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关节韧带的创伤是由韧带的过度拉伸所导致,主要有踝关节的旋后损伤(踝关节的外侧韧带损伤)、踝关节的旋前损伤(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踝的外旋损伤(胫腓下联合韧带).目前踝关节韧带的损伤有手术与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在运动创伤的治疗中是以非手术的方法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强调功能的康复.笔者观察了38例此类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志万 《四川中医》2006,24(7):94-94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踝关节损伤97例。结果:95例治愈,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损伤韧带之修复,克服单纯运用石膏固定或单纯运用传统中药之不足。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据资料统计,踝关节扭伤约占全身关节扭伤的80%以上,其中以内翻位损伤居多。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易发生损伤性关节炎,甚至造成长期或永久的功能障碍。近年来,笔者采用牵抖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百余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临床症状及诊断标准 踝关节扭伤时,似有裂帛样撕裂感,随之即出现疼痛,肿胀部位在外踝的前外侧及足背部,沿足外侧缘可见青紫色皮下瘀血斑,此外还常伴有关节活动障碍、行走困难。为明确诊断,患者伤后就医应按常规拍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在除外骨折的同时,还需仔细查看踝关节间隙有无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的综合治疗和康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踝关节损伤62例,其中有骨组织损伤32例,软组织损伤30例,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及药物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有2例自动转入他院治院,其余60例经复查一年后随访损伤侧踝关节活动正常,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7%。结论:踝关节解剖复杂,韧带较多,一般扭伤不会有严重关切结构改变或骨折较大移位,综合康复治疗是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在人体负重较大,易造成扭伤,此病是一种无骨折、无脱臼或无皮损伤的常见的外伤疾患。多数早期在踝关节周围因损伤造成韧带、肌腱等软组织部分拉伤或断裂,其内的大量细胞破坏、微小血管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既有负重功能,又是人体在运动时变化最复杂的合力中枢。踝部骨折也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当踝关节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符合踝关节功能解剖特点,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踝关节骨折的骨折分型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分型,目前临床中公认和最常用分型有3种:Lauge-Hansen(L-H)分型、Danis-Weber分  相似文献   

7.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是踝关节损伤主要面临的常见问题,通过分析推拿对踝关节损伤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临床运用,指出推拿可以用于踝关节损伤的治疗,并为进一步进行科学的临床总结和机理探讨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武淑珍  王红 《中医正骨》1990,2(2):32-33
踝关节损伤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不但发生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而且一般损伤较为严重,局部解剖变化复杂。若处理不当,常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1980~1983年,我们对106例经手法整复超踝关节夹板固定的新鲜双踝、三踝骨折患者进行辨证施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踝关节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踝关节功能,人们越来越热心于手术治疗。手术能清晰暴露骨折裂隙、清除血肿、骨屑及嵌入骨折处的软组织,了解关节面和韧带损伤的情况,选择可靠的内固定方式恢复踝关节原来的解剖关系,保证关节面的光滑及关节稳定,便于术后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认识踝关节骨折的分型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正确性,从分型中可以了解到踝关节的损伤的程度,确定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相互间关系,有利于临床医生决定最后…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多由外力损伤所致,轻则导致周围软组织损伤,重则导致踝关节骨折。无论是软组织损伤急性期还是该关节术后恢复期多发生周围组织肿胀。2005~2011年,我院自拟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踝关节损伤患者3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1例,男247例,女104例;年龄12~65岁,平均36.2岁;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12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223例。病程最长85天,最短3天。踝关节骨折患者或行手术内固定,或行手法复位用甲板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踝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该院骨科诊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60例纳入研究,采集患者MRI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6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优片率高达95.00%,经诊断,距骨微骨折占比26.67%,跟腱撕裂占比21.67%,创伤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术后改变占比15.00%,踝关节退行性病变占比10.00%,胫骨下端挫伤占比6.67%,腱鞘囊肿占比5.00%,踝关节滑膜损伤占比3.33%,踝关节软组织感染占比3.33%,有5例未见异常。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踝关节损伤诊断中,可良好显示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检出率及灵敏度较高,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也是全身最常见的关节扭伤。扭伤后可引起踝关节的内外侧韧带及下胫腓韧带损伤。轻者为侧副韧带部分撕裂,重者为韧带断裂伤,甚至可出现撕脱性骨折、软骨面损伤等。踝关节扭伤可分为内翻型和外翻型,临床以内翻型多见。多因为足外缘着地、足部突然内收而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关节周围皮肤青紫且肿胀,伤足不敢用力着地,跛行步态,活动时疼痛加剧等。如果失治或者误治,易造成习惯性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  相似文献   

13.
弹性绷带固定治疗踝关节扭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功 《中医正骨》2003,15(1):46-47
自 1999年以来 ,作者采用弹性绷带固定治疗踝关节扭伤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及分度标准 有明确踝部扭伤史 ,伤后踝关节即时肿胀、疼痛甚或瘀斑、功能障碍 ,局部压痛 ,跛行或不能步行 ,X线照片无骨折征即可诊断 ;按受伤后临床表现 ,结合X线片分轻、中、重度扭伤。轻度 :扭伤后踝关节部轻度肿胀、疼痛 ,局部压痛 ,行走道路不平或姿势不当时损伤部疼痛。中度 :扭伤后踝关节即时明显肿胀、疼痛 ,局部压痛、明显皮下积瘀 ,跛行步态 ,伤足不敢用力着地。重度 :伤后整个踝关节肿胀、积瘀 ,功能障碍 ,不能步…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损伤临床非常多见。笔者多年来用中药配方泡洗治疗踝关节损伤,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综合疗法治疗踝关节软组织运动损伤68例包明虎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所537000广西玉林市东校路117号踝关节软组织运动损伤是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一种常见的损伤。据统计,在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其中又以踝外侧损伤为多见[1,2],1992年...  相似文献   

16.
中药熏洗在踝关节损伤后期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实属常见创伤,在损伤后期常因种种原因引起关节肿胀、僵硬、粘连,或骨折愈合迟缓等。笔者在治疗踝关节损伤后期诸症时,运用中药熏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5岁;病程2周~5个月。其中韧带损伤18例,内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探讨运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下段近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 0例胫骨下段近踝关节骨折病人随机分为 3组。治疗组 4 0例采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 ,对照组14 0例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超踝关节固定治疗 ,对照组2 4 0例采用手术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 2年 ,治疗组优 31例 ,良 9例 ;对照组1优 17例 ,良 19例 ,差 4例 ;对照组2 优 16例 ,良 17例 ,差 7例。结论 :采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下段近踝关节骨折 ,损伤少 ,固定牢靠、轻便 ,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单 ,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踝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损伤。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有重大的意义。我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1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及各类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扭伤时有发生。尤其是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最常见。笔者从事体育运动医学临床工作多年,针对踝关节损伤的各类病例,具有一定的治疗经验。现把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绷带的用法及伤后的康复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它是人体与地面接触的枢纽,既有负重功能,又是人体在运动时变化最复杂的合力中枢,人体能够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与踝关节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关节损伤之一。其发生率在下肢损伤中居第二位。踝关节骨折后单纯外固定因为骨折涉及关节面而导致固定困难,外固定时间长对关节功能恢复不利,并且术后的康复锻炼将直接关系到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