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护患纠纷潜在因素的预防,找出并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加强护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关系、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以避免儿童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护患双方的利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输液治疗是门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技能操作。如何做好门诊护士在输注过程中的护患交流,建立良好、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取决于护士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操守及正确的护患交流。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门诊注射室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不一,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应认真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护患交流,以免引起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技巧,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自2015年10月开始对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对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合格率,较培训之前有了明显提升(P0.05)。培训后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培训前有了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有效降低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是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临床护士应掌握的一门技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新的要求。在医院的护理过程中,护患纠纷的发生使双方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我们针对护患纠纷间存在的问题,加强护患沟通,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使护患纠纷降到最低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门诊也是医患矛盾的多发点。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门诊护士不但要掌握高超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发挥到门诊护理工作中,把握好患者的心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门诊是医院的的窗口,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络处,门诊工作质量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融恰的门诊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的要求,是提高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和医院的声誉,所以门诊护士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中引进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开展六西格玛管理,干预前后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考察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记录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统计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结果:干预后岗位职责、输液质量、业务技术、护士素质分值均明显提高;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达92.00%,高于干预前的79.00%;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平均等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六西格玛管理能显著改善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缩短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护理工作中护患的有效沟通起主导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可以防止发生护患纠纷,同时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护士专业知识的提高,必须适应医院工作及患者家属的要求,减少医疗纠纷并且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H护理管理模式用于输液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医院输液室进行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3H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的评分,记录护患纠纷发生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室应用3H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护患沟通培训并应用于护理服务中。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如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改善护患沟通方式,科学管理急诊科护理工作,以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护士个人原因、医疗设备等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采用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急诊科是护患纠纷高发科室,患者病情危急,家属情绪不稳定,针对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能够切实改善护患关系,保证急诊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患纠纷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场所,科室护理工作强度高、风险大,加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所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也是护患纠纷的多发地点。文章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人员配置管理,保障神经外科重症室的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依法执业;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等避免护患纠纷,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妇产科护患纠纷的增加,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应不断强化护理质量,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具有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的特点。随着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患纠纷也不断增加。护患关系的好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门诊工作性质和特点,对护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身份识别管理用在妇科门诊手术,比较实施前后情况、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身份识别落实情况显著提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患者身份识别用于妇科门诊手术室的日常管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护患纠纷,是医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型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型的整体护理,护患关系从主动向被动型转变。这种新的护患关系将护士与患者置于同等地位,因此和谐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的紧张与恐惧。同时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纠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怎样构建新型护患关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传染病重症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传染病风险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士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在风险管理意识、态度、行为和质量上的差异,比较两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等方面均高于实施之前(P0.05)。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均低于实施之前(P0.05),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但并不明显。结论:重症传染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工作质量,利于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