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成卫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83-2086
为揭示《金匮要略》诊治疾病的原本思路,在隐性知识理论指导下,采用原著明确提出的"治未病"原则,以痉病为切入点,分析有方证原文诊治疾病的思路、思考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结论认为"治未病"在原著不仅是一个疾病预防原则,还是一个最终决定方剂、药物选择的治疗原则,将痉病相关原文划分为"辨治已病"与"辨治未病"可揭示原著诊治该病的思维步骤。较之应用后世理论解释与重构经典的阐释学,借鉴采用隐性知识理论,研究结论更为接近经典原本的含义,这无论对于痉病诊治规律、《金匮要略》原著疾病诊治思维还是现代辨证论治思维步骤研究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金匮要略》原本的诊治思路和治疗体系,应用原文明确提出的"治未病"理论对百合病进行分析。结论认为《金匮要略》百合病的诊治中既有针对主症与病机的直接治疗,也有基于"治未病"的预防治疗、间接治疗或整体治疗,其诊治思路可以拆分为辨治已病和辨治未病两个步骤。明确这个问题,无论对于张仲景原本诊治体系研究,还是对发展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理解《金匮要略》原著的诊疗体系及组方思路,基于原著中形气概念,以胸痹为例分析验证原著疾病分证原则、治疗处方的步骤方法,此方法较现代运用后世理论阐释原著更能揭示其本义。在《金匮要略》中对胸痹的治疗不仅应用了形气分证原则,还包含了"一祛有形实邪,二理无形病气"的形气处方思路与步骤。此结论加深了对《金匮要略》原文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探索了《金匮要略》诊疗体系,同时为丰富和发展《金匮要略》杂病诊治体系,推动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整体治疗、未病决定诊疗方案。其立论的原则有三,即预防原则、整体治疗原则、诊疗方案选择的原则。《金匮要略》中对水气病的论治从已病与未病2方面入手,已病者当发汗与利小便,发汗用麻黄桂枝类,利小便予防己,未病时防止气水血的传变和津液损伤。同时注意补脾胃之气以助祛除水湿,用以表治里、以气治水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战略的"前移",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已是势在必行。《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既秉承了《内经》"治未病"的精髓,又将中医预防思想提升为治疗学层次上的原则与方法。《金匮要略》从"未病先防"到"欲病防发",再到"既病早治"与"已病防传",预防原则一线相贯,全篇渗透的"剂型预防""饮食预防""体质预防"等各类预防方法更是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论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剖析《金匮》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远流长,"治未病"指导思想为治疗风湿病开辟先河,《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病名、脉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与方药,《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相关的"历节"、"血痹"、"虚劳"、"胸痹"、"痰饮"病。《金匮》对产后预防患风湿病有重要论述,《金匮》论述风湿病人食禽兽鱼虫和食果实菜谷有禁忌。《金匮要略》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了“治未病”理论,将其由一个预防医学概念发展为一个临床诊疗思路,并广泛用于临床指导杂病诊治及临证组方。文章中提出“已未分治结构”这一全新的方剂结构用于阐释经方的结构,并认为该结构是经方的基本组方思路。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深入研究张仲景杂病诊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相当于全书的总论,阐明了《金匮要略》的指导思想,而首篇第一条又可谓全书的理论核心,言简易赅,内涵丰富,因此能正确理解这条原文的医理,对了解《金匮要略》的基本论点,学好首篇和其它各篇均有指导意义。首条原文文字虽短,寓意深刻,揭示了预防为主,治未病,整体论治,五行学说,脏腑学说,脾旺不受邪说,动态观,杂病治疗总则等重要理论,是很值得探讨研究的。一、预防为主、治未病“治未病”是古人防微杜渐预防思想的具体体现,防病重于治病。它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晶 《山西中医》2008,24(12):31-31
以《金匮要略》原文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从未病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未盛防盛、病盛防危、病愈防复6个方面,分析了《金匮要略》中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虽然并未撰有肿瘤专篇,但是在各篇中散在不少对肿瘤病相关脉证的描述,所载方药对肿瘤病的防治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笔者试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传、瘥后防复等方面来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对肿瘤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医学界尚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中医以“治未病”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与现代肿瘤病学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难经》、《金匮要略》承先启后而发挥之,使中医预防学理论倍受推崇而日臻完善。“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有治疗、医治;治理;调理、调养;条达、条顺;安定之义。“未病”包含…  相似文献   

13.
王昊  阎小萍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19-1620
<正>自古中医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即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此处"治未病"与《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金匮要略》治未病加以研讨,剖析相关原文,归纳治未病的原则及具体方法,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金匮要略》中的“治未病”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完善,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这些理论在肝病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名老中医吴耀南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肝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本文从此三方面介绍吴耀南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述《金匮要略》所涉及到的有关针灸方面的经典内容,并引用《黄帝内经》经典理论、再紧密结针灸临床经验,对上述的《金匮要略》经典原文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阐发,从而归纳出《金匮要略》中有关针灸内容在临床中的意义。其治未病的思想,永远是中医学工作者们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其治疗杂病原则,也是指导针灸临床的方针;其辩证准、治疗方法恰当之理,值得大家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解释“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时,列举了“肝病治脾”的治疗方法,即在肝脏发病的情况下,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进行提前干预,防止疾病向他脏传变,得出“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治疗结论,也是对“治未病”理念的深刻诠释。清·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首次将这一治法概括为“隔二隔三之治”。仲景在此段文末有云“余脏准此”,即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治疗和预防其他脏腑的疾病。笔者想以“隔二隔三之法”来解释《金匮要略·虚劳病》篇中用方的辨证角度,后举两个临床病例,来探讨此法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隔二隔三理论的剖析,探讨其与治未病的联系,旨在提供一种临床辨证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此书不仅对方剂学和临床医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临床医学的融合与推动,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部分条文,笔者认为体现了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原则,这是对《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虚劳是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次提出了虚劳病名,并详细探讨了虚劳常见之脉象、临床症状,辨治方法丰富多样。老年病以虚为本、多见阴阳气血失调、脏腑气血衰弱和多痰多瘀,呈现多种病机特点。本文从通过总结《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辨治特色,以求对老年病诊治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列举《金匮要略》所涉及到的有关针灸方面的经典内容,然后通过引用《内经》经典理论并紧密结合十四年来的临床经验,对上述的《金匮要略》经典原文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阐发,从而归纳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针灸理论在临床中的意义:其治未病的思想,永远是我们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其治疗杂病原则,也是指导我们针灸临床的方针;其辩证准、治疗方法恰当之理,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