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WLXGX-888型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行93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血浆3~4L。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患者的心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处及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记录,对重型肝炎病人的恢复起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能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因此,严格执行护理规范,重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能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1].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因此,严格执行护理规范[2],重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28例(77.8%)好转出院,5例(13.9%)自动出院,3例(8.3%)死亡;存活患者症状、体征好转,生化、凝血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手段,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身心负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人工肝及同位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燕  韩樱 《护理与康复》2007,6(4):241-242
总结10例人工肝及同位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密切观察肝昏迷的前期表现,做好人工肝及同位素治疗前后的护理,可迅速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同时减轻肝功能损害.8例好转出院,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6.
伍倩琪 《护理研究》2005,19(5):859-86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14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的护理。[结果]治愈1例,好转出院8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饮食指导和伤口护理以及手术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是血浆置换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6例人工肝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人工肝治疗后28例患者肝功能及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3例患者放弃治疗,死亡5例。结论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人工肝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PIASAUID-IQ血液净化装置对84例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患者的心理准备、术前准备、管路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记录,术后插管局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38次置换,比较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内毒素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置换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总胆红素、转氨酶、总胆汁酸、内毒素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浆白蛋白较置换前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结论血浆置换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全面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有助于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液灌流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使用日本生产Plasauto-IQ血浆分离机,选择HA230树脂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结果:15例重型肝炎病人经血液灌流合并药物治疗,除1例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死亡外,其余14例病人均好转出院。结论:药物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血液灌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53例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期间的病情观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总结了53例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过程中的病情观察要点。地震灾区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方医院接诊患者时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的伤情。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和骨盆骨折的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合并颈、腰椎骨折的现象。密切观察截肢患者残端皮肤黏膜的血液充盈、皮温、颜色及肿胀情况;对高位截肢患者注意用药剂量与患者的反应;骨折患者观察骨折固定器的使用情况,防止固定器过紧出现肢体坏死;挤压综合征患者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肢体血运和肿胀情况,防止肾功能衰竭、肺栓塞和肢体坏死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应激性高血糖、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同时注意家属中有无存在疾病的相关症状、体征,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行气道内球囊导管置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36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患者行气道内球囊导管置入术治疗前后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充足准备和心理疏导,术中密切配合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对导管特殊护理,防止粘膜坏死等并发症,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脑脊液置换治疗2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脑脊液置换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于段,防治脑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脑脊液置换护理,做好疼痛护理,密切观察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严防中毒,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防止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护理支气管断裂患5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经支气管断裂吻合修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此护理措施对预防外伤性支气管断断裂有效。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报道8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护理。术前密切观察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变化情况;术后做好饮食指导,加强口腔护理,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密切监测呼吸情况,防止呼吸道梗阻,做好出血观察,吞咽障碍及食物返流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笔认为通过术后密切观察护理,可提高UPPP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减轻患痛苦与不适。  相似文献   

16.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术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71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归纳和分析,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术并发症5例,胸、腹腔穿刺活检术并发症3例,肝癌射频治疗术并发症2例,总结出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做好病人呼吸训练;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落实监护重点,确保操作安全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颞下咽侧区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欣  石秀英  罗亦民  杨晶 《护理学报》2004,11(10):29-30
通过回顾性分析69例颞下咽侧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术前心理护理,解除心理负担.做好术前准备、备血、清洁皮肤、准备负压引流袋和气管切开包等,个别患者需做术前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观察负压引流,给予营养支持,有助于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笔总结了14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的护理经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及家属的顾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高热的处理;加强皮肤护理,减少交叉感染;及时补充液体及营养;加强对皮肤激应用的观察。对恢复期的患加强卫生宣教,坚持用药,避免诱发因素,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19.
总结报道481例瘫痕子宫孕妇经腹行羊膜腔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做好术前评估,若子宫壁有手术史时间未超过2年则不宜行羊膜腔内灌注术;注意观察有无子宫下段压痛或腹痛不适;术前告知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孕妇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嘱咐孕妇于穿刺前1h适量进食,防止在饥饿状态下操作因胎动频繁穿刺针误伤胎儿。术中严格控制输注速度,以不超2~3ml/min为宜;严密监测孕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及胎心率,尤其注意观察子宫形态及下段有无压痛,监测胎心率及宫缩情况。术后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警惕感染;严密观察有无腹痛、子宫下段压痛、阴道流血或流液等发生,观察有无子宫先莼破裂的重要体征,尤须重视孕妇腹痛的主诉;重点观察和预防胎膜早破、早产、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48例瘫痕子宫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内灌注,仅1例发生胎膜早破,其余均无早产、死胎、胎膜早破、子宫破裂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说明在超声引导下谨慎实施瘢痕子宫羊膜腔内灌注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将2020年1月19-31日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由专科医师筛查后需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密切接触或可疑暴露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C(专人-Specialist、专业化-Professional、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全面化-comprehensive、再就诊专用通道-Special aisle)模式,并对防控效果进行追踪和指导。结果共随访197例,回访成功率97.5%,随访满意度100%,居家医学观察者及照护者、家庭成员未发生疫情传播;指导居家隔离观察者因其他疾病住院治疗5例。结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构建适合当地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模式非常重要,SPSS-C模式能有效阻断疫情蔓延,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