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康复护理对偏瘫肩痛的预防作用。将60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按神经内科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除予神经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外,还根据患者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肩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肩痛发生率20%(6/30)明显低于对照组47%(14/3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对8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79例未予以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叶小云  汤巧敏   《护理与康复》2017,16(4):359-361
目的观察无缝隙姿势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将2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25例、观察组1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缝隙姿势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肩痛发生率、肩痛程度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肩痛发生率为14.2%、肩痛程度(5.94±0.93)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患者依从性与肩痛程度相关性分析,r=-0.74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无缝隙姿势控制能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肩痛发生率及肩痛程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常琴  仲艳茹  潘伟娜 《当代护士》2016,(12):121-12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即进行康复护理,给予患肢良肢位摆放。治疗两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两组肩关节前屈180°时有无疼痛并对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分级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时,对照组肩痛发生率为76.70%,观察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的预防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肩痛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将6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obath技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法(U-FMA)、Barthel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两组干预后U-FMA、BI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U-FMA、BI、VA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Bobath技术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优于一般常规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1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为康复体位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1个月内发生医院感染、偏瘫肢体后遗症(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肢体痉挛)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下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8、3.99、4.79、6.14、14.47、P<0.05)。结论早期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作用。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51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肩痛的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程度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同时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根据病情变化特点展开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评价2组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预防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增高,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后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负性心理状态发生、皮肤完整性损伤、偏瘫性肩痛、深静脉血栓形成人数均少于对照组,70%(21/3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对照组40%(12/40)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常见危险因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护理和常规康复治疗(①偏瘫医疗体操。②神经肌肉促进术。③被动关节活动。④ADL训练)外,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护理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时间30d,比较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ADL(BI)评定的各项数值。结果治疗组后治疗组FMA和BI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偏瘫肩痛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偏瘫肩痛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和防治偏瘫肩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肩痛组两次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23.55±2.12、37.36±2.55(P<0.05);对照肩痛组为24.36±2.54、26.37±2.51(P>0.05),非肩痛组为25.34±2.44、48.67±2.41(P<0.05);25.78±2.31、40.11±3.30(P<0.05),入组时评分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后肩痛组和非肩痛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及康复肩痛组和对照肩痛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肩痛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上肢功能的恢复,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能有效地防治偏瘫肩痛。  相似文献   

13.
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非肩-手综合征性肩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非肩-手综合征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根据发病时间长短不同治疗10~30d,每日2~3次。治疗后30d时测定上肢被动或主动上举180°时是否有肩痛。结果对照组肩痛发生率80%,观察组肩痛发生率43.3%(P<0.01)。结论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有效。  相似文献   

14.
曹佳  葛秋华  赵佳丽  周斐 《当代护士》2016,(11):119-120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外,同时配合为期2个月的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个月,观察两组肩痛发生率并进行Fugl-Meyer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肩痛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家属的看护水平和配合程度,降低患者肩痛发生率,有利于上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康复护理组(实验组)和临床护理组(对照组)2组,实验组给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 Barthel指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预防肌痉挛、防治并发症及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偏瘫肢体的发展规律及各期特点予以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常见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防治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增高,减少并发症,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122例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肢体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肢体康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90-191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行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并减少患者出现肢体残疾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协同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改良版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得分。结果协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行为,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充气式肩吊带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技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佩戴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前后根据X线片测量双侧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肩痛。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复位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肩痛发生率、VAS评分、患侧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减少肩痛的发生,减轻肩痛程度,有利于提高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