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宿州市市立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159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左氧氟沙星引发的ADR例次最多(58例,36.48%),其次是环丙沙星(43例,27.04%);静脉滴注引发的ADR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60岁患者引发的ADR占62.26%,≤60岁的患者占37.74%,说明年龄越大越易引发ADR。ADR涉及的头疼、失眠等症状较多(39.62%),皮疹、皮肤过敏等症状次之,占22.64%,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发的ADR,必须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切实降低其ADR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3年收集上报的81例抗菌药物 ADR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ADR 81例,喹诺酮类引起 ADR 最多(46,91%),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起 ADR 最常见(91,3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69,14%)。结论抗菌药物 ADR 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给药频次相关。应重视抗菌药物 ADR 报告与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12月呈报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150例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通过静脉给药125例,口服给药25例.在6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临床主要为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合理的治疗后,治愈145例,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不同品种之间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存在差异,提示临床上对个体患者应恰当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我院612例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菌药物致ADR报告6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致ADR以β-内酰胺类最多,其次为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有319例(占50.47%),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有97例(占15.35%)。结论:抗菌药物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方法:对我院216例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氟喹诺酮类,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与合并用药有关的ADR占总例数的41.59%,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等;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药业》2010,19(19):63-64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7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以头孢噻肟最多,左氧氟沙星次之。临床上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2006~2008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除加替沙星、依诺沙星用药频度有显著增加,其它多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氟喹诺酮类大量使用,ADR的发生几率增大,应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限定适用范围,以减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近两年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抗菌药物类别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引发ADR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导致ADR最多。对各类抗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例数较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糖肽类、抗病毒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结论对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应加以重视,并加强用药监测,以利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陈静 《中国药业》2011,20(21):56-57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按涉及的组织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共72例,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侵害身体各个部分,尤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多见。结论应重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542例喹诺酮类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统计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并评价其在抗菌药物所致ADR中的地位.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数据库中提取1995-1999年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病例542份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全部抗感染药物所致ADR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约占50%),以下依次是消化道系统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损害,心外血管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并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严重的ADR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患者对β-内酰胺类药物或其它抗感染药物过敏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的危险性增大,不合理合并用药也可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ADR发生率.结论虽然喹诺酮类药物本身的ADR发生率并不是很高,但由于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ADR病例报道明显增加.目前,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医务人员报告的92例氟喹诺酮类ADR的报告,按患者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给药方式、ADR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1~40岁发生率最高(32.6%);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以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为主;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89例(96.7%);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氟喹诺酮类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可以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30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检索1994年1月~2009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共收集到有效的有关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文献231篇,共308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ADR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致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6.62%;用药后2~5d内出现ADR的比例较大,占33.44%;左氧氟沙星致ADR的例数最多,占1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常见,占30.43%,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0.58%,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6例)。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致ADR的监测,合理选用,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22例美洛西林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英  柯英  周璐  董莉蓉 《中国药房》2007,18(17):1348-1349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收集1999~2006年7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美洛西林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美洛西林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并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美洛西林注射液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登录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维普资讯网检索、收集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不良反应的报道以皮肤及附件、腹泻和间质性肺炎为多见。结论:临床使用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时应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氨蝶呤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1995-2020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15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雪媚  ;李文东 《中国药房》2009,(17):1348-1350
目的:探讨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和《中国药学文摘》,将收集到的1995年1月~2008年11月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15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40a年龄段,且女性多于男性;多在用药后30min内发生(占43.59%);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占94.87%),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狂犬疫苗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致癫痫发作54例的国内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致癫痫发作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01-2006-06)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94-01-2006-06)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病例。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其中5例有癫痫史。引起癫痫发作的常见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静脉给药43例,口服7例,4例不明。6例合用茶碱制剂。54例中,47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7例为部分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10min至6d。发作持续时间为20s至10min,发作次数为1~5次。54例中除1例死于脑胶质瘤、脑梗死外,其余患者均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或口服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引致癫痫发作。临床医生应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的危害以利于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1 078例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涉及药品217种,抗感染药引起的ADR为514例,占47.7%,其次为中成药和抗肿瘤药,分别为118、95例,占10.9%、8.8%;给药途径方面,以静脉注射致ADR为主,有831例,占77.1%;临床表现以全身或局部皮肤损害为最常见,有380例次,占33.8%;新的和严重的ADR共122例,占11.3%。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科学开展ADR监测工作外,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操作、合理用药,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孙宏 《中国药房》2011,(12):1099-1101
目的:了解注射用阿洛西林钠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以"阿洛西林"或"阿乐欣"为关键词,通过检索2000-2010年万方数据国内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效的有关注射用阿洛西林钠致ADR文献12篇,共26例,所有ADR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严重ADR如过敏性休克多在早期出现,且发生率占ADR发生率的26.9%。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注射用阿洛西林钠致ADR的监测,合理选用,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尽量减小严重ADR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19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上报的19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给药方式、不良反应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中(45.02% );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共涉及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以左氧氟沙星为主;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为3例(1.57%),皆为过敏性休克;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164例,85.90% ) ;不良反应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