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所致。为了解本地区NGU患者感染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情况,我们总结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NGU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08例感染支原体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6月应用中美合资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满霉素胶囊治疗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所致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GU)患者9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93例均为作者在西京医院进修期间采集泌尿外科门诊确诊的UU和(或)CT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ZI例;年龄在22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36岁;其中22~47岁82例占88.17%;病程为1月至1年不等;男性病例都有不洁性接触史,女性7例由配偶传染,14例有不洁性接触史;大部分病例在外院经过…  相似文献   

3.
李兰  梅秀荣 《新疆医学》2010,40(2):32-35
90%肾结核均为原发感染期,细菌经血抵达肾脏,只有少数为原发感染扩散所致。细菌经肾小球过滤到达肾髓质引起结节增生和组织破坏,结核结节彼此融合,中心坏死形成干酪样病变,干酪样物质液化排人肾盏,肾盂形成空洞。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空洞。CT也可较好的显示肾结核肾内侵犯范围,如肾盏侵犯,皮质变薄,肾结核性脓肿及肾造影剂排泄情况,对钙化的范围及分布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肺部感染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静脉注射海洛因继发肺部感染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螺旋CT表现:结果21例中均在首次螺旋CT平扫中发现病灶,表现为:(1)气囊,共13例(61.9%);(2)空洞,13例(61.9%);(3)实变,15例(71.4%);(4)胸膜改变,8例(38.1%),其中胸腔积液7例(33.3%):包裹性液气胸1例(0.48%):单纯一种改变有3例(14.3%),两种及两种以上改变者18例(85.7%).21例均有胸片对照.胸片有异常者20例(95.2%),病灶形态与CT类似,但螺旋CT图像上显示的病灶数和细微变化较胸片多;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4.8%),CT扫描发现有小气囊:结论螺旋CT扫捕检出肺气囊、空洞、实变和胸膜改变4种征象.是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血源性肺部化脓性感染较特异性的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琼珊 《浙江医学》2009,31(4):493-494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与不孕不育、早产、流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淋球菌感染。本文检测了稽留流产、人工流产和正常妇女的宫颈分泌物,对CT感染情况进行对比,以探讨CT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l trachomatis,CT)感染的影响。方法制备CT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CT阴道感染后,随机分成实验组(m=24)和对照组(n=24),分别用EGF及生理盐水干预。比较小同时间各组CT感染率和阳性感染者阴道脱落菌量。结果CT感染动物模型制备成功;EGF干预组较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下降;EGF组中阳性感染者阴道脱落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EGF能明显降低CT感染的发生率和降低CT的毒力.为预防生殖道CT感染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翔宇 《广西医学》1998,20(2):251-252
在1989年北美放射年会上,螺旋CT首次被提出用于临床检查”’。螺旋CT采用进床式容积扫描,一次屏气可获得多个层面图像,完全可以避免层面的跳跃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病灶的漏检,提高了CT的可信程度’‘’。另外,螺旋CT还可以任意选择重建间隔,保证重建图像通过病灶中心层面,使部分容积效应减少到最小’‘’。大大提高了对小病灶的检出率。1则旋CT在肝脏中的双用扫描CT和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已广泛用于肝脏病的诊断’‘’。造影剂在肝脏内循环的过程分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以往普通CT由于受扫描速度的限制,经外周静脉注人造影剂后…  相似文献   

8.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头颅CT及其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头颅CT表现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2例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并就CT表现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脑萎缩为28例(占66.7%),头颅CT主要表现为脑室、脑池扩大,小脑表面沟增宽,这些表现与临床亚型、饮酒量、饮酒方式以及病程相关。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其饮酒在10年以上,且每日饮酒量>1000ml及空腹饮酒者,头颅CT提示脑萎缩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脑囊虫病是囊尾蚴寄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为探讨脑电图对其诊断价值,通过与CT对比观察,研究其在脑电图改变特征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国产PRD-2000型数字化脑电定量分析仪,对50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50例脑囊虫病患者中异常占72%。结论:脑电图异常与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感染的数量及对脑损害的程度有关。与CT28%结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内感染后形成的囊虫蚴小而少,对脑组织损害轻微或远离大脑皮层所致。所以脑电图正常也并不能排除脑囊虫病的可能,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CT及囊虫免疫学反应等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异位妊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异位妊娠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DFA)法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法对60例手术证实为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输卵管及宫颈粘膜上皮细胞行CT检测,另取60例正常早孕妇女宫颈粘膜上皮细胞做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宫颈CT(20%)明显高于早孕组(5%)(P<0.05)。对病因联系强度进行流行病学分析,DFA法的比率比(OR)为4.75,PCR法OR为10.71,表示宫颈管CT感染可能与异位妊娠发生有关。同时异位妊娠患者宫颈与输卵管之间CT感染的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而且输卵管CT感染与宫颈感染的一致性较高,宫颈CT感染可能导致输卵管CT感染。结论:宫颈CT感染与异位妊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25岁及以下有性生活的女性中发病率最高。女性CT感染后可引发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盆腔炎、宫外孕和不孕。一些患者宫颈感染CT后,虽无临床症状,但可导致“亚临床”的上生殖道感染。妊娠期CT感染不但会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同时还可导致新生儿CT的感染。美国孕妇宫颈CT的感染率达2%~37%,每年约10万以上的新生儿感染有CT。孕妇CT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余新涛 《热带医学杂志》2003,3(4):470-470,472
目的 评价脑CT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47例行头颅CT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病毒脑29例,CT异常10例,占34%;化脑10例,CT异常7例,占70%;结核5例,CT异常2例,占40%。结论 头颅CT检查无创伤且准确,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重要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的CT影像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5例CT误诊的肝吸虫团块所致胆道梗阻病例,2例经胆总管探查术证实,3例经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术证实。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和误诊原因。结果 5例肝吸虫团块所致胆道梗阻术前CT全部误诊。分别误诊为胆总管结石1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癌1例,胰头癌1例。4例CT表现胆总管梗阻扩张伴有肝内胆管扩张迂曲,肝包膜下小胆管呈囊状或杵状扩张,胆囊扩大。1例CT表现仅有胆总管梗阻扩张,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结论 在肝吸虫疫区,当CT影像表现为胆总管梗阻伴有肝包膜下小胆管呈囊状或杵状扩张时,需要考虑肝吸虫固块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部X线联合CT在肺部感染早期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55例,观察对比本组患者经单纯X线与X线联合CT检查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结果:X线联合CT对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为94.55%,高于单纯X线的(81.82%,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效果可靠,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诊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患者感染CT(解脲支原体)和UU(沙眼衣原体)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8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8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此外,我们根据研究组482例不孕症患者的病情,将她们分为原发性不孕症组和继发性不孕症组。其中原发性不孕症组有212例患者,继发性不孕症组有270例患者。我院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感染CT和UU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CT和UU的几率为50.83%,对照组人感染CT和UU的几率为23.33%。研究组患者感染CT和UU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和继发性不孕症组患者感染CT和UU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原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同时感染CT和UU的几率为9.9%,继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同时感染CT和UU的几率为4.07%。原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同时感染CT和UU的几率明显高于继发性不孕症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感染CT和UU的几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而且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同时感染CT和UU的几率较高。这说明,感染CT和UU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对此情况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比例,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临床病例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同时进行UU和CT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的887例NGU患者中,UU阳性者男131例,女575例;CT阳性者男12例,女11例;UU和CT混合阳性者男18例,女140例。经统计学检验和scheffe可信区间法分析得知,UU的感染比率要明显大于CT和UU与CT混合感染的比率。结论 在检出UU和CT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79.6%感染UU,2.6%感染CT;17.8%的为两者混合感染。UU为主要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17.
消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我国人群中CT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孕妇感染CT,多通过宫内感染等方式,直接损害发育中的胎儿,导致自然流产、早产或胎膜早破、死产、死胎等严重后果。揭示CT感染的细胞表面有CT抗原存在,可诱导机体自身免疫反应,造成损害,子宫内膜细胞、蜕膜细胞或胎儿滋养层细胞急性或持续性同时CT感染,可根本性的改变母胎的耐受机制,造成妊娠的失败。CT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母婴间通过宫内感染、产道感染、产褥期感染等方式垂直传播。CT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妊娠期感染CT的孕妇,可给予红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中药辅助治疗,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和奎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T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T感染可造成流产、不孕、围产期感染和胎儿宫内感染等。继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wazek发现沙眼包涵体,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之后,引起了全世界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双  刘瑶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95-496
目的研究CT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PCR法检测472例患宫颈糜烂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DNA,并对激光治疗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糜烂患CTDNA检出率较正常健康妇女高,CT阳性患宫颈糜烂相对重,对激光治疗效果较无CT感染患差。结论衣原体感染为宫颈糜烂的一个重要原因,衣原体感染影响宫颈糜烂激光治疗效果,应重视对宫颈糜烂患衣原体感染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女性CT感染的危害更严重,可引起前庭大腺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育等多种疾病。孕妇感染CT不仅引起自身泌尿生殖道病变,更重要的是通过宫内感染的方式,直接损害发育中的胎儿,导致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死产、死胎等严重后果。CT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CT的治疗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为次选药物,再选喹诺酮类药物,绝大多数的青霉素类药物对CT无效,一般不应用,但可用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感染CT的孕妇,可给予红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不能用四环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对CT患者,即早诊断,合理用药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