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小儿脾胃薄弱,凡喂养不当,饥饱无度,饮食生冷或不洁,或外感风寒,过热或受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而引起腹痛、腹泻。下面介绍一种治疗小儿因受凉导致腹痛、腹泻的方法。白酒倒入碗里约30 mL,再将10~12g的小茴香籽加入碗里,放在蒸锅上蒸10min,将茴香籽用纱布包裹好放到小儿肚脐上,用掌心持续捂住小儿肚脐15~20min,每日2次。注意茴香籽温度要适宜,以免烫伤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既可以是内科疾病,也可以是外科急腹症。临床上这类腹痛以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为其发病机制。本文拟将祖国医学对小儿腹痛的辨证施护加以总结,以飨读者。1 腹部中寒的辨证施护1.1 主证 突然腹痛,面色苍白,额出冷汗,四肢发凉,呕吐腹泻,得温痛减,舌苔白滑,指纹紫滞。1.2 施护原则 温中祛寒,行气止痛。1.3 施护措施 避免受凉,用热水袋敷腹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给予热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品,可给生姜红糖煮汤服以温中散寒;冬天病室要保暖,注意足部及腹部的保暖;神阙穴隔盐灸。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患儿的胃肠道及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胃消化液分泌不足,以及患儿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如喂食生冷、腹部受凉等原因损伤患儿胃肠,使患儿肠胃功能紊乱,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性状改变并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易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严重者引起脱水危及生命。笔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较好的疗  相似文献   

4.
小儿白塞氏综合征1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白塞氏综合征1例治验湖北长阳县中医院(443500)张兴梅【关键词】白塞氏综合征,狐惑《金匮要略》我院于1993年12月诊治1例5岁白塞氏综合征患儿,现介绍如下。董某,女,5岁。其母代述:受凉后发热2天,伴咽部不适,食欲差,腹痛,大便干小便黄。出...  相似文献   

5.
徐海霞  邵红喜 《中医临床研究》2012,4(8):78+80-78,80
目的:观察理气建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药的防治机理,寻求小儿功能性腹痛的防治新药。方法:将2011年2月~2011年10月本院儿科门诊的78例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口服理气建中汤,对照组口服小儿健脾丸,观察用药前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发作次数、腹痛程度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理气建中汤、小儿健脾丸对小儿功能性腹痛均有疗效,其中理气建中汤的疗效明显优于小儿健脾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理气建中汤是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有效药物,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丽 ,女性 ,1 7岁。今晨因受凉后感腹部阵发性疼痛 ,以下腹为著 ,并泻下黄色稀便 2次 ,无脓血 ,无里急后重感。诊为肠炎 ,予生姜捣为糊状 ,敷于神阙穴 ,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 30 min后腹痛减轻 ,休息半日 ,嘱饮 2 0 0 ml温开水后愈。患者因腹部受凉 ,肠蠕动增强 ,肠管痉挛而出现腹痛腹泻。中医辨证为中虚脏寒。神阙穴为任脉经穴之一 ,主治肠鸣 ,绕脐痛等。生姜味辛性温 ,为温里药 ,长于发散外寒 ,因腹部受凉 ,可借温里作用而解除之。本法治疗效果可靠 ,又无毒副作用 ,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家庭病床、特异体质者姜泥敷神阙穴治疗腹痛腹泻@姜…  相似文献   

7.
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深谙小儿生理,认为小儿腹痛病因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产妇饮食失宜及喂养不当,从而致小儿脾胃受损而发为腹痛。辨治方面重视脉诊,慎审标本,治疗小儿腹痛重脾胃,用药多温补,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8.
腹痛是指以腹部疼痛为主的病症。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涉及范围也很广,在儿科临床上小儿腹痛多以功能性腹痛为多,器质性病变极少。小儿腹痛多急性起病,口服颠茄片、肌注阿托  相似文献   

9.
韩卫军 《新中医》2002,34(9):12-12
腹痛是小儿常见病症,原因有多种,但大多数是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而引起的功能性腹痛。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腹痛散治疗小儿腹痛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薛筠 《四川中医》2010,(5):94-95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二陈汤汤剂口服治疗45例小儿腹痛患者,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45例腹痛患儿,痊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腹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112例儿科住院腹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腹痛因素复杂,儿内科疾病98例,占87.5%;儿外科疾病14例,占12.5%。结论:探讨引起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对治疗小儿腹痛,减少其复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咽部疾病的临床分析来提高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咽部疾病138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以腹痛起病,且成为病程的主要表现,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咽部病变治愈,腹痛随之消失。结论:腹痛可能成为小儿咽部疾病的主要表现,对以腹痛首诊的小儿均应常规检查咽部,以排除咽部疾病所致腹痛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痛病因很多,非消化道感染引起的腹痛很常见,诊治也甚困难,本论文在鉴别和治疗小儿腹痛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痛的效果。方法:36例小儿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以及患儿的基本病情,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腹痛患儿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18例痊愈,16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腹痛患儿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儿童慢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症,目前现代医学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小儿腹痛有其特色和优势,古今医家多以调理脾胃、温中散寒、理气活血、消积导滞、和胃畅中、清热化瘀等法治疗。本文从腹痛阴虚肝郁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治思路、验案举隅等方面对肝胃同治法治疗小儿腹痛进行探讨,并浅析心理疏导在治疗小儿腹痛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小儿腹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里散寒中药研末外敷脐窝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96例 (治疗组 ),并与 654-2、阿托品等肌注治疗者 36例 (对照组 )对比.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及减少腹痛复发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好,且方法简便、价廉.  相似文献   

17.
小儿功能性腹痛也称再发性腹痛,是儿科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发作性腹痛,每月均有发生,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的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1].笔者采用中西药敷脐及口服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30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健胃止痛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小儿健胃止痛颗粒,对照组根据病情口服妈咪爱,腹痛发作时适当应用654-2片、庆大霉素普鲁卡因VB12颗粒对症处理.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胃动力、肠系膜淋巴结及腹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腹痛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确切,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匀气散加味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匀气散加味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疗效。方法90例小儿再发性腹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加匀气散加味直肠滴注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匀气散加味直肠滴注对小儿再发性腹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温中调气汤治疗小儿痉挛性腹痛举隅广东省深市罗湖区中医院(518001)司徒桦【关键词】小儿痉挛性腹痛温中调气汤小儿痉挛性腹痛,临床以肠为多,胃居次。笔者拟用温中调气汤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方药及治疗验案介绍如下。笔者应用温中调气汤治疗小儿痉挛性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