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68例常规胃镜检查下疑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38例予以色素内镜检查,30例予以单纯活检作为对照组,并与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黏膜染色后活检有31例病理结果为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1.6%(31/38),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28例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3.7%(28/38);对照组诊断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和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色素内镜诊断黏膜结构更清晰,对病变的定位以及目的性活检有利,可显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总结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2例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分析各种方法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应用纤维胃镜诊断的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的3.71%,应用高度清晰的电子胃镜配合色素内镜及活检,检出率升至7.84%;ⅡC型多见,胃窦部多发(42.9%):Hp阳性率92.9%。结论早期胃癌无特异症状;应用高清晰电子胃镜及色素内镜配合活检技术,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早期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染色技术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标性活检,又称色素胃镜。自1966年日本津田等首创胃黏膜染色法内镜检查技术以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胃黏膜病变,特别是在诊断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显示出很高的价值。国内虽早已开展色素内镜检查法,但缺乏规范,且尚未普及,因此有待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笔者采用内镜下直接喷洒美蓝色素的方法,并结合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分析,旨在探讨色素胃镜技术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提高胃恶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季粉林 《中国保健》2006,14(16):81-81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率.方法全貌观察应采用近镜和远镜相结合的方法和多部位多次活检及细胞刷检,必要时应加做快速印片来指导活检部位,对其诊断及范围有困难时应喷洒美蓝等染色液以确定病变范围.结果本组850例癌症中检出40例早期胃癌,检出率达4.7%.结论增强内镜医生对各型早期胃癌镜下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内镜靛胭脂-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靛胭脂-美蓝(IC-MB)双重染色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时对病变部位喷洒0.4%IC 30~40 m l及0.5%美蓝MB 20 m l,可疑病灶处活检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54例患者行IC-MB双重染色后,发现早期胃癌12例,不典型增生19例,慢性炎症1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出现分界区27例,其余23例出现分界区3例,染色分界区的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分界区(P<0.05)。结论IC-MB双重染色法可清晰地勾画出病变胃黏膜皱襞的轮廓,显示微小病灶,提高了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1-732
目的分析内镜色素染色对食管癌、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疑似食管癌、胃癌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300例疑似食管癌、胃癌患者实施内镜色素染色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最终的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镜色素染色对于食管癌、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经内镜食管黏膜复方碘液染色诊断的疑似患者115例,有不着色区域明显淡染区患者51例,单纯增生及炎症患者17例,不典型增生患者20例, Barrett食管患者10例,食管癌患者4例。经内镜胃美蓝染色诊断的疑似患者185例,有不着色区域明显淡染区的患者163例,单纯增生及炎症患者87例,不典型增生患者10例,胃癌患者11例(其中原位癌2例),肠上皮化生患者55例;内镜色素染色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色素染色对于食管癌、胃癌的诊断效果较为显著,对于病变的定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1例经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胃癌、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21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12例,胃体4例,胃角4例,胃底1例。早期胃癌镜下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黏膜内癌13例,黏膜下层癌8例,其中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1例;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及乳头状腺癌1例。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增强对内镜表现及病理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方涛涛 《现代保健》2009,(34):77-7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43例常规内镜活检阴性的可疑胃癌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本组43例患者经再次内镜病理活检,其中34例明确为胃癌;9例为慢性胃黏膜炎症,其中4例根据胃镜、EUS、临床特点和患者意愿等最终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另5例经EUS-FNA明确胃癌诊断。检查前准备充分,操作中配合要熟练,注意操作细节,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护。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5,(12):85-87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内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超声内镜确诊为良性胃溃疡45例,恶性溃疡35例,超声内镜诊断胃良恶性溃疡的符合率分别为95.55%、94.59%,漏诊2例,误诊1例,其中2例手术病理确诊为胃癌,1例良性胃溃疡误诊为早期胃癌,超声内镜诊断良恶性溃疡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术前分期为T1期3例,T2期16例,T3期10例,T4期4例,其中T1~T4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6.67%、83.33%、83.33%、75.00%,整体T分期准确率为81.08%。结论超声内镜在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中有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对T2~T3分期胃癌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指导活检病理取材,对手术及治疗方式的确立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1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碘染色诊断食管癌和上皮异型增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食管癌和上皮异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内镜下有可疑食管病变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58例。用复方碘溶液对染色组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在不染色或淡染色区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不进行碘染色,凭临床经验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染色组中不染色或淡染色32例。活检发现食管癌9例,其中早期癌2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11例,其中轻度异型增生7例,中度异型增生4例。对照组中内镜下判断食管黏膜异常21例。活检发现食管癌2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3例,其中轻度异型增生2例,中度异型增生1例。2组间食管上皮异型增生和癌的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碘染色能减少食管黏膜活检误差,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助于发现食管癌前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l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 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实施超声内镜诊断以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内镜治疗的观察组及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证实,90例早期胃癌患者T0期10例、T1期45例、T2期25例、T3期10例,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中超声内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内镜治疗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元月至1997年9月共作胃镜检查1002例,检出胃癌93例,检出率为9.29%,其中早期胃癌5例,占胃癌检出数5.35%,其它88例均为进展型胃癌。 1.早期胃癌5例均经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癌肿的浸润深度仅1例限于粘膜层,其余4例均限于粘膜下层。 (1)内镜分型:Ⅱ_b型1例、Ⅱ_c型2例、Ⅲ型2例。 (2)部位分布:贲门小弯侧2例,胃体上部1例、胃角小弯侧1例,胃角及胃窦部1例。 (3)组织学分类:5例均为腺癌,以高分化管状腺癌最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的35例患者,被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的详细X线表现。结果:该26例确诊患者中诊断为隆起型早期胃癌6例;浅表型早期胃癌7例,其中Ⅱa型2例、Ⅱc型5例;凹陷型早期胃癌9例;混合型早期胃癌4例。诊断符合率74.2%。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发现、诊断胃癌的基本手段,对于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简单的病理活检;观察组采用复方碘溶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操作,对不染色区域、染色区域、可疑部位进行活检。结果经过不同的病理检查后,观察组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后发现早期食管癌8例(20.0%),轻中度非典型增生20例(50.0%),重度非典型增生3例(7.5%);对照组早期食管癌3例(7.5%),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5例(37.5%),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2.5%),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进行诊断,可以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阴道镜联合HPV-DNA测定诊断351例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SP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72例宫颈细胞学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1例均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检,对照组221例仅做传统肉眼宫颈四点活检,对高级别的CIN及宫颈癌患者以手术后标本病检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宫颈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52.14%,HPV阳性率41.31%,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00%,宫颈活检漏诊率为0%。对照组宫颈活检诊断阳性率为34.39%,HPV阳性率12.67%,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71.43%,宫颈活检漏诊率9.95%。二者在宫颈活检阳性率、HPV阳性率、诊断符合率、宫颈活检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I中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诊断中阳性预测值较理想、敏感性较好、漏诊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 31例早期胃癌和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及活检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手术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病人的癌组织的MMP-2表达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组织的表达(P<0.01),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低分化早期胃癌组织亦过度表达。结论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MMP-2相关;早期胃癌可能出现淋巴转移,应局部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31例早期胃癌和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及活检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手术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病人的癌组织的MMP-2表达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组织的表达(P〈0.01),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低分化早期胃癌组织亦过度表达。结论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MMP-2相关;早期胃癌可能出现淋巴转移,应局部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