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急进高原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急进到海拔4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进行血氧代谢酶检测并同时给予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分度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与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分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环腺苷酸(cyclas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分度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采用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计分与各血氧代谢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未发现有明确直线相关关系。结论:我们认为急进同一特高海拔地区时,CAT和c--AMP这两项血氧代谢酶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分度之间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胡椒碱抗心肌抗缺血、增强耐缺氧能力及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模型,观察胡椒碱对心肌线粒体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ATP酶和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结果过氧化氢损伤后,大鼠心肌线粒体中MDA水平升高,GSH含量降低,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降低,AST活性升高,而胡椒碱可以抑制MDA生成、增加AST活性,提高GSH含量并增强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结论胡椒碱可能是通过升高心肌线粒体GSH,降低MDA及增加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来实现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酪氨酸和依那普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酪氨酸组,依那普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天、第15天及停药第10天、第20天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高原力竭运动使GSH-Px、MDA增加(P<0.05),SOD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给予酪氨酸、依那普利10d即可使SOD、GSH-Px活性增强,MDA降低;依那普利停药10d药效消失,酪氨酸停药20d药效消失。结论:酪氨酸、依那普利对高原低氧所致的自由基代谢失衡均有调节作用,可提高高原作业效率,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且酪氨酸效果更适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线粒体分裂引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作用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美多巴组和Mdivi-1组,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大鼠单侧纹状体的方法建立PD动物模型,利用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引起的大鼠旋转实验和转棒实验来观察行为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z,TH)在中脑黑质中阳性细胞比例以及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大鼠在APO诱发第3周和6周后旋转圈数均显著增加,同时转棒上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大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和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目显著减少;组织内SOD、GSH Px、CAT的活性显著降低,而NOS 活性显著升高,MDA和NO含量升高,而GSH含量则降低。美多巴及Mdivi-1处理3周和6周后均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相关行为学症状,并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和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目,同时增加组织内SOD,GSH-Px,CAT,GSH含量,降低NOS 活性,减少MDA和NO含量。结论 Mdivi-1对6-OHDA诱导PD大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枳椇子提取物对低压缺氧环境下小鼠游泳疲劳后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提高模拟高原环境下小鼠运动能力的药效学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诺迪康胶囊阳性药对照组及枳椇子提取物1高、中、低(200、100、50 mg.kg-1.d-1)和枳椇子提取物2高、中、低(32、16、8 mg.kg-1.d-1)各3个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进行低压缺氧条件下游泳实验,之后将小鼠摘眼球取血,处死后取肝脏,用试剂盒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尿素氮浓度,肝脏丙二醛浓度、过氧化氢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枳椇子提取物能够降低低压缺氧环境下游泳后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肝脏丙二醛浓度,降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升高肝脏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低压缺氧环境下枳椇子提取物增强小鼠运动能力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小鼠对抗脂质过氧化、加速代谢产物代谢和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急进不同高海拔地区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急进不同高海拔地区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的变化水平,探讨分析血氧代谢酶在急进高原时的应激性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对急进海拔2 260m和4 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分急进后的3天以内、(4~14)天和15天以上三个时间段检测血氧代谢物质及酶.结果:①急进高原后,同一海拔水平不同时间段各血氧代谢酶变化规律如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配醛(MDA)的变化不大,比较稳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有着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歧酶(SOD)有一定的变化,但相对稳定;腺苷酸(AMP)有着先降后升的特殊变化;②急进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代谢酶之间的变化:GSH差别非常有显著性,AMP差别有显著性,而GSH-PX、CAT、MDA、SOD差别均无显著性;③急进海拔4 600m组和平原地区对比: GSH和GSH-PX差别有显著性,SOD差别有非常显著性,MDA无差别.海拔4 600mGSH和GSH-PX高于平原地区,而SOD则低于平原.结论:GSH、GSH-PX、CAT和c-AMP这四项血氧代谢酶在急进高原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可反应急性缺氧状态.SOD和MDA可能做为慢性长期高原低氧环境暴露下氧代谢失衡的指标可能较为合适,在评估急性缺氧时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7.
高原适应初期对人体部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环境初期,缺氧等因素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75名青年急进高原36小时及适应60天后,分别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中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黄嘌呤氧化酶(XOD)、钠钾-ATP酶(Na^ K^ -ATP);结果:进入高原60天后比例进入时血液中LD和LDH升高明显(P<0.01),SDH、XOD、Na^ K^ -ATP酶的活性比刚进入时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进入高原后,人体在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过程中,机体的能量代谢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向无氧酵解方式转移,造成有机氧氧化减弱、部分酶活性下降,这将给机体的适应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主要指谷胱甘肽(GSH GSS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其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GSH-Px、GST的主要作用是以GSH为底物,清除机体内的过氧化氢(H_2O_2)和有机氢过氧化物(LOOH),两者之间存在有互补作用。曾有报道体外实验证明GSH-Px在防止自由基(FR~*)损伤中的作用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大,尤其过氧化氢酶局限于脂质过氧化小体内。谷胱甘肽主要以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广泛存在于机体内,一般组织中主要以GSH形式存在。GSH不仅可作为GSH-Px、GST的底物还原H_2O_2和LOOH,而且还能直接清除某些FR~*,同时也是组成膜保护因子和细胞浆保护因子的必需成份,以防止PR~*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是急性高原病的一部分,是人体从低海拔区进入高原后短期内不能适应高原环境而出现的急性心、肺损害综合征。本文通过生化学研究检测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和心衰标志物的办法,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发病初期的心肌细胞损害、细胞舒缩功能损害以及心电损害,同时测定急性缺氧期患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血管舒缩因子失衡角度探讨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康胶囊抗疲劳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抗疲劳相关检测指标的测试,研究三康胶囊对小鼠抗疲劳效果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小白鼠,检测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以及游泳试验后小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血尿素氮(BUN)浓度、血红蛋白(Hb)质量浓度与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C)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结果 运动后三康胶囊组小鼠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游泳后血液中Hb质量浓度和肾组织SOD、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LDH活性、BUN浓度和组织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康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疲劳、耐缺氧效果,对小鼠运动性肾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γ射线辐照人全血对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0份人全血,以剂量为1Gy的γ射线进行辐照,吸收剂量率为17Gy/min,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2h取样检测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及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离体全血在剂量为1Gy γ射线照射后1h,可见血清中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及T—AOC、SOD、GR、GSH—Px、CAT活性升高,且均与照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经γ射线照射2h后,除SOD活性与照射后1h差异无显著性外,MDA含量进一步降低,GSH含量及T—AOC、GR、GSH—Px及CAT活性进一步升高,与照射后1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剂量γ射线辐照能明显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即可诱导抗氧化系统的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2.
自由基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生物体内的氧化代谢会产生少量的自由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能及时清除以维持自由基的代谢平衡.但是在一些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可诱导体内大量自由基的堆积,细胞中抗氧化保护机制不足时,使活性氧产生堆积并对细胞产生毒性,从而产生氧化和抗氧化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氧化应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生物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它可以消除机体内的过氧化氢及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本文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氧浓度增加对538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富氧运动对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海拔 5 380m高原的 1 0名健康青年富氧 2 7.3%前后分别进行踏阶运动 ,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丙二醛 (MDA )含量。结果富氧运动较未富氧运动SOD、GSH Px增加 (P <0 .0 5 ,P <0 .0 1 ) ,MDA降低显著 (P <0 .0 1 )。结论富氧对高原运动自由基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于增强有氧氧化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海拔3300m地区310例高原健康居民进行了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前后体内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的研究。结果发现,服药后高原居民体内的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缺氧不同时间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探讨模拟高原缺氧对本影响的细胞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改变在机体对缺氧习服--适应中的意义,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察急性连续缺氧(模拟5000m高原,3、12、36和72小时以及慢性间断缺氧14、28和42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测定了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琥珀酸脱氢酸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生和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结果:各时间点的线粒体呼吸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温肾生精饮(主要由鹿茸、人参、锁阳、大云、黄芪、淫羊藿和当归等15味药材组成)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连续5 d腹腔注射80 mg/( kg? d)的环磷酰胺,然后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分别灌胃克罗米芬或温肾生精饮30 d。检测各组小鼠附睾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观察睾丸生精上皮的发育;检测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生精小管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的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西药组比较,温肾生精饮显著提高了生精障碍小鼠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促进了生精小管上皮的发育,显著提高了生精障碍小鼠睾丸内GSH-Px和CAT的活性,降低了睾丸组织中MDA水平,且上调了生精细胞中生存素的表达水平,降低了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结论温肾生精饮能显著修复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生精功能损伤,其修复机制可能与提高睾丸组织中的抗氧化水平、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曲格列酮诱发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含有0.1%DMSO的RPMI 1640培养基)、50μmol/L曲格列酮组、白藜芦醇3种浓度(3.75,7.5,15μmol/L)与50μmol/L曲格列酮的共处理组。 MTT法检测曲格列酮、白藜芦醇以及白藜芦醇与50μmol/L曲格列酮共同作用对HepaRG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上各组作用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含量,脂质过氧化( lipid peroxidation )和细胞凋亡程度,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结果曲格列酮能明显导致HepaRG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现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处理组ROS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以及细胞凋亡和坏死率均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大幅降低(P<0.05),CAT、GSH-px、SOD的活性均降低(P<0.05)。加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共同作用后, ROS和MDA生成量有所下降(P<0.05),细胞凋亡和坏死率也相应下降(P<0.05),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以上3种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P<0.05),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曲格列酮能引起HepaRG细胞产生明显的氧化应激作用,白藜芦醇能够显著改善由曲格列酮对 HepaRG细胞所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观察慢性缺氧及缺氧复合运动大鼠心肌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代谢酶活性变化及其特点,探讨缺氧复合运动与高原习服适应机制的关系。作者选取24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平原运动组和缺氧复合运动组。缺氧复合运动组大鼠持续暴露于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内5周,每天将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调至4000m进行游泳运动1小时(6天/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急性重度低压缺氧对心肌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学的影响,对39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急性低压缺氧实验。结果发现,急性缺氧后心肌组织中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少,SeGSHpx/MDA比值下降。结果提示,急性低压缺氧后,心肌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无明显增强,仅有心肌的潜在抗氧化能力降低。另外,急性低压缺氧后,心肌酶活力显著增高,说明急性低压缺氧对心肌有一定损伤作用。鉴于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无明显增强,提示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无明显相关。心肌酶活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急性缺氧对心肌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0mg/kg)造成大鼠实验性心、肾病模型,研究注射阿霉素前、后叶黄素灌胃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组织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心、肾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叶黄素(20mg·kg^-1·d^-1)可降低心、肾损伤大鼠血清AST、ALT、LDH、CK、BUN及Cr水平,改善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肾病理组织学变化,并降低心、肾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组织GSH—Px及SOD活性。结论叶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对大鼠阿霉素心、肾损伤产生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