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要求,逐步将医院物业、餐饮服务、绿化保洁、垃圾处理、油料管理、病区保洁、陪护推向社会化保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靠社会力量,深挖内部潜力,精简了人员,节约了经费,促进了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医院后勤社会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至2000年10月医院后勤全部实现了社会化保障,后勤职工随着岗位一并移交保障单位。 一、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是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院有床位1000张,工作人员近2000人,行政后勤人员约占30%。医院医疗办公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医疗办公用房8.7万平方米;现代化智能化病房楼6.2万平方米,34层;另有家属居住区及其它院落共10个,建筑面积8.3万…  相似文献   

3.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医院后勤工作的总体趋势。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既要符合军队医院发展的一般要求,又必须能够满足战时卫勤保障的需要。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数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本地区大部分重危病人的诊治任务。1990年以来,每年门、急诊人次在80万以上,出院病人数在11000人次以上。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病人占出院病人数的14%左右,而老年病人死亡数却占死亡总数的40%左右。老年住院病人具有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合并症多等特点。因此,分析老年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和特点,对于减少住院死亡,降低住院病死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医院后勤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医院后勤必然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管理体制和自我配套封闭式的“供给后勤”和“福利后勤”向社会化服务转化,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院在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有组织、有步骤地先后将中央空调、动力系统、电梯维修、清洗保洁、给排水等11个后勤保障项目推向了社会,减少用工75人,年增收节支30.2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后勤保障临时用工多、消耗大、费用高、效能低、管理难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我院根据军队后勤保障体制的特点,结合国内医院改革经验和本院实际,进一步深化军队医院后勤工作改革,加速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一、用公开招标形式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实践证明,自给式、封闭型的“小而全”保障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大潮中军队医院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军区第252医院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先后将13个生活服务项目推向社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年节约经费130多万元。在1999年12月召开的“北京军区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期间,252医院作为军区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样板,大会组织代表前往观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252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成功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中的强大威力。1 全院同志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思想认识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重大改革的实施,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正确引导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全院大多数同  相似文献   

8.
我院的年门诊量曾一度从14万余人次跌至6.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从85%降至52%,职工人心涣散,医院陷入困境。近年来,我院依靠改革,业务量回升,业务收入增长156%,30多位停薪留职人员纷纷要求提前回医院工作。使医院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的体会是:一、选配好领导班子。我们医院的转机是在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出现的。我院新班子年轻、有朝气、团结协调、开拓意识强、勇于改革,把40万柳市人民身体健康视为己任。认真分析医院现状、寻找差距,下决心敢闯市场,大胆改革,开创了我院工作新局面。二、深化医院改革。1、变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已成为城市大医院后勤改革的发展趋势。应用核心竞争力理论阐述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如果某一业务不能或者很难为竞争优势做贡献,那么就可以考虑外包(社会化),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是某项业务存在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供应市场,目前医院支持性业务中的餐饮服务、人员服务和非技术性的建筑及设施服务完全具备成熟的市场化前提条件。适宜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技术性的建筑及设施服务只宜部分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而患者服务在我国尚不具备供应商市场,不宜社会化。此外,当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购买成本、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管理成本、医院资源的机会成本之和小于内部化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时,就应寻求社会化服务。作者结合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践,探索如何构建与社会化服务保障相适应的监管体系、以及社会化保障工作的思路、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10.
美国1984年医院感染率占住院病人的3.4%,估计全美国每年发生200万人次以上,是美国10个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85年因此而增加开支40亿美元。作者对1980~198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纪念医院102206住院人次进行了多发性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发现有2662人(占住院病人的2.6%)发生了4031次(占住院数的3.9%)医院感染,平均每人1.5次,其中多发性感染775人,感染2144次。所有感染中,菌血症20%,尿路感染24%,外科伤口感染14%,呼  相似文献   

11.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是指医院必需的后勤服务由社会提供,向市场索取。在此同时,又要敢于变革现行的医院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现行的保障模式,把医院保障的实体推向市场,打破后勤对医院经济上的依附性,按市场经济固有的价值规律作为利益驱动的杠杆,以质定价,以量论价,把保障服务商品化,逐步打破医院办社会的格局,打破福利性保障上的“大锅饭”,真正实行全额医疗成本核算,让医疗“轻装简从”,快速发展。 医院保障社会化改革必然触及现行保障体制的种种关系和长期形成的保障方式,尤其要涉及到人员的归属定位、资产重组和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因而,必然审慎考虑,妥善解决。可以将现有后勤  相似文献   

12.
<正> 我院于一九九九年开始进行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1 保障模式根据我院实际,采取分项招标承包及商场租赁的模式,与广东纺织品进出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格林工程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承包合同、租赁合同,由他们负责我院工病饮食保障、卫生保洁、电梯空调设备维护管理和营区绿化管护,所需人员的聘用、吃住及管理由公司负责。医院按合同提供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提出实现医院后勤社会化。我院是临沂市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急救中心 ,现开放床位 114 8张 ,年门诊量 6 8.4万人次 ,出院病人 3.5万人次 ,大型手术2万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医院后勤建设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第150医院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采取承包经营制先后对院区保洁、饮食、供热和车辆保障进行了改革,切实推进院务保障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全面地推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有效地克服了医院后勤保障体制中的诸多弊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明显的效益。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医院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启动了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经过调查研究、周密论证、精心策划,于2000年8月与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饮食保障等七个项目签订了承包合同。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三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结果 12家已经进行社会化改革医院的82个后勤保障部门社会化18个绩效评价指标被归纳为5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军队医院后勤保障参与者的支持性、监管力度与承包商相应配合程度、医疗与服务的市场发展、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后主业发展和其他影响因素等内容。结论 在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评价中引入主成分分析,有助于参与主体从不同的侧面把握提高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医疗服务供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 1997年全国医院(包括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21.57亿,住院人次数为5044万;与1990年相比,诊疗下降4亿人次,住院下降100万人次。然而,全国医院的床位和卫生人员却分别增长27.8万张和73.2万人。目前,我国县以上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1.70%,卫生院为34.5%,比1990年  相似文献   

19.
我院位于南京市城南城郊结合部,年急诊量近12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5 000人次左右,其中重症创伤占25%以上,心肺复苏患者每年150例以上,年接诊批量伤员抢救10~15次.为建设现代化急诊急救中心,提高急危重症及重症创伤紧急救治水平,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术不断发展,急诊急救中心已初具规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药品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军队医院主渠道药品必然要向社会化保障发展。本文依据对军队医院主渠道药品供应保障模式的学习和认识,就现行保障模式的弊端,以及社会化保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