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仅吻合指动脉的指尖再植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尖再植是指甲根部以远部位的断指再植。指尖缺损后对手指的功能及外形均产生明显影响。我们对12例16指末找到司供吻合静脉的指尖断指进行再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拇指指尖离断再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介绍拇指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逆行再植方法,用三种血运重建的方式对105例拇指指尖离断进行再植。结果 再植105例,成活四例,成活率94.2%,术后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3~6mm,指甲生长良好。结论 熟悉拇指指尖血管分布规律及再植特点,可以明显缩短再植时间,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指尖断离再植5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尖通常是指甲根以远的组织结构,是手指的特殊区域,感觉最灵敏,使用最频繁,故机械损伤非常常见。其中非利刃伤所致指尖离断传统处理方法多为残断修整处理,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差,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产生较大影响。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对57例65指指尖断离进行再植,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指尖断指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87年8月至1995年11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指尖断指35例46例,其中I型16指,Ⅱ型22指,Ⅲ型5指,Ⅳ型3指。随访1-6年,手指外形、长度与健侧相近,指甲生长良好,痛、温、触觉正常,两点辨别觉3-8mm,远端指间关节伸屈活动15-25°。文中介绍了指尖的显微解剖。讨论了指尖再植的适应证,指尖再酐瑟原位缝合的区别、指尖的分型以及指尖再植中静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多指离断再植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指离断再植手术中各阶段处理方法,提高各种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方法 手指末节、指尖部的断指再植,吻合1条动脉及静脉或者吻合1条动态加拔指甲、小切口放血处理,手指中节断指再植吻合动,静脉比例为1:1,手指近节的距离断再植吻合动、静脉比列1:2或者2:2。如有血管缺损,行浅静脉移植桥接或者邻指动脉移植修复。临床再植58例,142指。结果 再植58例142指中成活129指,成活率90.8%。术后经3个月-3年随访到46例113指。按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定,其中优53指,良44指,可14指,差7指,总优良率85.8%.结论 多指离断再植手术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术中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及对血管缺损的正确处理,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是提高多手指离断再植成功的关键。加强功能锻炼是再植手指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顺行岛状皮瓣与甲床回植术治疗指尖离断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诊采用顺行岛状皮瓣与甲床回植治疗指尖离断伤的显微修复方法。方法对10例指尖离断伤的患者,急诊采用顺行岛状皮瓣与甲床回植进行显微修复。指尖离断平面分别位于甲中及甲根部平面。结果术后10例皮瓣和回植甲床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指端外观满意,皮瓣质地柔软,手指无明显触痛,活动功能正常。术后指甲较术前平均延长4.0~6.0mm,其中指甲与甲床完全附着8例,4/5附着2例。9例指甲光滑、无压痛,1例出现钩甲畸形。结论对甲根以远指尖离断无再植条件者,采用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残端,可保留手指的长度;将游离甲床回植,并加压包扎,可修复部分甲床,改善手指远端的外形。  相似文献   

7.
指尖断指再植(附35例46指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87年8月至1995年11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指尖断指35例46指,其中Ⅰ型16指,Ⅱ型22指,Ⅲ型5指,Ⅳ型3指。随访1~6年,手指外形、长度与健侧相近,指甲生长良好,痛、温、触觉正常,两点辨别觉3~8mm,远端指间关节伸屈活动15°~25°。文中介绍了指尖的显微解剖,讨论了指尖再植的适应证,指尖再植与原位缝合的区别、指尖的分型以及指尖再植中静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甲中份以远指尖再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甲中份以远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2001年8月~2005年8月,对16例1甲中份以远指尖离断采取只吻合动脉的方法再植,术后小切口放血。结果16例离断指尖中,成活14例,坏死2例,再植成功率为87.5%。对再植成功的12例随访3~12个月,成活指体饱满和指甲外形满意,静态两点辨别觉为3~6mm。结论甲中份以远的指尖离断冉植是恢复手指外形和功能的最佳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要求术者具有较高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指尖损伤程度和较高的医疗费用也在考虑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指尖套脱性离断再植的手术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2005年至2009年,对14例21指指尖套脱性断指进行再植.术中吻合指动脉21指;吻合指腹静脉7指,指动脉静脉化2指,未吻合指腹静脉而行伤口放置皮片、生理盐水点滴12指.方果 术后20指存活,1指坏死,成活率为95.2%.随访9例15指(5例失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4年.再植手指外形和指甲生长良好,关节活动度正常.指端两点分辨觉平均为4mm.方论 指尖套脱性离断指体再植后功能恢复良好,不论是否吻合静脉,只要有可供吻接的动脉应尽量对其进行再植.  相似文献   

10.
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障碍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指尖离断再植时预防和治疗静脉回流障碍的措施.方法 对指尖离断再植的静脉回流问题做一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术中及术后预防静脉回流障碍的方法、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后的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指尖离断再植826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122指,完全成活98指,部分成活11指,坏死13指,成活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指甲生长良好.结论 在再植的术中及术后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静脉回流障碍的发生,发生静脉回流障碍时要及时采取指端针刺放血等措施,能够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对指甲弧影或近侧离断的指尖,再植是挽救指甲的唯一办法。更远平面离断的指尖,用其它方法处理也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再植更可取。作者认为指尖再植的指征是病人强烈要求和职业上特别需要有指尖。长时间缺血和挤压伤是再植沟相对禁忌征。手术方法:清创后,于离断指尖的掌侧作斜形切口,只切开皮肤,作为全厚皮片翻开三角皮瓣以保护掌侧皮下静脉。在显微镜下解剖、分离出动脉和神经。在近端手指的掌侧作相应的斜形切口,也只切开皮肤,找出动脉、神经。指骨用克氏针固定。用10个0号缝线吻合口径比较大的一侧动脉,缝完第一针后即移去小血管夹以方便操作,共缝4~5针。动脉缝好后,手指内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特殊手指末节及指尖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手指末节及指尖特殊断指再植,尽可能多的吻合血管或吻合1条动脉及1条静脉或吻合1条动脉加拔甲、小切口放血滴肝素处理等方法,恢复断指血循环.结果本组42例56指,成活50指,失败6指,成活率89.3%,成活患指功能及外形接近正常,病人对疗效满意.结论手指末节及指尖离断再植技术要求高,在充分认识伤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适应证的同时,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技术及对血管损伤的有效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指尖部断指再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及报道指尖部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动静脉转流,吻接1条动脉和1条指腹静脉,吻接1条指动脉加拨甲、放血或结扎近端一侧指动脉、扩大近端骨髓腔的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等方法进行指尖部断指再植。结果 临床再指806例1046指,成活1016指,成活率97.1%。术后随访3-18个月,成活的手指的长度与健侧指相似,指甲生长良好,手指端皮肤红润,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为4~5mm,患者对功能及外观都感到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动静脉转流、近端一侧指动脉结扎、扩大骨髓腔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大指尖部断指再植适应证,并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指尖再植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高倍显微镜吻合指动脉终末支重建血供,再植微指尖23例26指。结果再植微指尖26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16个月(平均6个月),除1指指甲有增厚卷曲畸形,其余25指外形满意、皮色正常、甲体生长平整、功能良好,再植指尖无明显萎缩,两点辨别觉4~6 mm。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微指尖再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手指多段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指多段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手指末节、指尖部的断指再植,吻合1条动脉及1条指腹静脉或者吻合1条动脉加拨甲、小切口放血处理,或者行动静脉转流等方法恢复断指血循环;手指中节和近节的离断再植吻合两侧指动脉和2条以上指背静脉,如血管损伤严重,可行浅静脉移植或者邻指动脉移植桥接。结果再植45例81指165段,成活150段,成活率91%。结论手指多段离断再植技术要求高,术中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及对血管损伤的有效处理,可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加强功能锻炼是再植手指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幼儿指尖断指再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道幼儿远指尖再植的特点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 手术采用顺行断指再植法,清创后以直径0.8mm克氏针固定骨折末节指骨,然后按照指动脉、指神经、甲根部离断指吻合指腹皮下静脉,甲中分以远离断指尖尽可能多吻合指动脉.最后缝合创口的顺序对该组病例的指尖进行再植.临床再植5例7指,其中拇指1例1指,示指2例2指,中指1例1指,环指2例2指,小指1例1指.甲中分以远(yarnano I区)离断1例2指,甲根部(yamanoⅡ区)离断4例5指. 结果 全部手指成活,术后随访8~30个月,再植手指指甲完整无畸形,指尖外形完整,指腹饱满,出汗试验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幼儿指尖再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逆行法吻合掌侧静脉的指尖再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风雨  田万成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18(4):204-205,F003
目的探讨手指指尖离断的治疗。方法根据田万成指尖分型法,并运用逆行法对指尖离断行吻合掌侧静脉的再植手术。结果本组452例568指,成活542指,成活率95.4%术后随访2~10年,手指长度同健侧相似,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手指尖离断绝大多数可找到可供吻合的掌侧静脉,逆行法指尖再植对吻合掌侧静脉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18.
小儿指尖断指再植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指尖断指再植的疗效。方法:山东烟台107医院1987~1993年再植完全性指尖断指24例27指,15~12岁。其中刀切伤4例,挤切伤17例,兔咬伤3例,拇指7指,食指12指,中指6指,断离水平位于甲弧处21指,甲中段处6指。手术顺序从掌侧皮肤开始,依次为皮下静脉,指神经,再固定骨闭合伤口。甲弧处吻合指动、静脉,甲中段处只吻合动脉,术中只用橡皮筋阻断手指血供,不用血管夹,找静脉的方法是按解剖部位找,按掌侧静脉优势侧去找,静脉壁极薄紧贴于真皮深面,可见皮下出血点或挤压指尖将残留的血液挤出或吻合动脉后指尖静脉出血。结果:成活26指(96.3%),随访12~36个月指甲生长正常,指尖与健侧相等,两点辨别觉达2~3mm。结论:小儿指尖的再植成功,其功能恢复是所有断指再植中最好的一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原位缝合加压敷裹法治疗指尖离断伤.方法 本组32例(32指),手指受伤机制均为锐性损伤,均为指尖平面完全离断,并伴有指骨、指甲及甲床损伤,伤指均无法再植.创面面积:0.3cm×1.3cm~0.5cm×2.0cm.清创后,用5/0无损伤缝线间断原位缝合离断指体,并加压敷裹固定,术后10d拆除加压包,3周创缘拆线.结果 成活29指,成活率90.6%.术后随访36个月,伤指与健侧长度基本相等,指尖外形和颜色良好,指甲生长良好,局部无压痛.痛温觉及精细感觉恢复较好.结论 当指尖离断无法再植时,采用原位缝合加压敷裹修复伤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指尖离断再植中重建静脉回流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2月,对40例46指指尖离断行再植时,采用吻合侧方静脉重建回流,吻合指侧方静脉数目共87条,吻合动脉数目共57条,每指平均吻合2条侧方静脉和1条动脉,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回流障碍,指甲近乎完整,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指尖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指体无明显萎缩,43指指甲生长近平整,3指指甲呈脊样生长,接合神经及神经植入的43指,感觉恢复4~6 mm平均5.2 mm.未接合神经的3指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指体各关节活动无影响.依据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43指,良3指,优良率100%.结论 吻合侧方静脉在指尖离断再植中重建回流是可行、正确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