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改变,老龄化以及基因易感性等原因,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已高达1.4亿人,高居世界第一位[1]。糖尿病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口服降糖药(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HA)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加用胰岛素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是以磺脲类失效为主。未加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患者血糖大多得到良好控制。本观察目的是针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情况下,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为临床合理应用胰岛素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与口服降糖药相比,胰岛素的降糖效果肯定而持久,不存在口服降糖药经常出现的药物失效问题,对肝肾没有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早期应用胰岛素已成为当今糖尿病治疗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动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是,胰岛素的使用也存在许多关乎治疗成败的细节问题,对此,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r)30]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对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246例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和诺和锐(r)30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咏  刘媛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1581-1581
作者将初发2型糖尿病73例,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强化治疗。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治疗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以往治疗糖尿病多习惯于用1种或2种口服降糖药或单用胰岛素治疗。但临床实践证实,许多2型糖尿病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有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病人。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治疗达标率,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笔者对需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进行了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6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质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体质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哪几种?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使身体有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的下降。所以,磺脲类降糖药的适用对象应该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无效,必须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岛素,只用口服降糖药即可。但这不是绝对的。许多情况下,Ⅱ型糖尿病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不少该用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把胰岛素看成毒品一样的可怕,认为一旦用就成瘾撤不下来,因此拒绝使用,这是不对的。 哪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呢?①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而又不宜用双胍类降糖药者。②口服降糖药无效者(即使用到最大剂量空腹血糖仍>11.1毫摩/升)。③开始口服降糖药有效,数年后无效者。④糖尿病晚期,已经有眼、肾(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神经、心脑血管严重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占90%以上。对该型的治疗除包括对患者的教育,饮食治疗、适当体力锻炼外,药物治疗以口服降糖药为主。口服降糖药有磺脉类和双肌类两种.磺瞩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卜细胞释放胰岛索,改善NIDDM型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加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双呱类药物主要是加强体  相似文献   

11.
<正>罗格列酮是新一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最先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1999年美国FDA审核批准上市,为胰岛素增敏剂,是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现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类药物直接从减轻胰岛素抵抗方面来干预糖尿病的病程,达到降糖与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治疗目的。林华等[1]在比较4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得出罗格列酮最优。现将近年来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就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4例。均行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O.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O.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e)、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胰岛素泵治疗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接受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2个月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HbA_1c.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3.62±0.92)d比(7.52±2.66)d](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10次比3次)(P<0.05).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血糖、HbA_1c、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口服降糖药治疗组HbA_1c降低显著.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比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1型糖尿病又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2个亚型。确认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有赖于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到针对胰岛β细胞各成分的自身抗体[1]。除了1型糖尿病,目前发现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治疗几年后失效,出现胰岛素缺乏,考虑这类患者属于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2],体内也会出现针对胰岛β细胞各成分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按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须选用胰岛素治疗。不伴有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选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经2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继之以不同降糖方法治疗,1年后远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32例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按照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分组:未用药组[胰岛素总量< 0.3 U/(kg·d),8例]仅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总量为0.3 ~0.4 U/(kg·d),1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组[胰岛素总量> 0.4 U/(kg·d),11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早、晚2次皮下注射.观察1年后三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三组2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组(580.00±21.45)U、口服降糖药组(447.00±20.48)U、未用药组( 267.50±34.54)U,P<0.05].1年后三组空腹C肽(FCP)、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较胰岛素泵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胰岛素泵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1年后三组间FCP、糖负荷后2hC肽(2hCP)、HOMA-β、HbA1c、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后续降糖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仍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中老年肥胖者,其治疗以控制饮食为基础,辅之口服降糖药。1 临床资料 我科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其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病程的逐步进展,可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的减退及胰岛素抵抗的加重,继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损害。2型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模式,包括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即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等,当口服降糖药失效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阶梯模式。临床试验证明,这种传统治疗模式并不能阻止胰岛B细胞功能的减退。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以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并且可以节省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合理的联合应用还可以显著地减轻…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病程的逐步进展,可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的减退及胰岛素抵抗的加重,继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损害。2型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模式,包括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即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等,当口服降糖药失效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阶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