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晓芳  莫必琪  叶颖雅  程翼宇  瞿海斌 《中草药》2007,38(12):1817-1819
目的探索研究复方丹参提取物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在多元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标准下,运用批次混合均一化法,实现复方丹参提取物质量稳定均一化。结果多批次复方丹参提取物混合后质量明显改善,与标准提取物之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指标性成分量相对偏差小于0.03。结论批次混合均一化可保证复方提取物质量,为中药生产过程实现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遗传算法用于秦皮提取液多目标混批勾兑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指纹图谱相似度和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均方根误差为共同优化目标,对10批不同来源、批次的秦皮提取液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求得勾兑系数,对各批次提取液进行混批勾兑,以相似度和均方根误差评价确定勾兑后提取液的质量。结果:各批次秦皮提取液混批勾兑后,其质量明显改善, 与对照样品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显著提高, 变异程度降低,指标性成分相对偏差小于10%。结论:遗传算法可用于秦皮提取液多目标的混批勾兑,为中药提取液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遗传算法在秦皮提取液混批勾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算法用于秦皮提取液多目标混批勾兑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指纹图谱相似度和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均方根误差为共同优化目标,对10批不同来源、批次的秦皮提取液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求得勾兑系数,对各批次提取液进行混批勾兑,以相似度和均方根误差评价确定勾兑后提取液的质量.结果:各批次秦皮提取液混批勾兑后,其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样品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显著提高,变异程度降低,指标性成分相对偏差小于10%.结论:遗传算法可用于秦皮提取液多目标的混批勾兑,为中药提取液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通过制备21批物质基准,分别建立2套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及其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明确其指纹图谱的峰归属,相似度范围,浸出物范围,指标性成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以及转移率范围.结果 表明,不同批次物质基准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转移率如下:当归中指标性成分阿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乘方相似度和定量乘方相似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方法:用乘方相似度和定量乘方相似度评价银杏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以夹角余弦SF、相关系数r和描述定量特征的指标即宏观含量相似度R%、平均质量百分数M%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乘方相似度能够反映不同批次提取物的相似性变化,并具有定量描述功能:定量乘方相似度和加权定量乘方相似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提取物不同成分含量的宏观变化。结论:乘方相似度和定量乘方相似度能够定性定量评价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程度,是一种新的相似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刺玫果提取物指纹图谱构建及4种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批次刺玫果提取物的HPLC 指纹图谱,同时对4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甲醇(C)-四氢呋喃(D)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30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8批刺玫果提取物的HPLC 指纹图谱共标定出10 个共有峰,鉴定出其中4个;各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相似度良好。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刺玫果提取物的内在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穿心莲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以更有效地控制穿心莲提取物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穿心莲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以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国家药典季员会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的操作规范软件(版本2004A)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良好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通过相似度软件的评价,10批次的穿心莲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可用于穿心莲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2批不同基源的甘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3种指标性成分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立了多基源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色谱峰;不同基源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3种成分的含量高低不一。结论:建立了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和3种指标性成分定量分析法,较全面地反映该药材的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闫磊  林龙飞  张慧  党晓芳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498-3501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市售小柴胡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小柴胡颗粒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首次对其中7种主要指标性成分进行了指认,为小柴胡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白蔹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建立白蔹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在检测波长290 nm,流速1.0 m 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不同批次白蔹炮制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用HPLC法测定白蔹生品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以不同批次的白蔹炮制前后获得的8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建立白蔹药材的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白蔹炮制品中的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品,原儿茶醛、白藜芦醇的含量略低于生品。结论白蔹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控制白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逐步代入勾兑法考察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逐步代入勾兑法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性.方法:选取黄芩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采用逐步代入法勾兑,对比勾兑前后各批饮片中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结果:勾兑饮片中各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RSD <5%,勾兑饮片与目标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86.结论:不同批次饮片通过逐步代入法勾兑可使指标成分含量的RSD降低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趋于一致,显著提高药材的质量均一性.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不使用复杂数学软件,可作为中药饮片勾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测试了13种中药配方颗粒丁酮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13种中药配方颗粒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HPLC测定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同时建立其指纹图谱,探索原药材与药材粉末勾兑后阿魏酸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差异,寻找使药材质量达到均一的途径。方法:阿魏酸含量以《中国药典》标准的130%为含量的勾兑目标,测定9批不同批次当归及勾兑后10批药材的含量;以9批不同批次的当归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作为勾兑后药材的参照指纹图谱,建立它们的指纹图谱。结果:勾兑后,含量结果与目标值接近,偏差在±10%以内,勾兑后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0以上。结论:不同批次药材通过逐步代入法勾兑可使指标成分含量接近目标值且指纹图谱相似度趋于一致,显著提高药材的质量均一性。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不使用复杂数学软件,可作为中药材勾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TLC鉴别对照药材的确定、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及限度制订等方面,指出了中国药典起草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性,并就毒性药材中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的研究、成分与药效的研究、加快指纹谱基础研究的进度等基础研究工作方面,以及如何更深入地完善中药质量标准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TLC鉴别对照药材的确定、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及限度制订等方面,指出了中国药典起草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性,并就毒性药材中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的研究、成分与药效的研究、加快指纹谱基础研究的进度等基础研究工作方面,以及如何更深入地完善中药质量标准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规范化种植盐生肉苁蓉药材的质量研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方法 选择 RP-HPLC 建立盐生肉苁蓉补肾助阳功能特征成分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栽培品与野生品、不同生长期、不同药用部位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了相似度。 结果 种植基地药材的指纹图谱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其化学组成相似,相对比例也基本稳定。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药材的指纹图谱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特征峰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利用 RP-HPLC 指纹图谱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盐生肉苁蓉补肾助阳功能整体特征成分的内在质量,方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进国  朱文荣  任健  唐波  高彦慧  娄红祥 《中成药》2003,25(12):949-953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测试了12种中药配方颗粒丁酮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12种中药配方颗粒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找出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促进高效中药新药的研发。方法:采用分析论述的形式。结果:从另一角度提出了有效部位的概念;分析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特点和优势、影响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关键因素;对中药有效部位进行了深入思考,如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的区别、非有效部位的有效成分、微量成分的有效性、有效部位含量必须达50%以上的意义、指纹图谱与中药有效部位的关系等;对提高中药疗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提倡用药效导向筛选高效中药有效部位。结论:在现阶段应坚持中药研究思路,深入开展比较药理学研究,认真分析和妥善处理研究中存在问题,加强高效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