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醛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低浓度甲醛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对79名甲开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及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甲醛对作业工人的主要危害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体征发生率增加,接触组肺功能异常率增高,且以小气道功能异常为主。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损害工人呼吸系统健康,对肺功能损害属于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测定不失为甲醛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广州市接触粉尘作业对劳动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肺通气功能与胸片在评估生产性粉尘对接触工人健康监护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700名接触粉尘工龄4年或以上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胸片检查,同时抽取年龄、性别均与接触组匹配的不接尘工人7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作肺通气功能比较,并对接触组的肺通气功能及胸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接触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检验,接触组FVC、FEV1两项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和胸片检查结果的吻合系数分别为0.036、-0.042(P均>0.05),经McNemar检验,两种诊断方法吻合度弱,肺通气功能检测阳性率高于胸片;FVC与FEV1异常率具有一致性,吻合系数为0.623(P<0.01)。 结论 接触粉尘者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发生概率比未接触粉尘者大;肺通气功能检查更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异常,而胸片可对肺部实质性损害提供证据,两者可综合应用于粉尘作业的健康监护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电焊烟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为电焊工尘肺病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某除尘器厂185名电焊作业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并设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136名无接触粉尘作业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焊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受到一定损害,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肺功能损伤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以接尘10年以上者表现更为突出,故应加强综合防护,保护电焊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稀土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0083)马伏生,刘文毅,邹世渠包头钢铁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王萍为了探讨稀土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的影响,我们对接触稀土粉尘的作业工人进行了肺功能测定,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  相似文献   

5.
胡智平 《职业与健康》2005,21(5):674-675
目的调查低浓度氯气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某厂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的193名工人的肺功能进行检查。结果接触组7项参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浓度氯气对接触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道的混合性损害,尤以小气道为著。并随着作业工人接触时间的延长肺通气功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康立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999-1000,1003
[目的]研究铸造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2009年9月对郑州某铁路铸造厂工人作业场所进行环境检测,调查180名作业工人的防护情况和生活习惯,测试肺通气功能。选择与接尘组条件一致的同等劳动强度、不接触粉尘的某机床厂176名男性职工为对照组。[结果]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尘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PE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及作业环境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损害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7.
焊药粉尘对肺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电焊条生产性粉尘的职业性损害情况,对我国第一家电焊条厂接触焊药粉尘及作业工龄两年以上的276名工人,进行了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焊药粉尘能引起作业工人尘肺病发生,慢性鼻、咽炎患病率上升和肺通气功能下降,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硬金属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影响,对479名接触钨合金粉尘及303名非粉尘作业工人进行高仟伏胸片、肺功能、心电图、肝功能等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工人的咳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肺通气功能中FEV_(1.0)/FVC、肺小气道通气功能中PE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金属粉尘对工人肺小气道通气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电图等异常人群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烟草作业环境中烟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的损害。方法对烟草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并对作业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胸部X线检查和呼吸系统症状的调查等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作业环境中烟草尘浓度在0.2~28.8mg/m3,生产性粉尘作业监测点超标率为29.12%,烟草尘作业危害岗位占32.02%;1322名接触烟草尘工人肺功能通气损害的为73人,肺功能异常率为5.52%;X胸片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改变121例,占9.15%;24.28%的工人出现咳嗽,21.56%的工人出现咳痰;调查显示接触烟草尘浓度高、时间长的作业工人肺部病变增加。结论烟草作业现场中存在的烟草尘与接尘工人呼吸系统损害有关,是导致接尘工人呼吸系统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某石棉制品厂73例男性工人(其中健康石棉工人37例,石棉肺患者36例)分别于1984、1989及1994年进行了三次肺通气功能追踪测定,结果表明:石棉工人肺通气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是VC、FVC和FEV,进行性降低,FEV1/FVC%显著增高;石棉工人肺通气功能改变的早期阶段在接触石棉粉尘后10~15年期间;其肺通气功能损害的基本类型是限制型,在平均接尘15年后显示出典型的限制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