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肠代食管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小肠代食管手术设计的要求,解剖并测量了50例成年尸体的小肠血管、胸廓内血管和甲状腺上动脉。 1.小肠动脉小肠动脉的支数平均为5.4支。小肠动脉的管径为1.5~10.0毫米,3毫米以上的占半数以上。第1~6小肠动脉的平均长度为25~45毫米,30毫米以上的占半数以上。其中以第3小肠动脉最长(45毫米),管径也较大(4.0毫米),是较为理想的吻接动脉。小肠动脉有22%出现短干。短干的分支中,都有1~2支较长且粗,手术中可当作一个小肠动脉加以利用。小肠动脉弓的级数平均2.7级。第1、2级动脉弓的管径都较粗大;第3级弓以下的管径在0.9毫米以下的较多。故手术中展直小肠时,以保留第二级弓为宜。 2.小肠的长度空回肠的总长度为531厘米(328~765)。小肠动脉所分布的肠管长度,由第1小肠动脉至第8小肠动脉是逐渐增加的(37~253厘米)。在空肠上段,保留有代偿能力的、管径在1.0毫米以上的动脉弓,剪断肠系膜,展直肠袢,每展直1厘米,所对应的肠管为2.6厘米。 3.小肠静脉平均支数为2.9支(1~5),比动脉少。一个小肠静脉往往与两个以上的动脉相对应,它的第1级属支基本上与动脉伴行。 4.甲状腺上动脉在动脉分支前测量了管径,左侧为3.1毫米,右侧为2.8毫米。甲状腺上动脉是受区较为理想的一个吻接动脉。 5.胸廓内血管胸廓内动脉在第二、三肋间的管径平均为2.6~2.8毫米。静脉的管径平均为2.4~3.1毫米。胸廓内动脉的管径与小肠动脉很接近,但静脉的管径显得细小。因此,胸廓内动脉是小肠代食管手术中的理想备用吻接动脉。但受区的静脉则以选用管径较粗的颈外静脉或颈前静脉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需吻接血管的空肠代食管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7具标本上,比较观察了上段小肠动脉、小肠动脉弓、左半结肠的动脉和边缘动脉的管径;在另94具标本上观察了上段小肠动脉弓的延续性。结果表明:可供移植空肠的动脉弓是完整的,空肠的血供与结肠相比无明显差异。为此,我们认为不需吻接血管的空肠代食管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胃网膜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胃网膜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本文在30具成年尸体上对胃网膜动脉、网膜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了观测。测量结果:胃网膜动脉弓长度为29.3cm;而胃网膜右动脉的起始部至主动脉根部为28.9cm;胃网膜左动脉起始部至主动脉根部为29.2cm。测量数据表明,应用胃网膜动脉移位术足以吻接任何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4.
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关的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冠状动脉旁路术,在40具成年尸体上对胸廓内动脉及冠状动脉进行观测。在第四肋间隙,胸廓内动脉外径平均2.3mm,与冠状动脉对角支(2.3mm)、边缘支(2.1mm)、左室后支(2.0mm)、后降支(2.(?)mm)等较为接近。胸廓内动脉自起点至第五肋上缘平均长度为18.6cm,用作游离移植足以桥接升主动脉与任何冠状动脉。用起点原位的胸廓内动脉其有效长度适用于心前、侧壁的冠状动脉搭桥,但不适于与膈面一些血管如右冠状动脉远侧部或后降支搭桥。阐述和讨论了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的各种术式及其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空回肠的长度与肠动脉的支数、直径及长度等作了调查,特别注意了空回肠与肠动脉弓级数的关系。每1/4段肠系膜内动脉弓的级数,从空肠始端至回肠末端的排列,在41例中,出现17种类型。其中以2—3—3—2、2—3—3—3及2—2—3—2型较常见,2—3—3—2型为主型,这与一般教科书所载极不一致。空回肠交界处的肠动脉序数以第6、7者为多,可以此作为手术中区分空回肠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 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 结果 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 mm,平均外径为0.64 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mm,平均为11.1 mm。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弓上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弓上动脉(由胫侧至腓侧)。 结论 第2趾趾端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弓上动脉解剖恒定,可以采用弓上动脉为蒂的微型轴型皮瓣改善第2足趾再造后外形。  相似文献   

7.
小腿外侧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52侧成人下肢,提出一种新的皮瓣区——小腿外侧皮瓣。供区的血管蒂为腓动脉(管径3.7mm),在小腿后肌间隔发出4—8支皮动脉,灌注面积约32×15cm。供区的静脉有深、浅两组:即两条腓静脉(管径4.0 mm),一条小隐静脉(管径3.3mm)。皮瓣内含有腓肠外侧皮神经。该供区可作游离皮瓣或作带蒂的倒转皮瓣。临床应用,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肾移植术取材过程中,发现2例单侧肾脏三枝肾动脉,二枝肾静脉。此类肾血管变异对肾切除或肾移植手术选择供肾有一定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例1,为左肾,三枝肾动脉均来自腹主动脉,开口相距0.4cm 和2.5cm,动脉外径分别为2.0mm,3.0mm 和3.0mm。二枝肾静脉均汇入下腔静脉,开口相距1.2cm,静脉外径为9.0mm 和10.0mm。三枝动脉及二枝静脉在距肾门1.5cm 处,均分为多枝相互交错进入肾门,肾移植血管成形难度较大,将肾脏废弃。  相似文献   

9.
伤肢小隐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利用伤肢小隐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5具标本50侧肢体的腘动脉和小隐静脉进行解剖研究并分别测量其管径。结果:腘动脉与小隐静脉解剖关系恒定,腘动脉管径起始段为(6.6±0.9)mm,中段为(5.9±1.0)mm,分叉前为(4.9±0.9)mm,小隐静脉管径汇入处为(3.1±0.1)mm,外踝平面和中段管径均为(2.9±0.1)mm,在小腿的上段小隐静脉与大隐静脉和深静脉间交通支出现率低。结论:腘动脉与小隐静脉解剖关系恒定,管径较相近,在伤肢小腿的上段切取一段小隐静脉对静脉回流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21例22侧肢体,效果可靠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  结果   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内侧楔骨内侧有一较恒定的吻合,并把这一吻合支暂命名为足内缘动脉弓。形成足内缘动脉弓占82.8%(29侧),吻合处外径为(0.65±0.21)mm,长度为(2.63±0.71)mm;未发现吻合动脉弓占17.2%(6侧)。  结论 以足内缘动脉弓为蒂的足内侧岛状皮瓣可以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一具女性成人尸体上发现一例右胸廓内动脉发出二支甲状腺最下动脉(见附图)。此种变异在甲状腺手术及气管切开术中值得注意,现报道如下。右甲状颈干在前斜角肌内侧缘发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向上内发出一支甲状腺下动脉。向下发出一枝胸廓内动脉,其动脉起始部外径为2.8mm,胸廓内动脉在胸锁关节后方向上发出一甲状腺最下动脉短干,短干又分为左右两支,分别到达甲状腺右下叶,峡部和左下叶。  相似文献   

12.
喉部动脉影像解剖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和资料。方法取36例喉部结构完整的尸体标本,8例尸体标本做动脉铸型,12例尸体标本用MR扫描仪进行水平面和矢状面的扫描,8例尸体标本进行1mm/片冰冻磨铣,8例尸体标本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并对5种不同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关于喉部动脉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左、右甲状腺上动脉的长度分别为(42.30±0.20)mm和(40.50±0.20)mm,起点处的管径分别为(1.80±0.30)mm和(1.65±0.30)mm;左、右甲状腺下动脉的长度分别为(23.60±0.27)mm和(22.40±0.24)mm,起始点的管径为分别为(1.40±0.25)mm和(1.35±0.30)mm。喉上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50±0.20)mm,入喉处管径为(1.32±0.15)mm,长度为(18.60±2.45)mm;其入喉处在甲状软骨的前下方,距甲状软骨上角尖的距离,左侧为(6.80~25.50)mm,平均(14.60±2.45)mm;右侧为(7.60~28.60)mm,平均(15.58±2.58)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喉下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70±0.30)mm,长度为(15.50±1.80)mm。结论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为耳鼻喉头颈科特别是喉部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影像解剖学依据及血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贵要静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上行贵要静脉穿刺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供贵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33例共66侧。逐层解剖上肢,暴露贵要静脉。用游标卡尺来测量贵要静脉的长度和外径。并观察贵要静脉的起始情况,贵要静脉与相关神经及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贵要静脉长度,男性约335.01 mm,女性约331.50 mm;贵要静脉在前臂中部管径,男性约1.90 mm,女性约1.85 mm;贵要静脉接肘正中静脉处管径,男性约2.35 mm,女性约2.26 mm;贵要静脉末端管径,男性约2.90 mm,女性约2.60 mm。贵要静脉多数起于手背尺侧缘,少数起于第1手背静脉汇合处,后沿前臂尺侧上行,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静脉后,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部,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贵要静脉深面是肱二头肌腱膜,此腱膜将贵要静脉与肱动脉、正中神经隔开,贵要静脉可跨过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亦可跨过贵要静脉。结论在肘部抽血时,如遇肘正中静脉缺如,以穿刺贵要静脉为宜;穿刺置管时如遇头静脉插管困难,以选择贵要静脉为宜。  相似文献   

14.
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博 《解剖学研究》2010,32(2):107-109
目的为临床上行贵要静脉穿刺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供贵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33例共66侧。逐层解剖上肢,暴露贵要静脉。用游标卡尺来测量贵要静脉的长度和外径。并观察贵要静脉的起始情况,贵要静脉与相关神经及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贵要静脉长度,男性约335.01mm,女性约331.50mm;贵要静脉在前臂中部管径,男性约1.90mm,女性约1.85mm;贵要静脉接肘正中静脉处管径,男性约2.35mm,女性约2.26mm;贵要静脉末端管径,男性约2.90mm,女性约2.60mm。贵要静脉多数起于手背尺侧缘,少数起于第1手背静脉汇合处,后沿前臂尺侧上行,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静脉后,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部,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贵要静脉深面是肱二头肌腱膜,此腱膜将贵要静脉与肱动脉、正中神经隔开,贵要静脉可跨过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亦可跨过贵要静脉。结论在肘部抽血时,如遇肘正中静脉缺如,以穿刺贵要静脉为宜;穿刺置管时如遇头静脉插管困难,以选择贵要静脉为宜。  相似文献   

15.
1 男尸,约50岁,身高175cm,发育正常.解剖操作时,发现副肝左动脉及肝总动脉变异.2 本例的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下方5.5m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其管径为8.9mm,长度17mm,随即分为胃左动脉、脾动脉及副肝左动脉三支血管.胃左动脉行向左上方至胃小弯;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左行至脾门;副肝左动脉起始处管径2.8mm,长度34mm,直接上行至肝门入肝左叶.在腹腔干下方11mm处,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短干,起始处管径10.1mm,长度14mm,即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肝总动脉两支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管径8.0mm,分支布于小肠及部分结肠;肝总动脉起始处管径6.6mm,长度26.5mm,至十二指肠上部上方又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下行至幽门下缘分支布于胃大弯、胰和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起始处管径5.1mm,长度26.2 mm,上行4mm处发出胃右动脉至胃大弯,肝固有动脉本干向右上方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至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入肝.肝右支在人肝门前又发出胆囊动脉,穿经胆囊三角至胆囊.在肝门处观察,副肝左动脉位于肝左、右支的左侧.检查其它腹腔脏器或血管未见异常.3 肝动脉起源的变异并非罕见.据《中国人体质调查》(1986年版)报道,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它占3.53%,副肝左动脉出现率为11.77%.本例肝的动脉血供有两  相似文献   

16.
国人食管的自身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成人尸体的食管长度、管径等作了测量,并对其自身比例及相关作了探讨。食管全长平均为25.46±1.69cm,颈段长度平均为5.85±0.91cm,约为全长的2/10。胸段长度平均为17.56±1.38cm,约为全长的7/10。腹段长度平均为2.05±0.16cm,约为全长的1/10。食管的第一狭窄部管径平均为1.54±0.30cm,第二狭窄部管径平均为1.62±0.16cm,第三狭窄部管径平均为1.72±0.23cm。食管最宽部管径平均为2.36±0.41cm。  相似文献   

17.
对胸廓内血管的形态特点,不少形态工作者曾进行了研究。对胸廓内静脉,也有人进行了研究和记载。但这些观察和研究侧重于该血管至某一器官的血供。近年来临床外科、显微外科的发展,对该血管的形态提出新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对胸廓内动脉的起始和终未、长度、管径、距胸骨侧缘的距离、与胸横肌的关系、该动脉至剑突的分支以及胸廓内静脉的类型、管径等进行了观察、测量和记载,以供临床需要。本文材料为学生局解实习  相似文献   

18.
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扩大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3侧成尸下肢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及吻合弓的位置,外径,长度。 结果 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有3个较恒定的吻合。跗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粗隆后缘发出1条动脉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命名为足外缘第1动脉弓,起点外径(0.7±0.1) mm,占54.5%(18侧);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与足底外侧动脉在外踝前缘下方和外踝后缘下方有2个吻合支,命名为足外缘第2动脉弓和足外缘第3动脉弓,起点外径分别为(0.9±0.1)mm和 (1.0±0.2)mm,分别占 88.0%(29侧)和78.8%(26侧)。 结论 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的足背外侧岛状皮瓣可修复足底外侧,跟外侧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9.
下肢主要静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5侧成人(男性21侧,女性14侧)下肢新鲜标本经乳胶灌注后,对浅、深静脉的长度、外径、穿通支及瓣膜进行解剖观察。大隐静脉长度为70.57±0.94cm(变动范围52~80cm)。共属支以3~5文为多数.穿通支可分为三类:直穿支、穿肌支和混合支。瓣膜数为6~9个(8.21±0.56)。管径在内踝尖处均值为2.31±0.25mm。小隐静脉以单支注入腘静脉占42.86+9.35%。长度平均为41.17±1.81cm。管径在A线处为2.22±0.17mm;在D线处为2.37±0.39mm。瓣膜数为2~10个(6.75±0.44)。大、小隐静脉瓣膜位于不同部位山现率亦不同。结果提示为临床手术剥脱法治疗静脉曲张、血管外科修补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壁浅动脉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方法 在1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并测量腹壁浅动、静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蒂长及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 结果 腹壁浅动脉的出现率为90%(18侧),管径为(1.48±0.44) mm(0.85~2.43  mm), 蒂长为(4.8±1.18) cm (2.56~7.02 mm),腹壁浅静脉恒定,管径为:(2.33±0.71) mm (1.46~4.05 mm),蒂长为:(5.45±1.2) cm(4.03~8.42 cm),当腹壁浅动脉缺如或管径细小、位置靠内侧时,外侧旋髂浅动脉上升支代偿性增粗。 结论 腹壁浅动脉皮瓣血供可靠,面积充足,供区损伤小,可选择性的应用于头颈部的多种软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