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效果,探讨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共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90例,与同期施行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1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和72 h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 <0.05)。随访时间0~11(7.8±3.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44)与三孔组(n=45)。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三孔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增加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胸液总量、胸管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胸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停留胸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三孔组(P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单孔组延长(P0.05),而三孔组与单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单操作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效果,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及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2种手术入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76例,其中单孔27例,单操作孔49例,收集并比较2种不同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数目(枚)、前3 d总引流量(ml)、胸引管留置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引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的前3 d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 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部分肺部良恶性疾病安全、有效,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单操作孔胸腔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VATS的8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孔组41例用单操作孔行VATS,双孔组44例用双操作孔开展VATS,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d疼痛评分(VAS)、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手术时间,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3 d VAS、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双孔组,均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皮下气肿、持续液气胸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单操作孔VATS治疗,手术操作简便,恢复快,疼痛轻,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2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2例)和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单操作孔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86±1.04)和(1.68±0.72)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5.67±0.99)和(2.1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6/22),低于单操作孔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行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以及第5天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引流时间短、引流彻底以及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的17.50%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肺癌患者,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手术给机体所带来的创伤,术后不易发生并发症,具较高安全性,有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早期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49例患者纳入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49例患者纳入开胸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6.32±2.48)分,开胸组为(8.68±3.12)分,胸腔镜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多发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4例肺多发结节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每组3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及72 h VAS评分)、手术前后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短于单操作孔组(均P<0.05)。单孔组患者术后24 h及72 h VAS评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均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下降,但单孔组术后的FVC和FEV1高于单操作孔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中转开胸手术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均可有效清除肺多发结节,疗效显著,但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胸腔镜单操作孔与三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早期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行胸腔镜下单操作孔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作为研究组(42例),另外将行胸腔镜下三孔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比较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73例择期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大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操作孔数分为单孔组(n=22)、双孔组(n=23)、三孔组(n=28).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d、术后5d均发放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检测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术后门诊和电话随访1年,记录两组疾病复发率、气胸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比较无差异.三组术后术后并发症率、1年后复发率及1年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孔组切口长度短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单孔组术后1d、5d VAS评分明显高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基本一致,但单孔操作孔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比较两者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手术的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96例,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46例,为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50例,为单操作孔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194.83±19.96)min,比单操作孔组(169.04±17.8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单孔组(3.83±1.47)分,小于单操作孔组(5.82±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肺炎等并发症及总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满意度评分单孔组(84.87±5.64)分,优于单操作孔组(74.18±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均是治疗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更小且切口美观,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恺  刘娜  陈胜家 《当代医学》2021,27(16):115-117
目的 探究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Ⅰ期/Ⅱ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下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纵隔淋巴结及肺门、叶间淋巴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5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高,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Ⅰ期/Ⅱa期NSCLC患者有效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n=32)与三孔组(n=28).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3 d,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手术效果一致,且安全性高,但可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胸腔镜单操作孔法与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分为单操作孔组及单孔组各2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单操作孔组,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均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单操作孔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创伤面积小,患者疼痛感较低,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腔镜单操作孔切除纵隔肿瘤的方法和效果,评价其微创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55例胸腔镜单操作孔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过程及疗效。并与同期30例胸腔镜三孔操作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者于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3例患者游离困难,增开副操作孔完成手术。单孔组术后平均镇痛次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三孔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第1d、3d、5dCRP水平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三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X~2=0.627,P0.05)。结论:胸腔镜单操作孔纵隔切除术对机体影响更小,更加微创,且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单孔、单操作孔及三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早期NSCLC患者,分为单孔组(38例)单操作孔组(42例)和三孔胸腔镜组(45例),观察3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单操作孔及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所有3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已可取代三孔胸腔镜技术,其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其中单孔手术对设备及胸腔镜医师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要求更高,故在设备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早期NSCLC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