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部真菌发病的易感因素、常见真菌致病菌及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59%、热带念珠菌19%)为主,肺部真菌的药敏结果(5-氟胞嘧啶91%、氟康唑74%)氟康唑抗菌谱广、毒性低临床首选治疗药物,肺癌真菌感染患者易感因素(放化疗、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免疫调节剂、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老年肺癌真菌感染机会也明显增多,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占首位,氟康唑是临床首选治疗药物,控制肺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普通外科深部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的病原真菌的种类,易患因素、耐药情况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6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1例非白色念珠菌病人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种类特点、耐药情况及治疗措施。结果易感因素主要为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插管、全胃肠外营养、高龄、大型手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等。31例病人分离出40例菌株,同一患者可培养出不同菌株。非白色念珠菌的主要致病真菌是热带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大部分对氟康唑耐药。31例经抗真菌治疗者中8例死亡,病死率25.81%。结论非白念感染感染多发生多存在宿主因素,菌株以热带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为主,大部分对氟康唑耐药,部分对伊曲康唑耐药。对高危病人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消除易感因素,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和加强支持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资料,共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73例纳入其中,分析真菌性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真菌性腹膜炎13例,11例为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之前患过细菌性腹膜炎且使用广谱抗生素),2例为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2例死亡,11例存活,其中10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继续腹膜透析.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其他真菌4例.所有真菌均对氟康唑敏感.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性腹膜炎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陈倩  姜浩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88-189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感染的类型、危险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的60例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患病原因是患者基础疾病出现继发性感染,其中最多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导因素是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及进行机械通气。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使用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防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法包括降低易感因素、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造成早产儿感染的菌株种类,了解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探讨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08年5月~2010年5月转入本院NICU治疗的325例早产儿中筛选出76例院内感染的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谱分析;并选取80例未感染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来筛选易感因素。结果:导致NICU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80.6%),其中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早期的临床症状有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体温异常、黄疸消退延迟等。早产儿的易感因素主要为机械通气、静脉全营养、体重、胎龄、胎膜早破。结论:早产儿感染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临床表现多样,某些缺乏典型性,故应密切关注,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对于合并感染因素较多的早产儿应进行预防性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学特点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其诊治特点及疗效.结果 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早期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待真菌培养结果回报后给予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有深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患者要尽早给予经验治疗,尽早诊断,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真菌感染的临床易感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儿童医院PICU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22例确诊为真菌肺炎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真菌肺炎好发于婴幼儿,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多见,常发病于高危因素存在的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缺乏特异性。应用氟康唑(大扶康)、伏立康唑。22例患儿15例痊愈(68.2%),5例死亡(22.7%),2例放弃治疗(9.1%)。结论念珠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死亡率高,要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COPD760例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60—92岁,住院时间12—64天,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占91.67%,酵母菌、曲霉菌少见,占8.33%。混合感染占72.22%。其易感因素主要有:抗生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侵袭性操作。氟康唑治疗有效率61.11%,病死率38.89%。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关键在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目的:总结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36例。结果: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占91.67%,酵母菌、曲霉菌少见占2.78%,混合感染占72.22%。抗生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为主要易感因素。氟康唑治疗有效率61.11%,病死率38.89%。结论: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关键在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夏志勇 《安徽医药》2005,9(5):375-375
目的探讨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诱发因素、诊断线索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反复送痰、血等3次以上均培养出白色念珠菌.25例除采用综合措施外,选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者22例,有效17例,死亡5例.3例未用抗真菌药物,死于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结论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起病隐匿,原发病及诱发因素多、病情重、病死率高(23%).反复送痰、血培养均发现白色念珠菌,结合临床,可确立诊断.治疗采用综合措施,抗真菌药以氟康唑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重症药疹患者共发生26例口腔念珠菌感染,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感染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感染7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感染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感染2例。发生口腔黏膜糜烂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对应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高于用量低于60 mg/d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治疗的新生儿1165例,男598例,女567例,入住时间>2 d,按照2001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感染判断,分别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胎龄、日龄、出生方式、出生时体质量、诊断、生命体征、抗生素应用、病况、胃肠外营养等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低、胎龄越短、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时间越长,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加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力度,针对感染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新生儿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本研究以在我院就诊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致病菌类型主要包括葡萄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念珠菌,且不同致病菌类型对于各类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各种易感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相关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57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及围生期窒息是患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及无围生期窒息史儿(P<0.01),其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是出血高发因素,过敏性肠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不容忽视。结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做好围生期保健、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明显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46例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40例,早产儿6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发生气胸的新生儿中足月剖宫产儿大于早产儿。气胸与剖宫产、肺部原发病、不正确的窒息复苏及不同人员复苏之间的差异有关。预防窒息、早产,防治肺部吸入、提高复苏人员复苏技巧及尽早使用T组合(T-Piece)复苏器,可减少气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本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72例早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40例患儿分为病例组,将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13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第1天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1 min Apgar评分≤7、发生宫内感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动脉导管未闭、发生肺出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7d、接受手术治疗、最高吸入氧体积分数≥400 ml/L以及出生2周内接受红细胞输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7d、最高吸入氧体积分数≥400 ml/L、接受手术治疗以及出生2周内接受红细胞输注均是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促成,临床应针对本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患儿的发病风险,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探讨两病并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86例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除肺结核征象外,主要表现为合并中下肺片状模糊阴影;易息因素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联用多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长期卧床,体质衰弱,住院时间过长,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液系统疾病,多脏器衰竭,机械通气等;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结论 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多为继发感染,明确诊断后,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真菌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王宜芬  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40-2742
目的探讨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降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病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病例回顾、问卷调查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检出率为29.2%,较足月儿明显增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时体质量偏低、小于胎龄儿、存在宫内感染征象、围生期机械通气、贫血、未及时添加辅食等各因素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围生期机械通气、存在宫内感染征象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存在宫内感染征象、围生期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RRTI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Seroconversion to cytomegalovirus (CMV) occurs in 1–4% of pregnant women. The majority of these women are seropositive prior to pregnancy. In 0.2–2.5% of the newborn infants, there is evidenc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most of them are born without any clinical findings. The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congenital CMV (symptomatic congenital CMV) that are found in 10–20% of infected neonates includ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UGR), microcephaly, hepatosplenomegaly, petechiae, jaundice, chorioretinitis, thrombocytopenia, anemia and/or other atypical findings. Of special problem are the different neurodevelopmental sequelae such as mental retardation, motor impairment,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r visual impairment, which may occur even in infants who are free of symptoms at birth. Most infants born with severe neonatal symptoms of congenital CMV are born to mothers with primary infection in pregnancy. However, since over 60% of the infants infected in utero with CMV are born to mothers with preconceptional immunity who have secondary infection in pregnancy, and more and more studies show severe sequelae in these infants, we have to conclude that congenital CMV may be a significant problem even in children born to mothers with pre-pregnancy immunization. This may justify the use of invasiv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possible fetal infection even in cases of secondary CMV infection. This also brings in an additional problem, when considering the need for proper immunization against CMV, as immunization is primarily aimed for women without immunit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定期评估,通过发育量表来评价早期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的100例高危儿50例(男23例,女27例)为干预组,设立同期的高危儿50例(男21例,女29例)为对照组,通过量表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高危因素:孕妇年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胎位、妊娠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组神经心理发育商和运动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对孕妇年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胎位、妊娠并发症分析发现对照组、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医院、康复室、家庭为联合的干预模式,能客观、准确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60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9%、早产儿为27.63%,且出生时胎龄、体质量越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呕吐、腹胀、胃潴留和排便不畅开始发生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出生时胎龄、体质量较小者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腹胀、胃潴留和排便不畅多见,而胎龄、体质量较大者以呕吐多见。窒息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增高。结论出生时胎龄、体质量是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窒息是危险因素。在开始肠道喂养后的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