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玉瑃治疗面瘫经验撷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高玉瑃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与治疗特色.高教授临证取穴重视阳明,从经筋、经脉、脏腑不同层次指导辨证取穴;推崇巨刺,补虚泻实;针刺手法轻浅徐缓,意在用针调气泻健侧补患侧,损其有余而达到补其不足;注重留针时间,区分补泻.从阳明论治取穴、针刺手法、留针时间等关键因素入手治疗面瘫,以使脾胃健运,经脉调和,气血调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灵枢·终始》载:"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又《灵枢·周痹》载:"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金元时期针刺手法盛行,如窦汉卿、王国瑞是手法派的代表医家。元·王国瑞所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穴120个,包括经穴108个,奇穴12个,选穴配穴规律与窦氏《流注指要赋》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有两种疾病治疗方式:一是脏腑辨证,一是调气。脏腑辨证属于非调气范畴,调气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调气可调动体内气的"运动性",改变气的"病理状态",恢复正常的脏腑功能活动;也可调整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阴阳的偏盛偏衰,畅通气血。调气中的"气"并不单指经气,也包括谷气、正气与邪气等。脏腑辨证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具有其他辨证方法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仅运用脏腑辨证并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在运用脏腑辨证治疗疾病之前还可以先进行调气,即对患者先进行逆之从之,逆而从之等的调气治疗再进行脏腑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巨刺、缪刺法的立论依据是经络学说。作者认为经络是一种多单元、多层次的多维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沟通机体内外、贯串上下、联络脏腑肢体、运行气血、左右对称、传导感应、调注虚实的特性,因而某经络或机体某处有病痛,则可影响到整个经络系统的平衡,故通过巨刺、缪刺法在其相对应处取穴泊之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温寒清热,使之归于平衡,本文论述了这种刺法的临床运用规律,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伤寒论》将"治未病"理论传承并将其发展和完善,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华佗首先继承了《吕氏春秋》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治未病"养生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动形养生之理。张从正提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点,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为要。补虚同时不应忘记通流,应补而不滞,使人体阴阳气血流畅。另外,还应注意补其不足,促使人体脏腑经络平和。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形成久泻,临床以虚型及虚实夹杂型为主要证型。魏志军教授认为久泻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且提出久泻易夹湿、夹热、夹瘀。本着"运脾化湿"的基本原则,从脏腑阴阳理论出发,以脏腑并治,虚实兼顾,气血同调为纲,具体地辨证用药及个体化治疗,以补肺升肠、疏肝利胆、补火暖土、养心安神,分清别浊为法,同时注重攻补兼施,调和气血,从而使机体达到脏腑和顺,气血调畅,阴阳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有言:"虚者补之."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者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扶正"治则指导下的常用治法之一.应用补法时应当对以下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8.
刘如明 《河北中医》2007,29(1):68-68
《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高度概括了眼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篇》又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五脏中眼与肝脏关系尤为密切.临床上眼病从肝论治的方法颇多,现将泻肝法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杰 《江西中医药》2007,38(10):55-55
补和泻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即补法和泻法.但在针灸歌赋中的补与泻,有许多并不是指针灸治疗中的补法和泻法,而是另有其含义.如果我们以补法和泻法操作应用,那就差之厘毫,谬之千里了.在针灸歌赋中有"补"、"泻"、"针泻"、"针泻动"、"泻动"、"先补后泻"、"先泻后补"等不同论述,本人就此谈一下窥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杨继洲刺在大小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针灸家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搜集《内》、《难》以及明代各家刺法,常能以心得之见诠释要义,屡有发人深省之论。其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的“刺有大小”论即是其中一例。刺法分补泻而又有大小之不同,实为此前甚少有人提出的一种学术见解,为究其所指,试作探析,以求正于同道。1 释大补大泻针刺手法杨氏在问“刺有大小”答词中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  相似文献   

11.
"形神同调"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中风病乃"形神共病"之疾患,治疗需"形""神"兼顾而并调。针刺可通过激发调控经络腧穴之气以平衡阴阳,调神全形,是"形神同调"法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手足十二针为王乐亭先生治疗中风病的代表针灸处方,诸穴相配,既能调节脏腑经络、筋脉肌骨,通调脏腑、和畅气血以治形,又着眼于整体阴阳的和调及精神情志的畅达,燮理阴阳、怡养精神以全神,发挥"形神同调"之功,可促进中风病的恢复,其潜在效应机制可能与针刺促进脑功能重塑及调控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骨伤科内治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儒 《河北中医》2012,34(2):213-214
骨伤科之内治法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突显了中医学的治疗优势.明·薛己《正体类要·序》云:"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于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骨伤疾病外在局部损伤,但同时也伴随着人体气血运行变化,进而影响人体阴阳动态平衡,所以中医学在骨科临床中少有只注重治其外,不调治人体脏腑气血而愈者.  相似文献   

13.
介绍名老中医严洁教授临床运用足太阳膀胱经叩刺法的理论与经验。严教授临床多采取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尤善用足太阳膀胱经叩刺法以激发正气,调理人体阴阳气血,提高针刺疗效。结合其五十余年从治经验,总结本法临床作用为:益气助阳、行气活血、通调脏腑等,临证主要强调操作手法得当、注重辨证施治、把握刺激量与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循经按已刺指在针灸临床操作中,以经络辨证为指导,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对所取腧穴采用先指按后,若有效,再针刺的一种方法。《灵枢·杂病》:"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按而后刺之法,言简意深,循经按而后刺在临床用于痛症时,有立竿见影,针到痛除之效。1运用范围《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六十九难》:"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相似文献   

15.
张军  成荣新  朱长刚 《河南中医》2019,39(11):1648-1651
"是动病"的本义就是指经脉之气变动失常,导致经脉和脏腑发生病变。卫气多虚,营气多实,营卫不和的实质是卫虚营实,"是动病"的本质是卫虚营实。"所生病"的本质是血运失常,气血无法濡养脏腑经络,从而产生"所生病"的一系列证候。从气血学说方面认识"是动病""所生病",既不拘泥于脏腑病经络病之说,可以指导临床精准辨证,还可以把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临床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病情,以补虚泻实,调畅气血为根本宗旨,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为基本治疗原则,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天地人的统一理论并配合人的局部经脉、脏腑分析躁狂症的具体表现,根据《黄帝内经》“迎而泻之,随而补之”之针刺循经补泻基本原则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宁神守志”治疗躁狂症。躁狂症的病机为痰气郁结及痰火上扰神明。运用“循经”“候气”“逢时”之操作步骤,泻其阳之有余,补其阴之不足,调理经脉,濡润脏腑,激活人体气血循环系统,调和阴阳。通过迎随补泻法调理气血,则邪气得除,正气得复,躁狂渐消。  相似文献   

17.
总结李少兰副主任医师针药并举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失眠亦称不寐,辨证虚实皆有,但以虚证居多。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立法,再以安神定志,协调脏腑气血平衡。李少兰副主任医师运用针刺中药相结合治疗,以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之功,临床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8.
正《素问遗编·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针灸甲乙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说明只要人体正气强健,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旺盛,阴阳平衡,则邪气不易侵犯。相反,邪之为病,乃因正气虚、无力抗邪所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等详略论述"消渴"病机,启迪后世思学运用。"消渴"病变涉及阴阳气血津液,病位在脾、肝、肾;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水等病理产物为标。机体的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可从阴阳升降、三焦、脏腑等气化角度去统观认识。《内经》为中医之圭臬,其理精义奥,医哲互通,而重述理法。《汤液醪醴论》曰"微动四极",其提要钩玄。通过对圣贤哲学及中医经典浅析,"微"者为天地自然大道之显隐,"微动"是"致中和"之具体运用,"四极"为四方之极,指有天地人之范畴,对应有阴阳内外的时空属性。"微动四极"中医之理有助调阴阳升降气化、气血津液运行、三焦脏腑和畅等作用。古今对消渴(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皆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中所蕴含的阴阳互生、五行生克以及气机升降之机制。"酸、焦苦、甘"补肝法并不违背经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素问·脏气法时论》"辛补酸泻"的补充与发展。临床上,肝的补泻用药更多地体现在对肝病理状态及其传变的分析上,不应拘泥于原文经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