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呼吸衰竭新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和重症湿肺)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发生率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人住我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5例(其中早产儿33例,足月儿22例),分别检测清晨血清基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及小剂量ACTH刺激试验30 min后血清皮质醇峰值.血清皮质醇峰值浓度<200 μg/L为合并AI.结果 呼吸衰竭早产儿基础皮质醇浓度较足月儿高[(139.2±85.4)μg/L vs(92.1±75.0)μg/L,P=0.040 7],而小剂量ACTH刺激试验前后皮质醇差值及ACTH浓度则较足月儿低[(122.3±56.4)μg/L vs(198.2±77.9)μg/L,P=0.000 1;(5.22±2.40)ng/L vs(8.66±5.41)ng/L.P=0.008 4].呼吸衰竭新生儿合并AJ的发生率为20.0%(11/55),其中早产儿组为21.2%(7/33),足月儿组为18.2%(4/22).需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新生儿AI的发生率(29.4%)高于非机械通气新生儿(4.8%).AI新生儿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呼吸衰竭早产儿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较足月儿差.呼吸衰竭新生儿合并AJ的发生率较高.需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AJ的发生率高于机械通气者.未发现AJ与病死率相关.小剂量ACTH刺激试验可较好地评估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  相似文献   

2.
1993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城首镒报道一种新的疾病,病初酷似流感,数天内迅速进展为肺部症状,呼吸衰竭,并可早期致死。本病的病原已确定为一种新的汉坦病毒,不同于以前已知的汉坦病毒,故将此病定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本文综述了HPS的病原,病理,临床表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婴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增快,双肺哮鸣音。极易导致小婴儿呼吸衰竭。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小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咯血(hemoptysis)虽然较成人少见,但一旦发生较大量咯血更易导致窒息、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同时大量咯血的出现常提示患儿有潜在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大量咯血常有突发的特点,出血量较大时,现场也缺少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常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生大量咯血时必须争分夺秒,迅速予以准确判断和处理,否则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5.
1993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城首次报道一种新的疾病,病初酷似流感,数天内迅速进展为肺部症状,呼吸衰竭,并可早期致死。本病的病原已确定为一种新的汉坦病毒,不同于以前已知的汉坦病毒,故将此病定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HPS)。本文综述了HPS的病原、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用的辅助呼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科危重急症,近20年来由于机械通气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呼吸衰竭的治疗取得显著进展。虽然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转归,但应用不当,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如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本文就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用的辅助呼吸方法作一介绍。1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治疗原则1·1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呼吸衰竭是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原发或继发的病变,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使呼吸系统吸入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外呼吸功能障碍。1986年9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  相似文献   

7.
复方冬眠灵(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为儿科临床常用镇静药物之一。氯丙嗪与异丙嗪两药联合应用,可镇静、止喘。降低基础代谢率。尤适用于小儿热性惊厥。该药临床应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但是我科近期有2例小婴儿患呼吸系统疾病,应用该药后出现呼吸衰竭,1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性肝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72年至今的14例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病例,评价其治疗手段。结果 本组1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多囊肝病例中,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8例孤立性肝囊肿中,2例行开窗引流,5例行不同形式的肝切除手术,1例行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除3例多囊肝病例术后仍有轻度肝肿大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其不同表现,采取不同治疗手段,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国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8):717-720,T003
呼吸衰竭是小儿常见的危重症,多种严重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神经疾病及意外事故等均可造成呼吸衰竭,婴儿死亡50%是由呼吸衰竭引起。呼吸系统吸收氧及排除二氧化碳功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可分两型,Ⅰ型:特点是低氧血症,仅pa(O2)降低,pa(CO2)不高,甚至偏低,多因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及肺内分流引起,常见于呼吸衰竭早期和轻症。Ⅱ型:pa(O2)下降,同时伴肺泡通气量下降引起的pa(CO2)升高.多见于重症。在一定条件下,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可互相转化。小儿呼吸衰竭多起病急骤,称为急性呼吸衰竭,需及时诊断治疗。若小儿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同时伴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病情可相对稳定,但这些患儿的病情,可因一个新的呼吸道感染而恶化,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应注意,患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可有明显低氧血症,但不属于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天津市儿童医院(30007)黄敬孚临床上诊断呼吸衰竭应具备三个条件,分别为:有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现分述如下。一、呼吸衰竭的病因呼吸衰竭按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