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与X线平片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CT表现并与X线对比分析。结果 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对伴随椎间盘膨出、突出,侧隐窝和椎管挟窄,黄韧带肥厚和钙化,关节囊真空征等可一次性检出。结论 CT可充分显示椎小关节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为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中老年腰腿痛原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对显示椎小关节解剖结构有一定限度,CT扫描可清晰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本文就80例中老年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6例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7例;女性29例。年龄28—76岁,平均46.5岁。结果:CT所见异常征象为①小关节突的异常增生、肥大及骨赘的形成。②关节间隙变窄及其骨赘导致的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的狭窄。③小关节腔内的积气现象。④小关节不对称及关节失稳。结论:小关节退变发生率高,CT可充分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CT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异常主要包括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小关节真空现象,小关节半脱位、关节囊钙化及两侧小关节不对称以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真空征及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结论CT扫描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改进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53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分析椎小关节退变的CT影像改变,进行重新认识、领会与提高。结果椎小关节退变CT影像表现为:小关节突的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关节软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积气,关节面下小囊变及周围筋膜、韧带的钙化等。结论 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形态、结构等退行性改变,在目前临床医师未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运用CT的高分辨特性,对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充分提高他们对椎小关节退变的认识,为临床医师正确治疗反复腰腿痛的患者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cT扫描对诊断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可行性。方法208例临床疑诊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后1个月~1a内均接受了螺旋cT扫描。结果cT扫描证实,208例中有313个腰椎小关节发生改变。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主要是关节突增生肥大合并骨赘形成,椎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腔内“真空征”,关节面毛糙硬化,小关节半脱位,以及伴发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肥厚和钙化等。结论螺旋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异常改变,能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例经临床及CT或MSCT检查确诊的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完全型,1例为不完全型,3例均为镜像性全内脏转位,均有右位心,肝脏、脾脏及肺均发生转位,右肺或左肺发现轻度支气管扩张,2例双侧上颌窦炎及筛窦炎,1例并鼻腔息肉,1例不完全型无鼻窦炎。结论:CT或MSCT检查是临床确诊Kartagener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量退行性腰椎滑脱(DS)的小关节有关数据,观察小关节面的改变,探讨引起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可能局部因素.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对退行性L4~5腰椎滑脱的28例患者(滑脱组)与腰部疼痛但无腰椎滑脱的78例患者(对照组)的CT图像作小关节形态及其结构特点的对比分析.测量小关节椎弓根角、椎间小关节角角度,对所获的数据进行2组兼得参数t检验分析.结果 DS组L4~5矢状面椎弓根角平均值为左侧119.0°±2.2°、右侧118.8°±1.9°,对照组分别为左侧102.9°±1.2°、右侧104.7°±1.2°;滑脱组L4~5轴面小关节角平均值为左侧41.1°±1.2°、右侧29.0°±1.2°,对照组平均值分别为左侧45.5°±2.1°,右侧45.1°±1.2°.两组L4~5小关节椎弓根角、小关节夹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4~5矢状面椎弓根角和轴面小关节角的改变对诊断退行性腰椎滑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提高对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认识。方法 用Elscint 2 40 0CT机进行检查。对 3 2例峡部裂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峡部裂的特征性CT表现为“环裂征”。 2 5例合并椎体滑脱患者CT的特征性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增长、夹心征、椎管变形、椎间盘假性后脱。其它还有小关节不对称等。结论 “环裂征”是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 ,对于无椎体滑脱峡部裂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腰椎退行性病变CT分型(附11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分析1180例退变性腰腿痛患者的腰椎CT表现,按腰椎相关结构对其表现分类,结合临床表现,对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型诊断。结果腰椎退变存在6种类型,即:椎间盘退变型,退变率65.3%;骨质退变型,退变率48.1%;椎小关节退变型,退变率36.0%;韧带退变型,退变率25.4%;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退变率44.0%;退变性腰椎失稳,退变率25%。前4种为原发性腰椎退变型,后2种为继发性腰椎退变型。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分型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临床意义及其扫描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CT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扫描技术的改进.方法分析了2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其引起的腰神经受压的CT表现.结果CT扫描能显示峡部裂,及其引起的椎管狭窄,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等并发改变.结论CT对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改进后的扫描技术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峡部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CT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可能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近3年来收治的29例LPMN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的CT表现主要为:(1)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2)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人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3)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导致椎管狭窄.结论 CT能够明确地诊断LPMN,从而为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联系 ,以提高该病诊断率。方法 对 2 78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并经手术探查的病例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 95 %。L5~S1、L4~ 5节段为腰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分为 :(1)中央型 ;(2 )旁中央型 ;(3 )椎间孔型 ;(4 )外侧型 ;(5 )脱出型。结论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临床病理联系、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 ,探讨各个征象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材料和方法 :自可疑椎弓峡部裂脊椎的椎弓根的上缘至下一个脊椎椎弓根的上缘 ,层厚 3~ 5mm连续扫描。结果 :47例中发生于L5椎弓峡部 3 9例 ,L4者 7例 ,L3者 1例。各种CT征象发现率为 :环裂征占 96% ,椎体前移位征占 82 % ,双椎体征为 5 3 % ,椎管拉长征占 43 % ,双关节面征占 3 0 % ,葫芦征占 2 8% ,游移征占 11% ,磨旋征占 4%。结论 :环裂征是椎弓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 ;双关节面征及葫芦征发现率低 ,但特异性很高。椎管拉长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它征象无论其发现率大小 ,均是峡部裂的继发改变 ,不能做为确诊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7.
腰椎横突骨折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腹部钝性损伤患者腰椎横突骨折的发生与腹部内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7~ 2 0 0 0 -0 7我院收治腹部钝性损伤患者 169例。回顾患者CT片及手术记录 ,总结横突骨折以及内脏损伤的数量及类型。结果 CT显示 81例有横突骨折 ,14 8个横突骨折 ( 43例系单发 ,38例系多发 )。 33例左侧横突骨折 ,2 8例右侧 ,2 0例双侧。L1横突骨折最常见 (n =60 ) ,横突骨折伴发内脏损伤 15例 ,腰椎横突骨折的发生与腹部内脏损伤具有相关性 (Ρ <0 .0 5 )。结论 腰椎横突骨折与腹部内脏损伤具有相关性 ,对临床工作 ,尤其是急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研究腰椎滑脱的CT特征。方法:对20例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CT扫描范围包括椎间盘和椎弓根下缘层面,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结果:CT扫描显示以下特征:①双侧关节突间部不规则骨性缺损伴骨质增生。②椎管前后径延长。③终板呈双重轮廓征。④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相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结论:腰椎滑脱具有特征性CT征象。CT能发挥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行各种三维技术重建。结果轴位原始图像对骨赘、瘢痕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像显示清晰;矢状面、45°斜矢状面、反角度(平行于椎弓)平面所使用的任意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以沿椎弓画出的曲面图像对峡部裂的显示率均达到100%;表面重建图像在显示峡部裂方面不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图像,但图像直观,且在显示骨赘和椎体滑脱方面效果良好。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