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8层螺旋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PTCA术后8例,疑似冠心病者24例),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冠状动脉主要节段管腔直径减少>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总体显示率为88.2%,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64.7%,特异性为86.2%,显示钙化以及非钙化斑块混合存在导致血管狭窄19处,其中高估3处,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内支架位置、形态以及远段血流,但难以准确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和闭塞。结论8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及其对斑块性质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6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C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双源CCTA显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统计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结果:1准确性评价:基于节段水平分析,敏感性93.9%,特异性96.5%,阳性预测值89.1%,阴性预测值96.5%,准确率91.9%。C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与CCA一致。2斑块性质:共检出斑块236个,其中脂质斑块67个,纤维斑块74个,钙化斑块95个,钙化斑块比例较高。结论:双源C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高,对斑块性质判断上有一定的优势,对冠心病的筛查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8层螺旋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PTCA术后8例,疑似冠心病者24例),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冠状动脉主要节段管腔直径减少〉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总体显示率为88.2%,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64.7%,特异性为86.2%,显示钙化以及非钙化斑块混合存在导致血管狭窄19处,其中高估3处,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内支架位置、形态以及远段血流,但难以准确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和闭塞。结论8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4.
选择2004-10/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3例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14例,女19例;年龄范围43~81岁。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s/周扫描,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共评价33例患者的396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诊断者344个节段,约占86.9%。对符合评价条件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4.3%,78.0%,97.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26例,非冠心病7例,16层螺旋CT发现冠心病患者含钙化节段59个,无钙化节段215个,非冠心病受检者中检出含钙化节段3个,无钙化节段67个。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6层螺旋CT可发现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的差异,钙化广泛者应建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6SCTCA)对男性和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疑诊为CAHD的受检者共105例(男61例,女44例),对其分别行16SCTCA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诊断CAHD的金标准,评估检查结果。结果105例受检者中,16SCTCA共显示1 184个冠状动脉节段可进行评价。16SCTCA诊断男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95.1%,阳性预测值为73.9%,阴性预测值为99.0%,符合率为94.9%;诊断女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77.9%,阴性预测值为96.2%,符合率为92.4%;女性受检者接受16SCTC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结论16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适用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双源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使用双源CT对冠状动脉宽块进行无创评估,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优点及不足.方法: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了解冠状动脉斑块的种类、大小及解剖学分布,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48例患者共检查576支冠状动脉节段,检测出127个粥样硬化斑块(约占22%),平均(2.4±0.32)个/例.其中74%为大斑块,26%为小斑块.在所有斑块中,16%的斑块为软斑块,10%的斑块为混合性斑块,74%的斑块为钙化斑块.共检测出8例心肌桥(约占16%).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双源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7%,97%,98%.结论:双源CT可以实现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区分高危斑块,并对心肌桥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能力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的影像、临床资料分析对照.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发现软斑块148个,钙化斑块256个,混合斑块96个,以左前降支(LAD)近段(35.2%)、左冠状动脉(LMA)主干(17.4%)、LAD中段(10.6%)、右冠状动脉(RCA)近段(8.4%)、RCA中段(7.6%)、左旋支(LMX)近段(6.6%)斑块常见,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斑块位置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一致性好,软斑块致血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较钙化斑块的高.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准确性高,尤其对近段血管准确率达95%以上,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及时诊断冠心病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及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86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7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病变;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动脉狭窄准确度为92.79%、特异性93.46%、敏感性91.55%、阴性预测值95.29%、阳性预测值88.44%。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可有效作为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放射C T血管造影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观察放射C T血管造影1 m m重建、3 m m重建时小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检出情况、血管狭窄或闭塞分布情况及放射CT血管造影1 mm重建时诊断效能。结果:与放射CT血管造影3 mm重建处理方法相比,放射CT血管造影1 mm重建的小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A检查结果对比,放射CT血管造影1 mm重建时,LM、LAD、CRX、RCA符合率均较高,1 mm重建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92%、100.00%、96.61%。结论: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时采取1 mm层厚时对钙化斑块检出率、诊断效能较3 mm层厚时更优,能较为准确判定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便于临床医师准确评估患者病情,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施治,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价值.方法 对70例(包括6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9例PTCA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6SCTCA)检查,对16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情况进行评估,其中18例冠状动脉有病变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分析,评估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 每例对冠状动脉的18段血管进行分析,70例患者共显示可用于诊断的图像1083段,占应显示血管86.0%;其中显示钙化27例70段血管,检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17例,其中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7例,检出冠状动脉有临床意叉狭窄18例30段.16SCTCA诊断≥50%狭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 16SCTCA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病变程度较可靠,可发现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是适合于筛选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丽  贺延  王松涛  吕俊刚 《临床荟萃》2012,27(21):1863-1865,186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MSCT)检测冠状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87例,均未接受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等治疗,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和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检查,根据CT值进一步将ACS和SAP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26例,混合斑块组19例,钙化斑块组17例;对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结果 3组间血清Hcy浓度按ACS组(16.44±5.48) μmol/L、SAP组(13.06±5.80) μmol/L、正常对照组(9.94±4.23) μmol/L顺序递减(均P<0.01);易损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血清Hcy浓度均高于钙化斑块组,为(16.50±5.24) μmol/L、(15.51±6.24) μmol/L vs(11.63±5.21) μmol/L(均P<0.01);ACS组与SAP组斑块构成比不同(x2=7.628,P<0.05);ACS组易损斑块检出率(42.4%)高于SAP组(17.2%),ACS组钙化斑块检出率(18.2%)低于SAP组(48.3%)(均P<0.05);斑块的不同性质与血清Hcy浓度间存在相关关系(rs=0.467,P<0.01).结论 冠状动脉MSCT联合血清Hcy化验检查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并预测其严重程度的无创方法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许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金标准对照观察的临床诊断实验,于2005—06/2006—03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完成。 对象:选择2005—06/2006—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个月内先后行64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或可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8例。 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分别对28例患者的280个节段进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纳入的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依节段计算多层螺旋CT的准确性,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5%,97.6%,86.8%和84-3%。若去除其中31个冠状动脉节段由于严重钙化而影响诊断的因素,则多层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重建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所做的16层螺旋CT冠脉重建图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分段(Segment)数据采集方式和选择75%的时间相位窗,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CT仿真内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结果60例患者2例冠脉成像不良,不能用于影像诊断;33例冠脉成像未提示明确异常;21例冠脉成像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病变;4例4枚支架有两枚支架显示通畅,1枚支架疑有软斑块形成,1枚支架阻塞。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重建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冠脉管腔II~III度狭窄情况及冠脉斑块形成情况,较好地评估冠脉支架植入情况,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及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较有效的无创性冠脉疾病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经皮冠脉造影的112位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常规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常规冠脉造影计算,112例患者共发现374处病变用于评价,MSCT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总的准确性为90.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5.1%;其中MSCT检测为假阴性均发生在左回旋支和右冠远段,假阳性均为冠状动脉伴有钙化。结论:64排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血管解剖和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影响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变异中的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7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测患者的冠状动脉变异检出率,并根据CT结果对冠状动脉变异进行分类。结果:617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变异78例(12.64%,78/617),其中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状窦者9例,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冠状窦者2例,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位者2例,多开口变异者2例(并行左主干),心肌桥者59例.前降支.肺动脉瘘者2例,左右冠状动脉一肺动脉瘘者l例,右冠状动脉一左室瘘合并右冠状动脉瘤者1例。结论:冠状动脉CTA能准确评估冠状动脉变异,并可清晰显示各类病变细节,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变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丽  李艳丽  闫忠庆  宋有文  李程 《华西医学》2009,(11):3020-302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典型病例的CT图片进行分析、总结,观察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及冠脉内斑块性质的显示能力,并对桥血管和支架通畅性进行观察。结果:近端冠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5%,90.3%,88.5%,对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对冠状动脉内软斑块显示较佳;对桥血管及支架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筛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和搭桥术后的随访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诊断能力及冠脉内斑块与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接受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SCT检查共发现软斑块74个,钙化斑块128个,混合斑块48个,以冠状动脉近段(67.6%)斑块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段(18.4%),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斑块位置、斑块类型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除年龄因素外,冠状动脉内有无斑块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无统计学差异。在斑块类型和位置的诊断上,MSCT检查与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情况,能及早检出不稳定斑块,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前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猝死提供及时、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SCTCA的完整资料,其中48例与近期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64层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562例患者中有48例经CCA证实,48例720个节段中有687个节段可做定量评价,SCTCA发现98个节段有狭窄,CCA发现92个节段有狭窄,SCTC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8.7%,阴性预测值为99.2%。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3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行64层螺旋CTA,以选择性冠状动脉DSA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120段冠状动脉在CTA图像上得到良好显示,达到分析要求。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5.3%、48.3%和95.6%。结论 64层螺旋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