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跟骨前部解剖测量和多层螺旋CT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个案化内固定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解剖测量法和多层螺旋CT法,测量40只成人跟骨前部湿性标本的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结果]解剖测量法测得的跟骨前部最大长度(28.32±2.76) mm,最小长度(9.01±1.88) mm,最大宽度(27.60±2.91) mm,最小宽度(20.35±1.78) mm,最大高度(28.75±2.33) mm,最小高度(19.64±1.93) mm.螺旋CT法测得的跟骨前部最大长度(28.11±3.03) mm,最小长度(9.32±1.32)mm,最大宽度(27.69±2.19) mm,最小宽度(21.10±1.56) mm,最大高度(27.99±2.77) mm,最小高度(18.98±2.34) mm.两种测量方法获得的数据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的数据反映了跟骨前部的实际大小.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并给予三维重建,可以客观地获得跟骨前部的基本数据,直观显示了跟骨前部的立体形态.根据测量的数据制定个案化置钉方案,提高跟骨骨折内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体素化测量的可重复性,为髋部骨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8例短时间内QCT扫描两次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从QCT影像中手动分割出股骨近段结构。借助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思想,选择一个形状和结构适中的股骨近段结构作为标准模板,通过三维弹性配准算法将其他股骨近段映射到标准模板上。采用最小二乘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将CT值转化成体素化的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值。最后,使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对28例患者短时间内两次QCT扫描数据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三维统计参数图。结果所选28例骨折患者短时间内两次QCT扫描数据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均较好,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结论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为髋部骨折风险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邹强王林楠杨曦陈太勇胡博文刘立岷宋跃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6):739-744
目的 介绍一个新的枕颈角度参数——枕骨-齿突角(occipito-odontoid angle,O-D角),分析其预测C_(2、3) Klippel-Feil(KF)综合征患者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0年4月—2019年1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63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51岁。颅底凹陷44例,寰枢椎脱位75例;其中40例合并C_(2、3) KF综合征。7例行前路减压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112例行单纯后路枕颈融合术。手术固定节段:O~C_(2) 36例、 O~C_(3) 51例、O~C_(4) 25例、O~C_(5) 7例。术后随访时间21~136个月,中位时间79个月。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枕骨-C_(2)角(occipital to C_(2) angle,OC_(2)角)、枕骨-外耳道枢椎角(occipital and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to axis angle,O-EA角)、枕外隆突-齿突角(occipital protuberance to axial angle,Oc-Ax角)、O-D角和最狭窄口咽气道直径(the narrowest oropharyngeal airway space,nPAS),计算上述参数末次随访时与术前差值(记为dO-C_(2)角、dO-EA角、dOc-Ax角、dO-D角、dnPAS)。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分为吞咽困难组和无吞咽困难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上述参数差异;分析40例合并C_(2、3) KF综合征患者的枕颈角度参数与nPAS相关性,以dO-D角≤-5°作为标准,评价其预测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枕颈融合术后31例(26.1%)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组),其中10例为C_(2、3) KF综合征者;88例未发生该并发症(无吞咽困难组)。两组患者年龄、随访时间、固定节段、类风湿性关节炎构成比、寰枢椎脱位构成比、合并C_(2、3) KF综合征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困难组女性患者构成比高于无吞咽困难组(χ^(2)=7.600,P=0.006)。两组术前O-C_(2)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8,P=0.014),O-EA角、Oc-Ax角、O-D角、nP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O-C_(2)角、dO-EA角、dOc-Ax角、dO-D角和dn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合并C_(2、3) KF综合征患者的dO-C_(2)角、dO-EA角、dOc-Ax角、dO-D角均与dnPAS成正相关(r=0.604,P<0.001;r=0.649,P<0.001;r=0.615,P<0.001;r=0.672,P<0.001)。以dO-D角≤-5°为标准,预测合并C_(2、3) KF综合征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8/10)和93.3%(28/30)。结论 dO-D角可以预测C_(2、3) KF综合征患者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8例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3~56岁,平均31.1±14.2岁。颅底凹陷(扁平)畸形16例,其中8例伴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伴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伴上述两种畸形;单纯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齿状突发育不良4例;单纯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MRI示所有病例脊髓均有不同程度受压,术前JOA评分5~9分,平均7.2±1.4分。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牵引重量4~7kg,平均5.2±0.7kg;牵引时间7~14d,平均10.1±2.1d;复查X线片,22例患者脱位部分复位,6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均行枕颈融合术,术中枢椎尽量置椎弓根螺钉(根据枢椎畸形程度,20例患者枢椎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6例单侧置钉,2例未能置钉),余固定节段(固定至畸形椎体下2~3个节段)置侧块螺钉。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3~5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180~400ml,平均250ml;无脊髓、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JOA评分8~13分,平均10.6±1.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复查X线片和MRI,21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7例患者脱位较术前明显改善,脊髓受压完全解除。随访6~48个月,平均20.3±9.7个月,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平均4.3±0.9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16分,平均14.6±1.7分,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部分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尸体标本上评估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10具尸体左、右两侧枕骨髁上分别置入直径为3.5 mm、长度为20.0 mm的螺钉,操作后行尸体枕颈部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CT图像上测量枕骨髁螺钉与椎动脉、脊髓、舌下神经管等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并测量螺钉长度、上倾角、内倾角、螺钉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及进针点与枕骨髁内侧壁的距离. 结果 10具尸体共20侧枕骨髁均成功置入螺钉,三维CT重建后枕骨髁螺钉位置均满意,未伤及脊髓、神经根、舌下神经及椎动脉.左、右侧枕骨髁螺钉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0.96±0.87)、(20.59 ±0.54) mm,平均上倾角分别为11.24°±0.71°、11.11°±0.61°,平均内倾角分别为31.00°±1.59°和30.85°±0.97°,枕骨髁螺钉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平均分别为(4.84±0.52)、(4.70±0.27) mm,进钉点与枕骨髁内侧壁的距离平均分别为(5.13±0.79)、(5.04±0.68) mm.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枕骨髁可以置入螺钉固定,且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结构,枕骨髁螺钉置入固定技术可作为传统枕颈融合手术方法的改进或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椎动脉第=三段的走行情况,探讨其分型方法.方法:对连续收治的36例诊断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进行椎动脉的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情况.结果:根据椎动脉进入椎管和颅腔的位置由远到近分为Ⅰ、Ⅱ、Ⅲ、Ⅳ型,36例患者中5例6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经过寰椎侧块的下方走行,占8.3%,为Ⅰ型;16例18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走行经过寰椎侧块的表面,或在其表面转弯,占25%,为Ⅱ型;25例44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向上、外方走行,沿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性孔道进入颅内,占61.1%,为Ⅲ型;4例4侧椎动脉缺如,占5.6%,为Ⅳ型.结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的椎动脉第三段有四种解剖形态,对寰椎枕骨化患者置入寰椎侧块螺钉时,Ⅱ、Ⅲ型椎动脉走行者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对单侧椎动脉缺如者,对侧手术操作应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颈椎CT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0年5月-2002年5月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0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颈椎CT测量,并与术中环锯法所取骨芯的椎体矢状径进行比较;术前对颈脊髓功能进行了JOA评分。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椎体矢状径的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性椎管矢状径和有效椎管率均与临床的JOA评分密切相关,后者与临床相关性更高。结论:颈椎CT测量值可作为实际值应用。CT测量对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判断脊髓的受压程度和避免手术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对女性患者尤其应注意测量横突孔间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分析我国健康成人枕颈角(occipital-C2 angle,OC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影像学参数,分析两者与性别、年龄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为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体检中心随机筛选健康(无颈椎疾病及相关症状)志愿者,行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按照不同性别分为男女组各75例,各性别组根据不同年龄段分5个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各15例。3名脊柱外科主治医生2次不同时间分别独自对健康体检者OC2A和POCA进行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测量的可信度。获取我国健康成人OC2A和POCA参数值并进一步行两者随性别、年龄之间变化的统计学分析和两参数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结果:150例健康成人OC2A、POCA分别为14.14°±3.70°、108.53°±7.8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别为6.89°~21.39°、93.24°~123.82°;男性组OC2A和POCA分别为14.63°±3.10°、108.05°±7.48°,女性组OC2A和POCA分别为13.66°±4.18°、109.01°±8.14°,男女组之间OC2A和P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性别组年龄段之间OC2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P=0.129,女P=0.160,One-Way ANOVA(LSD)],男性组60~69岁组POCA较20~29岁组和50~59岁组低(P0.05);女性组30岁以后POCA持续减小,60~69岁组小于20~2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2A与POCA负相关(r=-0.386,P0.001)。OC2A和POCA测量值在观察者间组内ICC分别为0.933和0.971,观察者内的ICC分别为0.916和0.935,P0.001。结论:我国健康成人OC2A和POCA值在性别之间无差异;OC2A值在各年龄段之间无变化,但POCA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术者可结合患者年龄,参考两参数的CI值及其负相关,确立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中OC2A和POCA角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后路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枕颈部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具年龄32~55岁,身高155~180cm的颈椎尸体标本,不做手术处理建立正常模型,切断标本的寰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制作枕颈不稳模型,枕骨髁螺钉的置钉固定建立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给予三个模型枕骨1.5N·m的屈伸、侧弯、旋转力矩,测量标本C0~C1与C0~C2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分析比较正常模型、失稳模型及内固定模型的运动范围改变,评价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有效性。结果:在C0~C1节段上,正常模型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分别为:14.13°±0.71°、7.60°±0.43°、3.77°±0.27°、5.42°±0.44°,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23.57°±2.26°、11.96°±1.44°、5.21°±0.29°、7.13°±0.67°,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7.53°±0.77°、3.79°±0.64°、2.56°±0.34°、0.89°±0.31°;而在C0~C2节段上,正常模型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分别为:19.72°±0.71°、17.62°±0.97°、7.55°±0.51°、51.46°±3.11°,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30.57°±2.32°、23.85°±0.91°、9.37°±0.55°、68.91°±6.25°,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11.30°±0.66°、9.19°±0.63°、5.12°±0.59°、7.39°±0.76°。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大于正常模型,正常模型的活动度大于固定模型。结论: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减少枕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的运动范围,充分证明了该固定技术具有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差异及CIMT和斑块增大的风险。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包括6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和60位非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妇女。CIMT采用B型超声测量。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与无骨质疏松症妇女的平均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症组CIMT升高的风险与非骨质疏松症组相似。骨质疏松症妇女斑块出现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三倍。然而,调整了易使妇女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后,两组之间斑块的存在并无显着差异(校正比值比=0.85;95%可信区间0.10~6.464)。结论绝经后妇女与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均CIMT无差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CIMT升高风险与无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相当。两组之间斑块的存在没有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In vivo and in vitro CT analysis of the occipu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guments concerning the best procedure for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have rarely been based upon occipital bone thickness
or only based on in vitro studies. To close this gap and to offer an outlook o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 28
patients were analysed in vivo by means of spiral CT. Ten macerated human skull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CT and directly.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according to a matrix of 66 points following a grid with 1 cm spacing based upon McRae’s line. Maximum
thickness in the patient group was met 4 cm above the reference plane in the median slice (11.87 mm; SD 3.41 mm) and 5 cm
above it in the skull group (15.85 mm; SD 1.81 mm). Correlation between CT and direct measurements was good (91.79%). Intra-individual
discrepancies from one side to the respective point on the other side are common (difference > 1 mm in 60%). Judging areas
suitable for operative fixation using the 10% percentile value (6.68 mm for the maximum value of 11.87 mm) l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crews should only be inserted along the occipital crest in an area extending from 1.5 cm above the posterior margin
of the foramen magnum to the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EOP). At the level of the EOP screws may also be inserted up
to 1 cm lateral of the midline. A reduction of screw length to 7 mm (9 mm for the EOP) is proposed.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spiral CT with 1 mm slicing and sagittal reconstructions.
Received: 19 February 1998 Revised: 13 July 1998 Accepted: 15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测量辅助下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的准确性。方法:成人颈椎标本10具行螺旋CT扫描重建,在其多平面截面图像上设计出理想进钉路线,此路线在后方侧块上的投影点(O点)即为理想的进钉点,测量出O点与侧块外缘的距离(HO),或到横突根部的距离(HT),与侧块下缘的距离(HL),或与侧块上缘的距离(HU)。同时测量此路线与椎体中轴线的夹角(Am)以及与椎体上终板的夹角(AE);测量椎弓根峡部松质骨核心的长径(IL)与短径(IS),并测量其向内倾斜角度(f)。在标本上依据上述测量得到的数据找出椎弓根内固定的进钉点即O点。并根据测量的角度确定进钉方向后插入克氏针模拟置钉。将置钉后的标本进行CT扫描,判断其准确性。结果:共置入98枚克氏针,89枚(90.8%)完全在椎弓根内,9枚(9.2%)穿破椎弓根。结论:利用螺旋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仍有一定的椎弓根穿破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带棘突钛钉腰椎螺旋CT三维测量 (SCT 3DM)引导经腰椎弓根手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取成人腰椎干骨标本 (L1~L5) 10具 ,沿棘突髓腔插入钛合金定位钉 (针尾外露 ) :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 ,资源图像输入AW 4.0工作站做多平面重组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重建 ,测量根针距 (PND)、根轴距 (PAD)及SSA角的矫正角 (PRA)、根轴角 (TSA) ;并将 10具标本做实体解剖观察 ,对照两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用三维重建椎体显示后部分结构 ,以横突平分线和上关节突外缘线为坐标 ,显示位于根针距、根轴距、矫正角及根轴角 (TSA)方向的椎弓根后缘坐标点。结果 :三维测量结果与实体解剖测量比较呈高相关性 (γ >0 .99) ,临床应用经椎弓根手术 2 0例 ,有效性为 10 0 %。结论 :经棘突钛钉定位及SCT 3DM可有效地指导经腰椎弓根定位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接受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骨 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PLIF术治疗 的6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根据腰椎BMD,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 ≥-1.0)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 (56.5±9.0)岁;L4,5滑脱20例,L5S1滑脱13例]和骨量减少组(T<-1.0)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60.5±7.8)岁; L4,5滑脱21例,L5S1滑脱15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手术前、后腰腿痛情况;应用Roland-Morris(RM)量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术中出血量、VAS改善、RM改善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骨量与性别、年龄、椎弓根螺钉松动、融合器沉降、融合率及病变节段的相关性。结果 骨量正常组患者术后VAS和RM评分分别为(2.42±0.83)分和(4.06±1.34)分,骨量减少组VAS和RM评分分别为(2.61±1.02)分和(4.61±2.39)分,与各自术前VAS和R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量正常组平均出血量(415.5±105.8)ml,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528.3±128.7)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量正常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69.7±44.3)min,骨量减少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6.4±42.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骨量正常组的VAS和RM改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出血量与BMD呈负相关(r=-0.407,P=0.001),BMD越低,手术出血量越多。而BMD与手术时间、VAS改善、RM改善、融合器沉降、不融合、螺钉松动等无明显相 关性。结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PLIF术治疗时,BMD与出血量呈负相关,BMD越低,手术出血量越多;其他手术 指标和并发症与BMD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重建脊柱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脊柱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3例,脊柱骨折5例,侧弯畸形2例,肿瘤2例,均得到正确诊治。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脊柱病变的诊断,能直观显示脊柱病变部位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下腰椎软骨终板的形态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腰椎软骨终板的方法 ,为下腰椎椎间盘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定量检测指标。方法 福尔马林浸泡尸体脊柱标本 2 8例 ,分别采用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自L3 上缘至S2 上缘 ;扫描条件 :12 0Kv ,15 0mAs,成像矩阵 5 12× 5 12 ,FOV16cm ,层厚 1mm ,螺距 1 0 ,Pitch 1 0。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 ,再在MPR重建的基础之上行曲面重建 (CPR) ,勾画出软骨终板的轮廓 ,然后测量软骨终板的最大矢状径、横径、面积、周径、形态。结果 L3 下缘至S1上缘软骨终板由类“心形”渐渐变为“椭圆形” ,作者还提供了L3 至S1软骨终板的所有测量参数。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用来评估椎间盘软骨终板简便、易行、可靠性好 ,为临床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一种客观、准确地测量耳廓夹角的方法。方法 于30例成人正常耳廓(共60只),采用CT作经眶—耳平面的断层扫描,绘制成图后测量常用的3个夹角的角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成年人正常耳廓的颅—耳角为(45±14)度,颅—耳甲角为(83±13)度,耳甲—耳舟角为(92±4)度。左右对称。男女之间,女性的颅—耳角大于男性,颅—耳甲角、耳甲—耳舟角无显著差异。结论 用CT测量人类耳廓的相关夹角是一种无干扰、方便、准确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健康成年人腰椎间盘及椎体终板的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及腰椎间盘假体的个体化设计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对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腰椎正常椎间盘及椎体终板的解剖参数进行测量,男女各200例,年龄20~60(40.61±11.22)岁,测量节段为L_(1)-S_(1)椎间盘,测量指标包括椎间盘轴位前后径和横径、矢状位前中后高度、冠状位左右高度、椎间隙角度及各椎体上下终板的横径和前后径。结果:(1)在性别上,男性L_(1)-S_(1)椎间盘轴位前后径和横径、矢状位前中后高度、冠状位左右高度、椎间隙角度的解剖参数均大于女性(P<0.05),男性L_(1)-S_(1)椎体上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大于女性(P<0.001)。(2)在矢位前中后高度比较中,男性和女性L_(1)-L5各椎间盘矢位高度均为中高>前高>后高(P<0.001),而L5S_(1)椎间盘矢位高度为前高>中高>后高(P<0.001)。(3)在冠状位左右高比较中,男性和女性L_(1)-S_(1)椎间盘冠状位左右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男性和女性L_(1)-S_(1)各椎间隙夹角均随椎体节段的增加而增大。(5)男性L_(1)-S_(1)椎体上下终板的前后径及横径均大于女性(P<0.001)。结论:在成人腰椎间盘假体的设计中应考虑性别差异。各节段腰椎间盘的解剖参数随椎体序列的增加而变化,在人工椎间盘的设计中应考虑不同椎间盘的解剖参数,从矢位的高度变化判定椎间盘的设计应为楔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人工气腹法螺旋CT(induccd pneumo-peritoneurn in spiral CT,SCTPP)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选择治疗方案、确定手术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进展期胃癌52例先后进行常规SCT和SCTPP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常规SCT和SCTPP对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2.3%和95.7%(P<0.05),对M分期的敏感性分别为61%和100%(P<0.05),二者均不能准确提供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SCTPP对术前判断胃癌局部病变情况及远处转移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SCT,对选择治疗方案、确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无体膜定量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方法] 将31例患者的腰椎螺旋CT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骨密度测量。由3位经过培训的脊柱外科医生独立进行腰椎BMD测量,每位观察者对患者均测量2次。观察者内或观察者间的差异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一致性分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描述。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分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描述。 [结果] 观察A 2次测得腰椎BMD为(67.14±26.71) mg/cc和(66.37±26.69) mg/cc,两者间差值率为(4.22±2.55)%(P=0.12, ICC=0.995);观察者B 2次测量的BMD为(68.89±29.37) mg/cc和(68.54±28.98) mg/cc, 差值率为(5.08±3.83)% (P=0.56, ICC=0.994);观察者C 2次测量的BMD为(69.31±26.72) mg/cc和(69.83±27.90) mg/cc, 差值率为(4.16±3.03)% (P=0.31, ICC=0.995)。 3个观察者所测腰椎BMD的值分别是(66.76±26.66)、(68.71±29.13)、(69.57±27.28) mg/cc ( P=0.15, ICC=0.957, Cronbach"s alpha系数 =0.985)。[结论] 无体膜QCT测量腰椎BMD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