-0.352,P=0.001)、月收入3 000~5 000元(β=-0.220,P=0.027)以及不坚持规律运动(β=-0.158,P=0.001)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社会支持越低(β=-0.189,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261,P=0.001)以及患有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β=0.175,P=0.001)的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照顾与支持因素。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规律运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272例,根据SUA四分位间距分为<237.10μmol/L组(n=38)、237.10~289.80μmol/L组(n=78)、289.80~364.15μmol/L组(n=110)及≥364.15μmol/L组(n=46)。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 随着SUA水平升高,各组运动/感觉神经潜伏期延长(P<0.05),运动/感觉神经波幅和传导速度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与运动/感觉神经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与波幅和传导速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HbA1c、SUA是T2DM合并DP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UA预测T2DM患者D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敏感度为35.1%,特异度为89.7%,最佳截断值为363μmol/L。结论 高SUA水平是T2DM合并DP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13C呼气试验,完善震动感觉阈值测定。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n=50)和无DPN组(n=50),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有DPN组Hp检出率大于无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康络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应用康络素(Cronassial)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32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一、对象与方法:DPN患者32例(男10例,女22例).其中IDDM4例,NIDDM28例.平均年龄52岁(25~80岁).糖尿病病程0.5~18年.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26例加用胰岛素治疗.康络素治疗前平均空腹血糖水平11.0±2.8mmol/L.临床症状:下肢疼痛26例,麻木或(及)脚踩海绵感30例,运动减退者12例.体征:下肢腱反射减退30例,深浅感觉减退28例.32例肌电图检查均显示周围神经损害.有10例尚合并糖尿病膀胱病变(di-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血管病变陈荣月,陆菊明分析了我院217例糖尿病(DM)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UAE)与DM大、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DM患者共217例,其中IDDM23例,NIDDM194例,全部为住院患者。按UAE分为三组:大量白...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病机及针灸医文献论述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认识,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从代谢紊乱、神经组织损伤及血管病变三方面分别阐述针灸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T2DM组)50例,DPN患者(DPN组)50例及正常对照(NC)组50名,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F水平。结果 T2DM及DPN组SF含量均高于NC组(P0.01);DPN组SF含量高于T2DM组[(678.75±65.01)vs(468.98±49.26)ng/ml,P0.01];SF水平与TC、TG、HbA1c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0.49、0.62,P均0.01)。结论 SF水平升高与DP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DPN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H反射和F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近端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其发生频度。方法:采用肌电图仪Guo窝肛神经刺激,比目鱼肌记录H反射和F波,检测30例糖尿病组胫神经60条,25例非糖尿病组胫神经50条的远端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度。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F波出现率53.33%,F波潜伏期(FL)延长50.8%,往返脊髓传导速度(FCV)减慢50.1%。H反射异常率76%,H反射潜伏期(HL)延长55%,H波幅降低47%,M/H比值异常50.3%,H、M峰间期(HMI)延长53.6%。与正常组95%的正常范围相比,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为广泛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其近端运动和感觉神经均有相当高的累及频度。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病情不好控制,致使其逐渐加重的标志,根据其发病多为周围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机制,我院糖尿病科应用山莨菪碱对其进行了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以DM周围神经病变(DPN)常见。DPN导致DM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提高DM患者死亡率〔1〕。目前DPN尚无特效治疗,但目前已有依帕司他用于治疗DPN的相关报道及临床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