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DRG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NDRG1基因在原发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5-2006年的乳腺癌病例74例,分为两组:有淋巴结转移组3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41例,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比较两组病例癌组织NDRG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NDRG1基因在原发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比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NDRG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NDRG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415),与年龄及肿物大小无关。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NDRG1基因表达比原发癌组织明显降低(P<0.01)。结论 NDRG1表达的下调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机制, NDRG1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乳腺癌转移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DRG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5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的NDRG1、MMP2、MMP9、TIMP2、E-cad的表达状态。结果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NDRG1的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P<0.01)。NDRG1蛋白的表达与TIMP2的表达正相关(P<0.05);而与MMP2、MMP9和E-cad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NDRG1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候选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并且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诱导因子(OGN)基因mRNA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良性肿瘤、108例乳腺原发癌组织和其中30例的癌旁正常组织、30例的淋巴结转移癌中OGN mRNA的表达状态.并分析乳腺原发癌中OGN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OGN mRNA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原发癌和转移癌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6.7%、83.3%、44.4%和6.7%,其中在非癌的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无差异,在乳腺原发癌的表达比非癌组织下调(P<0.05),在转移癌的表达比原发癌下调(P<0.001).乳腺原发癌中OGN mRNA表达水平仅与患者年龄相关,而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OGN mRNA低水平状态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有望作为乳腺癌诊断和监测肿瘤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DRG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5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的NDRG1、MMP2、MMP9、TIMP2、E-cad的表达状态.结果 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NDRG1的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P<0.01).NDRG1蛋白的表达与TIMP2的表达正相关(P<0.05);而与MMP2、MMP9和E-cad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NDRG1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候选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并且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l 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分化程度Ⅰ级14例,Ⅱ级23例,Ⅲ级12例;有淋巴结转移21例,无淋巴结转移28例)、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相对含量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或0.01);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NDRG1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NDRG1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蛋白( )阳性率(3/23和4/49)均低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3/49(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Syk)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癌周正常组织中Syk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Syk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癌周正常组织(P=0.000);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Syk基因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8.32,P<0.01).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相应的癌周正常组织(P=0.000);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8.15,P<0.01);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均无Syk mRNA的表达.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TEN抑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10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及c- erbB -2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无癌转移组(P<0.01).c - erbB -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 - erbB -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无癌转移组(P<0.01).结论:乳腺癌中存在c- erbB -2、PTEN基因表达异常,c- erbB -2表达过度与PTEN表达下调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KiS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iSS-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对56例人乳腺癌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人乳腺癌组织KiSS-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26.8%(15/56),癌旁正常组织KiSS-1表达阳性率为73.2%(41/56),P=0.000。Ⅰ~Ⅱ期人乳腺癌组织中有12例KiSS-1基因表达阳性(40%),Ⅲ~Ⅳ期人乳腺癌组织中有3例KISS-1基因表达阳性(11.5%)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KiSS-1阳性表达例数为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例数为11例(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KiSS-1基因表达降低与人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人乳腺癌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VEGF-C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C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乳腺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57例乳腺癌(导管内癌12例,浸润性导管癌45例)组织中VEGF-C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45.6%,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5.6%)(P<0.001), VEGF-C的表达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1),但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乳腺癌原发灶、19例腋窝阳性淋巴结和31例腋窝阴性淋巴结中COX-2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呈阳性表达,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浆内,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间质细胞中,在非转移淋巴结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淋巴结部分巨噬细胞的细胞浆内。COX-2在正常乳腺组织、原发癌组织、腋窝阳性淋巴结和腋窝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60.0%、84.2%和32.3%,正常乳腺组织、原发癌组织、腋窝阳性淋巴结三者间COX-2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阴性淋巴结(32.3%)与阳性淋巴结(84.2%)之间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COX-2在淋巴结阳性原发癌组织(84.2%)和淋巴结阴性原发癌组织(45.2%)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OX-2阳性表达的患者可能易发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Hao XS  Feng YM  Zhang L  Li XQ  Niu Y  Xiao CH  Sun BC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385-390
目的比较乳腺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单引物扩增(SPA)标记方法和含21000个人功能基因的Oligo芯片,比较10例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至少5对样本中有1.5倍以上相同差异表达趋势的基因;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病例验证。结果SPA方法标记靶标可使用于一张芯片杂交的起始总RNA模板量减少至0.25μg;共筛选出57个基因在至少5对样本中有1.5倍以上相同的差异表达趋势,其中19个基因在转移癌中表达上调,38个基因下调,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黏附和运动能力有关,14个与信号传导有关,14个与细胞生长代谢有关;实时定量RT—PCR检测30例乳腺癌原发癌与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中纤维粘连蛋白(FN)的mRNA表达,转移癌中FN的mRNA表达平均相对表达量较原发癌下调3.6倍,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8,P=0.003)。结论(1)单引物扩增标记靶标的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2)以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癌作为原发癌的转移亚克隆进行基因表达的差异比较,筛选得到的基因涉及了细胞黏附和运动能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生长代谢等与转移相关的生物学过程。(3)FN可能参与乳腺癌的转移过程,是潜在的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TEN、P7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癌组织中PTEN和P73蛋白的含量.同时取同期无远处转移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PTEN在远处转移组、局部淋巴结转移多于4枚组的高表达率均低于无远处转移组和局部淋巴结转移4枚及不足4枚组(P<0.05),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高表达率反而逐渐降低(P<0.05).P73在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之间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淋巴结转移4枚及不足4枚的患者较转移多于4枚的患者呈现低表达(P<0.05);且在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3组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1.7%、75.0%、76.9%,3组间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 PTEN基因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局部和远处转移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NDRG1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法检测108例乳腺癌中NDRG1与ER、PR的表达状态。结果 NDRG1和ER、PR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NDRG1的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NDRG1的表达率38.60%(22/57)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66.67%(34/51)(p<0.01)。结论 联合检测NDRG1和ER、PR的表达,对临床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nm23-H1基因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青年女性、30例绝经后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他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组较绝经组患者淋巴转移率高(P<0.01);青年组与绝经组患者组织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1);青年组、绝经组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组,两者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各组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青年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nm23-H1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1),随访发现:青年乳腺癌患者nm23-H1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p53阳性者生存率(P<0.05)。结论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状况标志着青年乳腺癌恶性侵袭程度,因而二者可作为青年乳腺癌患者极有价值的生物学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TEN与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恶性病变中抑癌基因PTEN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增生组织(其中20普通型增生,8例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原位癌、9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TE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非典型增生上皮和导管原位癌的PTEN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乳腺腺上皮(P<0.01);浸润性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为49.0%,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增生的乳腺组织和导管原位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分级、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微血管密度计数均呈负相关,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TEN表达低下时乳腺癌中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率与腋淋巴结受累、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TEN高表达时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率与腋淋巴结受累、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PTEN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表达的改变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PTEN的表达水平低下可作为乳腺癌分化和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志.CyclinD1对乳腺癌分化和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可能部分受到PTEN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W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Wip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Wip1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RT-PCR: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Wip1 mRNA的基因表达值分别为:0.715±0.087、0.175±0.021、0.154±0.022.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3种组织中Wip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2.9%(44/70)、2.9%(2/70)、0(0/20).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Western印迹:3种组织Wip1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0.688±0.151、0.251±0.043、0.234±0.044.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Wip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与p5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Wip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Wip1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MTSS1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及80例T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SCC的临床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MTSS1在癌旁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水平较TSCC中显著升高(P<0.05),TSCC中MTSS1的阳性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临床分期较高组与临床分期较低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此外,MTSS1与MMP-9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MTSS1与TSCC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有关.其指标与TSCC的临床分期和疾病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宁菊  李云霞  韩恩善 《医学争鸣》2002,23(24):2233-223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乳腺癌nm23-H1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乳腺癌腋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组、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组nm23-H1基因高表达分别为56.8%比83.8% (P<0.05)和41.2%比78.4% (P<0.01),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nm23-H1基因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表达无显著相关.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Feng YM  Gao G  Zhang F  Chen H  Wan YF  Li X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9):2749-2755
目的 通过乳腺原发癌与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首先利用mRNA差异显示(mRNA DD)技术筛选乳腺原发癌与其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将差异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同源性比较;然后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反向斑点杂交和荧光标记的基因芯片杂交方法验证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在7个不同生物学行为乳腺癌细胞系的mRNA表达。结果 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癌与其原发癌的基因表达谱具有高度一致性,但也有少量差异表达的基因;mRNADD筛选得到16个差异基因,包括4个未知基因并已登录在GenBank,序列号为BG518428、BG518429、BM005520、BM005521,4个已知序列未知功能基因和8个已知基因。其中驱动蛋白样DNA结合蛋白(KNSL4)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YPD)为在同位素标记的反向斑点杂交和基因芯片杂交的验证结果中证实在转移癌中的表达较原发癌下调的基因。KNSL4 mRNA在7个不同生物学行为乳腺癌细胞系的表达,随着细胞转移能力的增强呈下调趋势。结论 乳腺原发癌与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相似性证实,淋巴结转移癌是其原发癌的转移亚克隆,二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细胞的转移表型相关;KNSL4和DYPD为3种方法均证实的在转移癌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是潜在的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KNSL4与乳腺癌细胞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相关,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和癌旁组织ECM 1基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韶璋  朱伟良  阮萍  张积仁 《广东医学》2008,29(11):1879-1881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TagMan-MGB荧光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胃癌癌旁组织(n=38),胃癌(淋巴结未转移)(n=18)和胃癌(淋巴结转移)(n=20)中ECM1基因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淋巴结未转移和淋巴结已转移的胃癌组织ECM1基因的表达均值分别为(6.67±2.29)×108拷贝/gRNA,(7.41±2.65)×108拷贝/gRNA,(5.01±2.22)×109拷贝/gRNA。淋巴结未转移的胃癌组织ECM1基因表达均值高于癌旁组织,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已发生转移的胃癌组织ECM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和淋巴结未转移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M1基因在转移性胃癌中表达升高,可能与胃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