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乙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应用清乙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转氨酶和HBSAg、HBeAG及HBV-DNA变化。结果: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其中ALT转阴率82.61%、HBSAg阴转率达65.52%、HBeAg阴转率达79.31%、HBV-DNA阴转率87.93%(P〈0.05)。结论:清乙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转氨酶,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梁明  陈颖 《黑龙江医学》2012,36(7):493-49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时间长短,对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阴率的影响。方法本组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片剂,100 mg/d。同时,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分别于用药6、12、24个月后,测血清HBeA、抗-HBe和HBV-DNA的水平,并统计计算出各时期的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73.70%,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7.40%;治疗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83.20%,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15.80%;治疗24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93.70%,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21.10%。结论随着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延长,其抑制HBV-DNA复制水平的作用越大,HBV-DNA转阴率越高。HBeAg血清学转阴率也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和药物疗效的评估提供佐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随访120例6-18年前经肝穿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结果:HBeAg转阴78/82例(96.34%)。HBsAg转阴17/20(14.17%),Cox回归分析,LAK细胞,阿糖腺苷,干扰素治疗均有利于HBeAg转阴,病情稳定有利于HBsAg转阴,但x^2分析,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的转阴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HBeAg的远期自然转阴率高,HBsAg自然转阴率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本院自制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中静脉点滴治疗乙型肝炎82例;以维生素C、肝泰乐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组。肝功能化验指标复常率达90.6%,对照组为60.7%(P<0.05)。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e-Ag转阴率达84.6%,对照组15.4%(P<0.01);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HBsAg、e-Ag转阴率达40.9%,对照组无1例转阴。凡HBsAg、e-Ag双项转阴者疗效巩固,经la以上追踪观察无1例复发。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仅用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综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疗程均为一年,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生物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治疗两个月时HBV-DNA转阴率为52.3%,4个月转阴率为82.0%,12个月转阴率高达96.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病毒持久转阴,复发率和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吉林医学》2010,31(6):777-777
目的:回顾性评价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观察治疗1年时血清转氨酶(ALT)复常、HBeAg转阴和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在治疗1年时,80例患者ALT复常率为91.7%(73/80);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88.3%(70/80);血清HBeAg转阴率为56.7%(45/80)。80例患者中有9例(11.1%)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化。结论: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连续用药1年以上时,患者肝功能复常、病毒转阴及血清学转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来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SPSS 13.0软件对92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成年人高发(93.5%),有72.8%患者传播途径不详;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比例为3.18∶1;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8.9%;肝衰竭发生率为2.2%。发病后随访6个月HBsAg转阴率96.7%,HBVDNA转阴率97.8%,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率3.3%。结论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年龄及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变化;急性乙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较高,但有极少数患者会发生慢性化及重型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干扰素α—2b在治疗乙型肝炎上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乙型肝炎患者22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随机分配,其中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2例,治疗组112例患者在普通临床治疗的前提下使用500muα—2b干扰素肌肉注射,每日一次,15日后改为每两日注射一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112患者只进行普通的临床治疗.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的转阴率为78.12%,对照组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为28%;治疗组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为84.38%,对照组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为37.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转氨酶比较的结果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值小于0.05),其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比较的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值大于0.05),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2b干扰素在乙型肝炎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e抗原及乙肝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延缓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及HBV-DNA均阳性,且HBV-DNA>1×106cop/ml。60例随机分成两组:Ara-AMP联合干扰素(IFN)组30例,干扰素组30例,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70%、83%、90%,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6.6%、36.7%、43.3%;HBeAg转阴率均为7.1%、17.8%、17.8%;HBV-DNA转阴率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单用干扰素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66%、73%、80%;HBV-DNA转阴率3.3%、10.7%、12.3%,HBeAg转阴率均为5.2%;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ra-AMP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还缺少比较理想的药物,乙转灵是我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室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到的一个复方浸膏片剂。本方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使病毒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达51%,e抗原(HBeA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了HBV指标均有变化,HBe Ag转阴情况,治疗组阴转2 4例转阴率6 0 .0 0 % ,对照组阴转2 2例,转阴率4 3.5 8% ,HBV- DNA转阴情况,治疗组阴转16例,阴转率4 0 .0 0 % ,对照组阴转14例,阴转率35 .90 %。两组比较P<0 .0 5。结论:两组结果表明干扰素(赛若金)联合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例数少,需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29)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n=29)采取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是44.83%,治疗后的HBV-DNA水平是(3.14±0.26)log10 copies/mL;对照组HBeAg转阴率是24.14%,治疗后的HBV-DNA水平是(3.98±0.88)log10 copies/mL;2组患者观察指标的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HBeAg转阴率,并降低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给予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干扰素治疗,疗程1年,将血清HBV-DNA、HBeAg抗HBe血清转换和ALT水平等作为评价抗病毒疗效的指标.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组(A组)HBeAg转阴率18.75%,HBV-DNA转阴率93.75%;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组(B组)HBeAg转阴率50%,HBV-DNA转阴率93.75%;单用干扰素组(C组)HBeAg转阴率31.25%,HBV-DNA转阴率7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组可协同阻断乙肝病毒复制,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但HBV-DNA与HBeAg的转阴率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α -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α -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并与同期使用胸腺肽组作对照观察。结果 应用α - 2b干扰素治疗 3个月、6个月治疗后、1a时其HBeAg转阴率分别为 33.33%、6 0 .6 1%、48.48%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2 7.2 7%、5 7.5 8%、45 .45 %。结论 α-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均显示了较好疗效 ,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1例(免疫清除期接受清热疏肝颗粒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照组41例(免疫耐受期接受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率转阴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95.12%、HBV DNA转阴率73.17%、HBeAg率转阴率12.19%,肝功能指标(HBV DNA0.92±0.22log10copies/ml、AST39.21±11.21U/L、ALT42.30±10.58U/L、TBiL9.20±4.39umol/L)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免疫清除期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阶段,在临床上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因此对患者选择免疫清除期接受清热疏肝颗粒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4 8例阳性 ,HBV -DNA均阳性。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Ara -AMP组 30例和干扰素 (IFN)组 30例。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分别为 6 6 %、73%、80 % ;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16 6 %、36 7%、4 3 3%。HBeAg转阴率均为 5 2 % ;HBV -DNA转阴率治疗 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ALT复常率分别为 70 %、83%、90 % ;HBV -DNA转阴率均为 3 3%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7 1%、17 8%、17 8% ;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 -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程短 ,抗病毒疗效确切 ,停药的后续作用明显 ,改善肝功能显著 ,短期应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耿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87-4287
目的:探讨抗病毒西药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9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78例,将其分为阿糖腺苷组、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α-干扰素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组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为82.4%,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干扰素组以53.4%的转阴率位居第二,但以35.9%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以及32.0%的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α-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PT、电解质、HBV-DNA等。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79.3%,HBV-DNA转阴率69%;对照组临床好转率45.8%,HBV-DNA转阴率2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好转率,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扰素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长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 HBV-DNA 转阴率分别为23.3%,56.7%;对照组、试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分别为26.7%,6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较为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效干扰素较常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小莹  王虹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67-106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换率53.33%、HBVDNA转阴率70.0%、肝功能恢复正常率61.29%、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为50.0%、对照组均为16.67%,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冶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