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7-1038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保守治疗16例,介入治疗16例,手术治疗者8例。[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37例(92.50%),显效3例(7.50%),总有效率100.00%。腹痛缓解时间最短1d,最长10d,平均(3.2±1.5)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最短1d,最长13d,平均(4.4±1.3)d;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25d,平均(12.6±3.5)d。[结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确诊困难较大,借助超声、CT、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肠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66例患者中年龄≥65岁53例,占80.3%.首发症状均有腹痛,首发时间以夜间居多(42.4%,28/66),疼痛部位以下腹部常见(53.0%,35/66).粪潜血试验均为阳性,血浆D-二聚体升高达84.0%(42/50).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43.9% (29/66).19例经腹部CT确诊,2例经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确诊,45例经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结论 急性缺血性肠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可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血浆D-二聚体水平来辅助诊断,及时完善腹部CT、肠镜、病理组织学等检查,以促进受损肠道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方法 调查122例IB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特征.结果 122例IBD患者中,54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范围以广泛结肠为主,就诊医院中位数3家,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抗生素分别为100.0%(54/54),55.6%(30/54),24.1%(13/54),7.4% (4/54),75.9%(41/54);68例为克罗恩病(CD),病变范围以空回肠+结肠为主,就诊医院中位数4家,使用过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抗生素分别为95.6%(65/68),58.8%(40/68),47.1%(32/68),11.8% (8/68),79.4%(54/68).CD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喹诺酮类抗生素均高于UC患者,使用中草药治疗的低于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治疗IBD的主要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蛋白丢失性肠病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引言 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 losing enteropathy,PLE),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蛋白质,特别是血浆清蛋白经肠道黏膜向肠腔内异常大量排出,随粪便大量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2002年10月至2004年1月,我院曾先后收治2例,症状典型.2例均采用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和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症状均消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以及高氧液对慢性缺血性肠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7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5例、好转2例。结论肠系膜动脉狭窄是慢性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原因,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高氧液能够减轻肠道因缺血引起的损伤,对慢性缺血性肠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强 《中国医师杂志》2002,4(7):737-738
恙虫病为通过恙虫叮咬传播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 ,可引起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内皮细胞增生 ,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并发症较多 ,极易造成误漏诊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1,2 ] 。为提高基层医师对恙虫病的认识 ,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笔者对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 12 6例资料完整的恙虫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6例均符合恙虫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 78例 ,女 4 8例 ;年龄最大为 73岁 ,最小 12岁 ,其中<2 0岁 4例 ,~ 30岁 8例 ,~ 4 0岁 2 7例 ,~ 5 0岁 6 0例 ,5 1岁以上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结肠扭转为结肠臃长所致,19例小肠扭转多因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根据典型临床特征结合腹部X线及CT检查多可确诊,部分小肠扭转术中确诊.治疗采用急诊手术行扭转肠管复位或病变肠管切除吻合.结论 X线平片及CT检查对本病确诊率较高,但检查阴性征象不能轻易除外本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9.
庞晓阳 《现代保健》2012,(13):126-127
目的:总结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近10 年炎症性肠病(IBD) 的临床特点,观察IBD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肠外表现.方法:利用富士88 型电子肠镜对本院住院患者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症状的患者行肠镜检查,内镜活检取标本.结果:80 例明确诊断的IBD 患者并发症和肠外表现占10%、15%、6.25%,患者因并发症或肠外表现就诊.结论:IBD 临床表现多样,短期确诊困难,应通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普及肠镜检查,以提高对IBD 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辅助检查及治疗的分析。结果 1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中9,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出院,1例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老年病科缺血性肠病以慢性缺血性肠病为主,患者基础疾病多,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内科保守治疗可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患男性,71岁,因间歇不规则性腹部隐痛2年于1999年12月31日入院。腹痛以脐周部为主,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纳差及嗳气、返酸、厌油,无鲜血便及柏油便,无大便形状及大便习惯改变。曾在多家医院门诊行便常规 潜血、腹部B超及全胃肠钡餐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动脉硬化史10年而诊断缺血性肠病。长期服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  相似文献   

12.
肠病性肢端皮炎除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先天性锌吸收障碍引起外 ,更常见的是后天继发性锌代谢紊乱所致。现将我们收治的 81例继发性肠病性肢端皮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性别及年龄 :81例 ,男 38例 ,女 43例。年龄 1月~ 3岁 ,其中~ 6月 2 9例 ,~ 1岁 32例 ,3岁 2 0例。病程 :最短3天 ,最长 8月 ,其中~ 1周 7例 ,~半月 16例 ,~ 1月 2 5例 ,~3月 19例 ,~ 6月 12例 ,6月以上 3例。喂养 :6 1例 1岁以内婴儿母乳喂养 10例 ,以米糊、稀饭为主的混合喂养 15例 ,纯淀粉类食物喂养 36例。1.2 临床表现1.2 .1 皮炎 皮炎初…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肠病(IBD)是指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也可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某些青年患者。缺血性肠病的病因与分类缺血性肠病根据解剖特点可分为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着重探讨45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病因、CT检查技术及其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45例缺血性肠病均经螺旋CT扫描。26例经过手术证实,14例经过治疗痊愈,5例急性死亡。结果其中肠系膜动脉缺血24例,肝固有动脉缺血4例,肠系膜静脉缺血17例。结论严格掌握CT检查技术,根据CT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对缺血性肠病患者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5.
吴永茂 《现代医院》2007,7(5):40-4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2006年的110例炎症性肠病病人的临床、肠镜表现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85例UC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下腹和左侧,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浅表溃疡、弥漫性充血糜烂、假息肉。25例CD主要临床症状为糊状腹泻,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黏膜炎症和阿弗他溃疡。UC结肠镜确诊率为100%,CD结肠镜确诊率为42.4%。UC内外科治疗完全缓解率32.8%,有效率81.9%;CD完全缓解率为21.8%,有效率为63.7%,UC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D(p<0.05)。结论结肠镜是诊断UC的最有效方法,CD的诊断须依靠临床、结肠镜、X线及手术探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合理的内科治疗和选择性外科治疗可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闭锁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8例,治愈率87.5%(28/32),其中包括切口裂开2例再次缝合治愈。术中术后各放弃1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肠闭锁治愈率的关键,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的应用能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报道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在发生急性重度减压病当日出现腹痛、血便,随后因持续性肠梗阻行肠镜检查证实末端回肠肠腔狭窄,1年后因营养不良死亡病例的病情变化过程。提示减压不当气泡栓塞肠系膜动脉可导致缺血性肠病,休克、年龄较大、动脉硬化是高危因素,腹痛、血便为典型临床表现,超过3周未缓解的肠梗阻应考虑狭窄型缺血性肠病。  相似文献   

18.
李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4,(18):3329-3330,3346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为IB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2008年到2012年纳入某院收治的168例IBD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IBD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便血、肠外表现和肛周脓肿等。CD和UC组两组腹痛、腹泻、便血和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病变部位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回盲肠、末端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出现降低,血细胞沉降率(ESR)增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免疫球蛋白出现异常、血清白蛋白(ALB)降低。UC病理改变中主要为炎性细胞浸润,CD组患者主要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结论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影像学及内镜病理检查,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院 1997年— 1999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6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 2 4例 ,男 36例。年龄 5 0岁— 89岁 ,平均 6 8岁。既往有TIA2 7例 ,高血压病 2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冠心病 ,心肌梗塞 5例 ,脑梗塞 14例 ,糖尿病 12例 ,高血脂症 4例 ,脑动脉硬化 17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3例。1.2 临床表现 大多突然发病 ,活动中突然起病 37例 ,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2 3例。意识障碍 2 1例 ,语言障碍 2 7例 ,中枢性面瘫 17例 ,肢体运动障碍 6 0例 ,偏盲 9例 ,头痛 31例 ,呕吐7例。1.3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肠扭转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46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肠扭转的诊断及治疗问题。结果 34例肠扭转行螺旋CT检查确诊;43例手术,3例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本病的确诊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别是螺旋CT检查。对于有明显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对于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可考虑肠镜下试复位,如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肠坏死症状时应及早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