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沈寅琛  陆洪波 《广西医学》2008,30(11):1762-1763
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寄生在于人体泌尿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和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原体[1].我们对53例有自然流产史妇女和49例无自然流产史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探讨宫颈UU、CT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自然流产患者和55例人工流产患者的宫颈黏液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患者中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和62%,两种病原菌共同检出率为14%;人工流产组患者中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和24.8%,两种病原菌共同检出率为1.8%.自然流产组比正常人工流产组CT、UU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静 《当代医学》2014,(28):67-67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九江市妇幼保健院50例自然流产女性(观察组)和50例人工流产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女性的流产胚胎组织以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同时分析自然流产次数与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流产胚胎组织以及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34.0%和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0%和12.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女性自然流产次数越多,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几率就越高(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存在紧密的联系,沙眼衣原体感染会使胚胎受到影响而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而造成自然流产,因此处于怀孕期的女性需要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而降低自然流产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对女性生殖道与宫同胚胎间UU,CT感染的关系进行评价。方法 自然流产(研究组)和人工流产(对照组)妇女各30例,留取宫颈管分泌物和绒毛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UU-DNA,CT-DNA检测。随机抽取了其中的8例绒毛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学检查。结果 生殖道UU,CT检出阳性者研究组分别为10.0%,33.3%,对照组分别为20.0%,4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绒毛UU,CT检出阳性者研究组分别为16.7%,26.7%,对照组为33.3%,3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殖道UU,CT阳性者37.9%绒毛中检出同种病原体,阴性者中48.4%绒毛UU,CT阳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盆腔炎和不孕症的常见病因。而女性生殖道感染CT后容易合并UU感染。为探讨生殖道CT和UU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CT和UU。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86例正常生育妇女为对照组,149例自然流产妇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殖道CT和UU感染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CT感染检测阳性6例,UU感染检测阳性9例;无混合感染;观察组CT感染检测阳性39例,UU感染检测阳性56例.两组生殖道CT和UU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4.95、22.49,均P<0.01).结论 生殖道CT和UU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密切,孕前检测CT和UU感染对降低自然流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6-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弓形虫(Tox)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RSA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人工流产者9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u、Ct、HCMV及Tox阳性检出率及与流产次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Uu、Ct、HCMV、Tox阳性率分别为26.53%、24.49%、23.47%、18.37%,对照组Uu、Ct、HCMV、Tox阳性率分别为6.12%、8.16%、10.20%、2.04%,两组对应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Uu、Ct、HCMV、Tox阳性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Ct、HCMV、Tox与RSA的发病密切相关,应重视相关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做到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检测346例自然流产者(观察纽)和138例无自然流产史者(对照组),免疫层析法和分离培养分别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CT和UU、Mh。结果:①两组比较,CT、UU、Mh单独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h与CT或(和)UU复合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自然流产数≥2次者Mh、CT、UU检出率与只有1次自然流产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Mh、CT、UU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h、CT、UU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有关,尤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密切。3种病原体感染引起自然流产的风险相似,应同样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及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集宫颈分泌物及蜕膜组织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结果。结果自然流产组宫颈分泌物及蜕膜组织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者是不孕不育的高发人群,可造成女性输卵管的粘连和阻塞及子宫内膜炎等,导致不孕不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者是不孕不育的高发人群,可造成女性输卵管的粘连和阻塞及子宫内膜炎等,导致不孕不育。1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彭慧兰等[1]以了解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流产患者105例,其中复发性自然流产者35例为A组,健康早孕行人工流产者35例为B组,首次自然流产者35例为C组。对比3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A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单独感染阳性率、复合感染阳性率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发性自然流产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ticumUU)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 用金标法对308例自然流产患者(观察组)和300例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CT、UU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阳性检出率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性。结论 CT、UU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90例自然流产患者为观察组,155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CT感染率,并分析两组CT感染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T感染率为5.64%(22/3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感染22例(5.64%),其中单纯D型3例(13.6%),单纯E型7例(31.8%),单纯F型5例(22.7%),混合型7例(31.8%);对照组CT感染2例(1.29%),单纯F型1例(50%),混合型1例(50%).两组不同基因型CT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且以E、D、F三种基因型为主,因此对于上述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产妇应合理使用敏感性药物进行早期干预,并加强孕期胚胎发育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分离培养法对50例自然流产(流产组)和50例住院分娩正常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CT和UU的检测率分别为40%和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和UU复合感染率为24%,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消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自然流产与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 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接受治疗的74例自然流产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来本院接受人工流产74例无自然流产史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所有入选者外周血HCMV-DNA,应用免疫层析法和分离培养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CT和UU。结果观察组自然流产妇女的HCMV、CT、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97%、29.73%和32.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选者的HCMV与CT或(和)UU复合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流产次数在2次及以上者的HCMV、CT、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23%、41.86%和44.19%,显著比自然流产1次入选者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与HCMV、CT、UU感染具有一定的关联,需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
沙眼衣原体(CII)、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不仅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导致不孕,而且通过影响精卵质量、直接宫内感染等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