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过性肝灌注异常(transient hepatic perfusion disorders,THPD)在肝脓肿与肝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肝脓肿(35个病灶)和22例肝转移瘤(48个病灶)的动态增强CT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个肝脓肿灶中,25例出现THPD,发生率为71.4%(25/35);48个肝转移灶中,11例出现THPD,发生率为22.9%(1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脏1个或1个病灶以上出现THPD作为肝脓肿的诊断标准,46个病例中,肝脓肿的CT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22例肝转移瘤CT诊断准确率68.1%(15/22)。结论肝脓肿出现TPHD的概率显著高于肝转移瘤;THPD在肝脓肿与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鲁观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058-2059,206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脏灌注异常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肝脏灌注异常形成的因素.方法 搜集26例急性胆囊炎病例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二期CT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为全肝与胆囊;层厚为5.0~7.5mm,对比剂为碘海醇,采用团注法注入剂量为80~100ml,流速3.0~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延迟24~28s、门静脉期延迟70~75s.结果 26例急性胆囊炎有24例(92.3%)肝脏在动脉期出现斑片状、片状及半环状异常强化,异常强化区的范围为胆囊附近肝脏组织,静脉期肝脏异常灌注消失.结论 急性胆囊炎周围肝脏组织的炎性浸润、充血是形成异常灌注强化的病理基础.胆囊周围肝脏组织灌注异常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CT征象,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演变时期肝脓肿的CT表现,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50例不同发病时期肝脓肿的CT平扫及三期强化特点,并与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等对照分析。结果按照肝脓肿病变发展阶段不同,其CT表现可分3种。早期肝脓肿(10例,有2种表现形式:小房腔性和团块状肝脓肿),典型肝脓肿(38例)和纤维肉芽肿性肝脓肿(2例)。结论肝脓肿在不同病理演变时期CT平扫表现不同,动态三期强化扫描有助于提高肝脓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有完整CT检查资料的肝脓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9~72岁,平均52.2岁。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5例共20个病灶,单发脓肿13例,多发病灶2例。20个肝脓肿中,11个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边缘模糊的占位病变,6个脓肿内含气体,伴周围胆管积气,3个为多房脓肿。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脓肿周边强化者15个,多环状强化2个,蜂窝状强化3个。结论肝脓肿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特别是多期动态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会民  李春梁 《放射学实践》2005,20(11):984-986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分析和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近年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可见周围强化征、肿块缩小征、蜂窝状强化和延时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表现,增强扫描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一过性肝实质强化对肝脓肿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一过性肝实质强化(THPE)对肝脓肿与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肝脓肿(47个病灶)和29例肝转移瘤(52个病灶)的动态增强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个脓肿灶中,32个(68.1%)出现THPE;52个转移灶中,9个(21.5%)出现THPE。以1个病灶以上出现THPE作为诊断肝脓肿的标准,其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79.3%。结论肝脓肿发生TPHE的概率显著高于肝转移瘤;THPE有助于肝脓肿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大小肝癌病灶以及小肝癌病灶与肝硬化实质间的灌注差异,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30例)的59个病灶及周围肝实质行肝脏MSCT灌注扫描。测量肝癌病灶和硬化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结果:不同大小肝癌病灶间各灌注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9个病灶中≤3cm病灶14个,其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硬化实质(P<0.05),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57、0.848和0.969;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有助于在肝硬化实质中检出早期肝癌,尤其是肝动脉分数的测定,当临界值设定为0.30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  相似文献   

8.
MSCT灌注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8例接受MS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6名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自愿者(正常对照组),2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根据Ishak评分系统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分为两组:10例为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不需抗病毒药物治疗(轻度肝纤维化组),12例为显著肝纤维化患者,需行抗病毒治疗(显著肝纤维化组).计算各组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从正常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到显著肝纤维化组,肝动脉分数(HAF)呈升高趋势,其平均HAF值分别为(17.09±3.43)%、(19.92±6.01)%和(21.32±7.47)%,平均通过时间(MTT)则有所降低,三组的MTT值分别为(13.49±1.02)s、(12.35±1.31)s和(12.19±3.33)s.正常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平均血流量(BF)值分别为(102.75±32.76)ml·100 g-1·min-1、(114.54±25.81)ml·100 g-1·min-1和(111.98±19.81)ml·100 g-1·min-1;平均血容量(BV)值分别为(15.97±7.59)ml/100 g、(17.07±2.94)ml/100 g和(16.42±5.53)ml/100 g.各组平均HAF、MTT、BF及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肝脏灌注可用于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的定量测量,部分灌注参数值的变化对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尚不能有效地进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21例不典型肝脓肿病人纳入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35~81岁,平均60岁,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层厚5mm.结果:不典型肝脓肿16层CT平扫表现多样,缺乏特点,多期增强有较特征表现.结论:不典型肝脓肿的多期增强CT扫描较有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早期肝脓肿在病变发展过程中的CT表现 ,提高早期肝脓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早期肝脓肿的CT表现 ,并与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等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肝脓肿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CT表现因肝脓肿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可出现斑片状强化、细网格征、蜂窝征、簇型征、持续强化征 ,病灶范围缩小。结论 :增强及延时CT扫描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肝脓肿的CT分析(附78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着重讨论其与肝癌(HCC)的鉴别诊断.方法将78例已证实的肝脓肿CT图像与手术病理所见及同期证实的一组肝癌C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25例无病灶周边"双靶征”或"牛眼征”及病灶内均匀液化坏死和积气等典型肝脓肿CT表现.53例有中央均匀液化坏死、病灶周边"双靶征”及病灶内积气等特征性CT表现.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增强扫描可见周边多囊征,边缘锐利征,蜘蛛征,持续强化征.结论肝脓肿特征性和非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脓肿的CT特征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肝脓肿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肝脓肿的CT表现均为较正常肝组织为低的低密度灶 ,肝脓肿的环靶征 ,簇集征和脓腔内气体为CT诊断的特征性征象。肝脓肿的病因诊断包括化脓性肝脓肿 ,胆源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和肝癌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 (TAE)术后癌灶脓肿等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结论 CT特征不仅可明确肝脓肿的定位诊断 ,并可作出导致肝脓肿的性质和病因方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 ,重点是增强CT和动态增强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了 92例手术、穿刺抽吸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CT资料 ,92例均行CT平扫 ,65例行增强扫描 ,其中不典型CT表现的肝脓肿 2 6例。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多见于细菌性肝脓肿的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形成初期 ,CT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 :(1)肿块缩小征 ;(2 )周围充血征 ;(3 )“簇状征” ;(4 )“花瓣征” ;(5 )延时强化征。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 ,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和延时扫描有一定特征性 ,可提高不典型肝脓肿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附10例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着重讨其与肝癌的鉴别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将10列已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CT图像与手术病理所见及同期证实的一组肝癌CT图像对照分析,10例均无病灶周边“双靶征”及病灶内均匀液化坪死和积气管典型肝脓肿CT表现。  相似文献   

15.
肝脏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用多层螺旋CT评价各类肝脏灌注异常 ,强调认识肝脏灌注异常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年中接受上腹部螺旋CT检查的 15 68例病人的CT资料 ,对各种类型的肝脏灌注异常病例的CT表现、病因和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共发现各类肝脏灌注异常 10 3例 ,其中与肿瘤相关者 69例 ,非肿瘤相关者 3 4例。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 :( 1)肝动脉门静脉瘘 ( 4 1.7% ) ;( 2 )门静脉阻塞 ( 2 3 .3 % ) ;( 3 )炎症性充血 ( 17.5 % ) ;( 4 )富血供肿瘤的盗血现象 ( 6.8% ) ;( 5 )肝静脉阻塞 ( 4 .9% ) ;( 6)肝脏迷走血供 ( 3 .9% ) ;( 7)病因不明 ( 1.9% )。灌注异常的CT形态与其产生原因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评价各类肝脏灌注异常的有效方法。熟悉肝脏灌注异常的CT表现有助于对其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状况作出准确推断  相似文献   

16.
肝癌肝灌注异常相关因素的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癌肝灌注异常螺旋CT动脉期增强表现特征 ,分析研究肝灌注异常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19 98-10~ 2 0 0 1-0 2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病例共 51例作为研究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无门静脉癌栓的肝癌 51例作为对照组。全肝平扫后 ,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2 0s行全肝动脉期扫描。观察动脉期CT表现 ,并分析肝灌注异常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动脉期扫描肝脏灌注异常共 2 8例 ,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肝灌注异常的形成与癌灶的部位、有无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癌栓的位置有相关性。结论 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 ,有利于发现肝实质灌注异常、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及侵犯情况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腹腔脓肿的CT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对22例患者中29个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6%)个脓肿壁为均匀强化的不规则厚壁,厚度约为0.1~1.0cm;12(41%)个脓肿内见到少量气体影或气-液面;所有病例均未见到钙化。结论 CT对腹腔脓肿定位诊断准确,均匀完整的脓肿壁强化和内部见到含气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肝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对肝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肝转移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根据其表现特征,采用校正后的最大斜率法计算各自的灌注参数;应用改进后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出肝转移瘤的4种灌注图像。结果富血供转移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呈速升速降型或速升缓降型,肝动脉灌注量(HAP)明显增加,门静脉灌注量(PVP)明显减低,与周围肝实质相比呈明显HAP、PVP倒置倾向,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明显升高,门静脉灌注指数(PPI)明显降低。在HAP图像上,癌灶呈明显高灌注,周围肝实质呈低灌注;在PVP图像上,癌灶呈明显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高灌注;在HPI、PPI图像上的表现分别类似HAP、PVP。乏血供转移瘤的TDC呈缓慢上升型,其基线、上升斜率及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周围肝实质,其全肝总灌注量(TLP)、PVP和PPI均明显低于周围肝实质,HPI略高于周围肝实质。在HAP图像上,癌灶呈不均匀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相对较高灌注;在PVP图像上,癌灶仍呈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不均匀高灌注,病灶轮廓更清晰;在HPI和PPI图像上的表现分别与HAP、PVP类似。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能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获得良好显示解剖细节及灌注定量信息的影像学资料,准确地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有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