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规律和再放疗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5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情况以及复发后放疗的预后。26例采用局部野放疗,19例采用扩大野放疗。结果:T2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枚或≥20%的病例占复发病例的73%。复发的部位依次为锁骨上、多部位、胸壁、腋窝、内乳。复发后2a生存率40%、无瘤生存率24.4%,2次局部区域复发率31%,术后2a以上复发的2a生存率64%,2a以下29%。首次复发累及多部位生存率18.2%,较单一锁骨上(47.4%)及胸壁(30%)低,累及锁骨上局部复发率高于胸壁,远处转移率低于胸壁,2次局部复发胸壁最高达57%,照射野采用广泛野的局部复发率低于采用局部野。结论:对Ⅰ期、Ⅱ期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阳性≥4枚或≥20%的病例应常规行术后放疗,对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病例应采用包括胸壁及锁骨上下大范围照射。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放射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手段的合理联用以及影响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3年期间在我院放疗科收治的7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作为术后第一次治疗失败的患者,其中45例为锁骨上淋巴结,16例腋下淋巴结,6例内乳淋巴结,10例同时有2个淋巴结区累及。中位随访时间为34.4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12例在放疗前接受复发灶手术切除。照射剂量范围为50-74Gy,中位剂量为60Gy。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67年,二年、五年和八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7.4%和31.5%。无病间期、激素受体状态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的预后因素。总计有30例(39%)发生再次局部和(或)区域性复发,其中4例发生在原复发部位,26例发生在其他部位,胸壁是发生率最高的二次复发部位,总计有18例(23%)患者发生的再次复发部位中包括胸壁。首次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预后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23%的患者治疗后发生后续的胸壁复发,建议对患侧胸壁作预防性照射。首次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及以上的患者作胸壁预防的意义更大。无病间期2年及以上,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是相对预后较好的患者群。全身治疗在改善生存率方面的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复发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共8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7.4个月。51例复发灶为单结节,19例为多结节,16例为弥散。67例为单纯胸壁复发,19例同时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30例在放射治疗前接受手术切除。27例照射野为全胸壁,59例为局部小野。中位照射剂量为58Gy。结果①近期疗效65例(76%)病灶达到临床完全消退(CR)。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灶数目、直径和有无手术切除与临床CR率有关。②胸壁再次复发47例(55%)出现胸壁再次复发。采用小野照射发生野外复发的几率明显高于全胸壁照射(58%∶15%)。③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为6.3年,2、5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8%、62%和34%。62%的患者在随访期内出现远地转移。多因素分析发现无病间期长短和有无区域淋巴结累及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照射野必须包括完整的胸壁以避免小野照射带来的高比例胸壁再次复发率。直径3cm以上或弥散的病灶需要综合治疗的配合以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无病间期>2年,无区域淋巴结累及和复发灶表现为单结节。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放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117例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用x^2检验比较3年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3年局部复发率12.8%,无内乳、腋窝复发患者。胸壁复发占局部复发的80%(12/15)。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的80例中,3年局部复发率为8.75%,对于接受或未接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3%、7.3%,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乳腺肿块<5cm或≥5cm患者分别为3.17%、29.41%,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可不作为术后常规术后放疗指征,但此种情况下若乳腺肿块≥5cm,或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尤其当腋窝淋巴结转移>10个时,应该进行包括胸壁照射在内的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手术放疗后复发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343例乳腺癌经手术、放疗后复发142例。全组行根治术110例,改良根治术43例;术后行锁骨上区域淋巴结放疗,常规采用^60Co加深部X线照射。部分病例加用CFM方案化疗及三苯氧胺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2年内复发者103例(复发率72.5%)。单个部位复发者99例,多个部位复发者43例。以胸壁复发者最为多见(96例)。根治术复发率为70.0%(77/110),改良根治术复发率为27.9%(1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局部复发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1975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患者年龄、绝经情况、原发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病间期、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最大直径、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等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案与局部复发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处转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对乳腺癌根治术复发后影响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对全部1067例病例进行随访,778例(72.9%)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为42.4%。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最大直径、有无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范围、有无化疗、有无手术切除或切除活检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病间期、ER或PR表达、HER-2表达以及再治疗中有无化疗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无病间期、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ER或PR表达、HER-2表达、治疗方法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无病间期≤2年、复发部位多、治疗方案单一、局部控制率低及ER、PR均阴性是导致复发性乳腺癌预后差的独立因素(P0.050)。结论多部位复发、胸壁多发结节及胸壁复发灶最大直径3cm者局部控制不佳,局部扩大野放射治疗结合化疗和(或)手术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较好模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年内复发、ER、PR均阴性以及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复发后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复发再治疗中化疗能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对于复发性乳腺癌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无病间期长,多部位复发,ER或PR阴性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 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 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436例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加区域放疗的结果。本组5和10年生存率Ⅱ期分别为75.7%和59.1%;Ⅲ期分别为53.1%和36.8%。重点分析术后区域放疗、原发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对胸壁复发的影响。本文指出术后区域放疗并不减少胸壁复发,但对减少区域复发有好处。并提出原发灶≥4cm或阳性淋巴结≥4个,术后除区域放疗外,应补加胸壁照射以减少胸壁复发。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或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在10%~20%不等,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与复发转移病变的范围、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大小有关[1]。所以及时发现复发灶并明确其范围,是临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我们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MRI表现和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6年1月—1999年7月期间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行MRI检查的患者20例,均为女性,年龄39岁~70岁,平均51岁。包括单纯癌29例,髓样癌3例,小叶内癌1例;术…  相似文献   

11.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规律以及放疗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接受放疗患者93例,分别为单纯放疗21例、放化疗56例、放疗结合手术和(或)化疗16例.放疗采用60Co或加速器X线,中位剂量59.4Gy,其中90例采用常规分割技术.68例患者放疗后接受了1~8个(中位数3个)疗程化疗,42例行同步放化疗,多为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16例患者在放疗后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术,其中RO切除7例,姑息性肿块切除9例.结果 全组共132处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直肠周围(31.8%)和骶前区(30.3%),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少见(1.5%和3.0%).总随访率为92%,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39、4例.有局部症状的84例患者中83%(70例)放疗后症状缓解.全组2、5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49%、22%,2、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灶最大径、无病间期、放疗后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顶后因素.结论 直肠周围区、骶前区、髂内淋巴结区是直肠癌主要复发部位;放疗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联合手术和(或)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复发灶直径>5 cm、无病间期<2年、放疗后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肺腺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肺叶切除肺腺癌病例,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统计学差异,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30%、58.00%、51.50%、44.90%,总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为3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x2=9.951,P=0.002)、临床类型(χ2=8.460,P=0.004)、肿瘤分化程度(χ2=4.807,P=0.028)、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0.516,P=0.000)、病理分期(x2 =38.769,P=0.000)是影响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OR=1.943,95% CI为1.091~3.463,x2 =5.082,P=0.024)、肿瘤分化程度(OR =2.570,95% CI为1.451~4.552,x2=10.467,P=0.001)、淋巴结转移情况(OR=3.196,95% CI为1.037~9.849,x2 =4.096,P=0.043)是影响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肺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潘烨  郑起  汪昱  闫钧  薛琼 《肿瘤》2007,27(2):104-108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在肝癌转移模型中对肿瘤切除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影响。方法: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40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干扰素组(IFN-α2a)、5-FU组和联合组(5-FU与IFN-α2a)。观察肝癌切除后肿瘤复发、肝内播散及肺转移,检测复发瘤血管生成相关指标(MVD、VEGF、bFGF和SMA),并检测血清AFP。结果:对照组、干扰素组、5-FU组和联合组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00%、90%、100%和80%;肝内出现播散灶率分别为100%、60%、70%和10%;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组和联合组复发瘤体积、肝内播散灶数量、肺转移率和转移灶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合应用对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有协同效应;干扰素对肝癌血管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及5-FU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和5-FU均可抑制肝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71例,其中锁骨上区复发28例,纵隔复发27例,锁骨上区加纵隔复发10例,纵隔加吻合口复发6例.全组均行放射治疗,剂量40~75 Gy.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3%(35/71)、22.5%(16/71)和8.5%(6/71).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后复发时间(P<0.05),放射治疗剂量(P<0.05)及肿瘤大小(P<0.05)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剂量应在55 Gy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部位及规律,为术后预防性放疗靶区设计寻找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130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其腹水28例中10例有细胞病理学诊断,所有浅表淋巴结及腹壁转移均经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27例残胃和吻合口复发均由活检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 130例中多部位复发和转移53例,残胃和(或)吻合口复发27例,腹膜转移28例,肝脏转移22例,胰腺转移9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0例,腹壁切口和引流口转移8例,盆腔种植5例,肺转移6例,脑转移5例,骨(主要为椎体)转移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其他少见转移8例.6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35例,胰周淋巴结转移16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例.77例原发胃底或贲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33例,40例原发胃体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20例,13例原发胃窦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残胃或吻合口、腹膜、肝脏及腹腔淋巴结,淋巴结以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因此胃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应包括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部,放射野应包括残胃、吻合口及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并且须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特点。方法分析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且经病理及随诊证实的鼻咽癌复发患者103例,其中男78例,女25例,年龄18~76岁,中位年龄49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后复发103例中鼻咽壁复发79例,CT表现为鼻咽壁均不同程度增厚,其中71例有明显软组织肿物,侵及咽旁间隙58例,茎突后软组织肿物41例,侵及颅底结构23例,侵及海绵窦9例。肿物边缘均不规则,密度不均匀。73例与放疗后CT对比,病变均不同程度增大。放疗后淋巴结转移36例,其中咽后淋巴结转移9例,颈深组淋巴结转移30例,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3例,颌下及腮腺淋巴结转移各1例。边缘规则6例,边缘不规则30例,其中明显侵犯周围结构6例。31例有放疗后CT对比,淋巴结较前均不同程度增大。结论CT扫描能准确评价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作基线影像学检查及定期随诊复查,对及时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Meta分析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RR及 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 8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相比总生存率略低(RR=0.40,95%CI为 0.27~0.61,P<0.001),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则得到了提高(RR=2.91,95%CI为 1.43~5.95,P=0.003)。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治疗相关死亡率相近(RR=0.53,95%CI为 0.14~1.98,P=0.350),但手术组发生率较高(1.7%~11.4%∶1.9%~2.8%)。结论 再程放疗是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患者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