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取刺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洸 《中医药导报》2011,17(5):69-70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血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辨证取背俞穴以刺血拔罐法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以针刺法治疗。两组疗程均30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取背俞穴以刺血拔罐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合谷刺电针动法帮助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刺法组)、治疗组(合谷刺电针动法组),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腕背伸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腕背伸主动肌MAX、IEMG值、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替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在改善喷嚏、流涕、鼻痒及鼻部体征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的治疗组和毫针刺法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组予辅舒良喷雾剂喷鼻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对照组为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华佗夹脊蟠龙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蟠龙针刺法选取华佗夹脊穴为主穴,配合百会、四神聪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安眠药阿普唑仑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华佗夹背蟠龙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明显伏于口服安眠药阿普唑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背摆臀颠臀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8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并采用反背摆臀颠臀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进行1次治疗痊愈78例(95.1%),两次治疗痊愈3例(3.65%),三次治疗痊愈1例(1.25%),治愈率为100%。结论:反背摆臀颠臀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疗效确切,可作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手段有效,能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唐胜修  罗明富 《陕西中医》2006,27(10):1276-1277
目的:观察电针胃经小肠经下合穴背俞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58例偏头痛兼Hp阳性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局部取穴组、下合背俞穴组和综合组。综合组取取以下两组选穴:局部取穴组取患侧头维、太阳、曲鬓等。下合背俞穴组取胃经小肠经之下合穴及背俞穴足三里、下巨虚、胃俞等。结果:局部取穴可使偏头痛程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取下合穴背俞穴可显著延长偏头痛再次复发时间(P<0.05),并使Hp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电针合穴和背俞穴能显著延长偏头痛再次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背花疮的显微鉴定及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背花疮的显微鉴别特征及其挥发油的成分。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背花疮的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详细描述了背花疮的药材性状、显微结构特征;明确了背花疮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为背花疮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按揉法加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均给予服用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按揉法加双侧背俞穴埋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部症状和体征积分,IgE、TNF-α、IL-4、IL-12水平及临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观察组鼻部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E、TNF-α、IL-4、IL-12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0%,低于对照组的41.19%(P<0.05)。结论:推拿按揉法加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并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运用阴阳气血配穴法,主穴阴经穴取神门、太冲、三阴交;阳经穴取百会、足三里、合谷;气穴取膻中、气海;血穴取膈俞、血海,随证选取本经的背俞穴等,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36例.结果:临床治愈22.2%,显效55.6%,有效13.9%,无效8.3%,总有效率91.7%.结论: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对60例均用牵引背伸按压法配合斜扳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25%。结论:牵引背伸按压法及斜扳法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调整突出髓核与神经根位置关系,纠正腰椎生理曲度异常,恢复腰椎的内在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背俞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针灸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的总有效率96.9%,单纯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2.5%。结论: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头背屈的矫正方法。方法:对68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洗加现代康复的手法矫正治疗。结果:治疗2个大疗程后,68例中14例患儿头背曲症状消失,随意运动恢复,占20.6%;显效41例,占60.3%;好转11例,占16.2%;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97.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头背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正武  邱玲  郑旭  张凤娟 《河南中医》2013,33(6):999-1001
目前,尚没有治疗脑卒中踝背屈障碍的特异性手段,主要治疗方法有: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踝关节背屈的被动活动法及自我牵张法,桥式运动的改良应用,神经生理学疗法,针刺疗法,调制中频,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运用矫形器治疗,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疗法,均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在门诊治疗急性腰扭伤31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1.按揉骶棘肌法:医者站在患者左侧,用右手掌大鱼际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旁骶棘肌,先健侧后患侧。 2.背法:医者与患者相背站立,两肘与患者  相似文献   

18.
郑雪梅 《陕西中医》2010,31(6):727-728
目的:观察"毫火针"局部点刺配合背腧穴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轻、中、重度痤疮患者分类、分别与单纯体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95%、91.6%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毫火针"局部点刺配合背腧穴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背晃腰法为主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理筋、点按斜扳治疗,治疗组联合大背晃腰治疗,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75,P0.05);VAS评分治疗组(3.12±0.36)分、对照组(5.63±1.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1,P0.05)。结论:大背晃腰法为主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背伸肌群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予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背伸肌群锻炼治疗,对照组53例仅进行背伸肌群锻炼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为64.1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背伸肌群锻炼是一种良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