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晖  戴维  方雪红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48-1649
目的:初步探讨及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全身其他损害的机制。方法:对20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低氧血症142例,胸腔积液7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7例,肝脏损害167例,急性肾功能损害35例,出现腹水43例,心电图异常23例,胰性脑病7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2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个多系统、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为登革热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9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6例登革热(普通登革热组)、4例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组)和28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包括白介素-2(IL-2)、IL-4、IL-8、IL-10、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对比分析各因子在三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并观察其在病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登革热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31例(34.44%)、39℃以上高热27例(30.00%)、肌肉/骨骼疼痛23例(25.56%)、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9例(21.11%)和皮疹17例(18.89%)。血细胞计数分别有70(77.78%)、43(47.78%)和36(40.00%)例患者出现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升高、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的降低,其中,重症患者的PLT均明显减低。另有47例(52.22%)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血清酶学常见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分别为63(70.00%)、55(61.11%)、40(44.44%)、37(41.11%)例。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登革热组和重症登革热组IL-10、IFN-γ、MCP-1和MIP-3α升高,IL-8和IL-12p7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登革热组IFN-γ和MIP-3α较普通登革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时间段内,MCP-1、MIP-3α维持高水平状态;IL-10和IFN-γ逐渐上升,分别于第7和5天达峰值;IL-8和IL-12p70则于第3天出现明显减低。结论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指南相符,其中MON%升高可能为实验室早期识别登革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在登革热发病过程中呈现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重症化趋势,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在HTG-AP病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属于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敏感性判断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反应性蛋白质。D-二聚体是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的敏感性判断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HTG-AP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89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病因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发生的登革热流行期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方法 将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52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番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中无死亡病例及登革出血热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98%)、乏力(90%)、肌痛(78%)、关节痛(66%)、头痛(64%)、皮疹(59%)等;伴随肝功能异常(75%),白细胞减少(86%)、血小板减少(75%);淋巴结、肝、脾肿大较少见;所有病例登革热病毒IgM阳性. 结论 本次登革热疫情流行规模较大,多数病例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以肝损害较多,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无出血热病例及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资料,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普通感染组(63例)和重症感染组(13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普通感染组患儿相比,重症感染组患儿出生胎龄小、早产儿比例高、起病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异常(<5×109/L或>15×109/L)、血小板减低、pH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及乳酸升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感染组(均P<0.05),合并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感染组(均P<0.05);重症感染组患儿死亡率高于普通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7.125,95% CI:2.275~29.021)、凝血功能异常(OR=22.452,95% CI:2.948~268.656)及pH≤7.25(OR=14.569,95% CI:2.675~40.590)是发生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普通感染和重症感染的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均存在差异。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如果存在早产、起病时间早、酸中毒、乳酸升高、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需警惕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6.
徐勇  于守勇 《当代医学》2008,14(24):113-114
创伤性脑损伤(TBI)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颅脑外伤后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和血小板聚集.通过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可以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本文对颅脑损伤GCS与凝血功能损害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认为,通过对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可以预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损害,为了更合理的评价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还要将AIS与GCS结合.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脑损伤(TBI)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颅脑外伤后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和血小板聚集.通过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可以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本文对颅脑损伤GCS与凝血功能损害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认为,通过对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可以预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损害,为了更合理的评价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还要将AIS与GCS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振平  吕丹  孟凡山 《吉林医学》2012,(36):7941-7942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后人体各系统脏器出现病理损害的先后顺序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中遇到的12例重症中暑并发MODS患者的各脏器病理损害发生发展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患者凝血异常1~3 d发生率分别为100%、100%、100%;心肌损伤1~3 d发生率分别为67%、83%、100%;消化系统肝损害1~3 d发生率分别为58%、83%、100%;肾功损害1~3 d发生率分别为42%、58%、67%;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0、8%、12%;脑损害影像阳性率为0、0、25%。结论:重症中暑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最早、最广泛,在患者病情预后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就诊的76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住院后第1、7、14天时APTT、INR、PLT、D-dime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76例患者住院第1、7、14天时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分别为29例、31例和34例,发生率为38.2%、40.8%和44.7%;治疗14 d后凝血异常组患者其APTT、INR、PLT水平与无凝血异常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异常组D-dimer水平显著高于凝血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随着其D-dimer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中约有半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D-dimer指标与脓毒血症程度有关,因此在患者早期可对D-dimer进行检测以便确诊。  相似文献   

10.
郑素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16-21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凝血机制和凝血因子损害的程度与肝脏损害严重性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仪SysmexCA50测定167例肝病患者和40例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按病情轻重分5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期凝血四项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除急性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PT、APTT、TT延长,FIB明显下降,其异常程度呈现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中重度)>慢性肝炎(轻度)。结论:血浆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可客观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正> 出血是慢性重症肝炎(CSH)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导致病人的死亡。其出血的原因之一是患者凝血机制的异常,我们通过对26例确诊为CSH的患者同时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的观察,发现CSH患者PT及KPT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CSH患者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均存在障碍。因此PT和KPTT均可作为CSH诊断的筛选指标之一。而且26例CSH患者PT和KPTT的平均延长幅度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入性疟疾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疟疾患者405例,其中并发肝功能损害的185例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血涂片法确诊及做虫种鉴定。结果共纳入405例患者,无肝功能损害组220例,有肝功能损害组185例;患者以男性为主(占87.41%),平均年龄(36.52±10.27)岁。有肝功能损害组与无肝功能损害组比较,住院天数延长,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较差,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有3例死亡病例。有肝功能损害组再分为普通疟疾患者155例,重症患者30例;临床表现以发热(97.30%),疲乏(63.24%),恶心(26.49%),呕吐(23.24%),黄疸(66.49%),贫血(69.19%)为主,实验室特征为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胆红素升高及低蛋白血症等;重症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黄疸、酱油样小便、瘀点瘀斑、球结膜水肿、肝脾肿大及胸腔积液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型疟疾患者,ALT、总胆红素等值的升高明显高于普通疟疾,白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大于普通疟疾。99.26%患者治愈出院。结论疟疾合并肝损害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较轻,黄疸型肝炎较多,重症疟疾的肝损害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由舒张期室壁应变(diastolic wall strain, DWS)评估的左心室顺应性与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术后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rate episodes, AHRE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置入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ic devices, CIEDs)的患者201例的病历资料。术后随访2年以上,根据是否发生AHREs分为AHREs组与无AHREs组。比较2组术前DWS及一般资料,并通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术后发生AHRE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在置入术后12个月内出现AHREs 26例,总共有患者在术后2年内出现AHREs 64例。在随访期间对比AHREs组与无AHREs组,2组在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DWS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示左心房横径增加与DWS降低是CIEDS术后患者发生AHR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WS最佳临界值为0.35,敏感度为81%,特异性为82%。与DW...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深圳地区 4 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 =1.3∶ 1,平均30 .5岁。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4 5岁的中老年人易转为重症。具有传染性强 ,易家庭聚发及单位群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易重症化 (4 7.2 6 % ) ,病死率为 4 .3% ,易发生I型呼衰 (15 .2 %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热程平均 (9.0 7± 4 .2 3)d ,多为弛张热。重症患者热程长于普通患者。大多数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胸片示肺部炎症改变出现时间多为发热后 3~ 4d ,持续时间平均 (16 .7± 10 .3)d。重症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时间长于普通患者 (P <0 .0 5 ) ,易发生肺纤维化 (34.78% )。易发生肝功能损害。重症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P <0 .0 0 5 ) ,且损害程度较重。CD4 /CD8 细胞计数入院时平均为 (17.9± 5 .6 ) % / (2 4 .2± 6 .5 ) % ,明显下降。重症患者CD4 /CD8 细胞计数为 (12 .6± 4 .5 ) % / (19.6± 9.5 ) % ,下降更明显。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热程、肺部炎症持续时间、肝功能损害明显、CD4 /CD8 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等可作为早期判断SARS患者重症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登革热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对儿童登革热有更深的认识、更好地应对疫情。方法对33例确诊儿童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治疗及转归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患儿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年龄3岁以上有27例,<3岁6例;男20例,女13例;临床主要症状是发热、皮疹、咽痛、咳嗽、头痛、肌肉痛。9例胸片异常表现,白细胞计数(WBC)<4×1012· L-1有17例,(4~10)×1012· L-1有11例;血小板仅有2例<100×109· L-1;27例并发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28例,脑电图异常有2例。所有病例均隔离治疗5d痊愈出院,无重症、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1~3个月未复发。结论本次疫情病例为Ⅱ型登革热,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并发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卢妙心 《中国热带医学》2014,(12):1525-1526
目的探讨2013年佛山市顺德龙江地区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龙江地区2013年新发25例登革热患者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登革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76%)、肌痛(76%)、皮疹或出血点(60%)。分别有48%和24%的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与血小板计数下降。20%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64%的患者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同时,有48%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和20%的患者出现肌酸磷酸肌酶升高。结论佛山龙江地区本次登革热为多点散发的本地疫情,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出现肝脏损害及心肌损伤,经积极治疗临床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6例重症登革热患者的起病经过、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临床症状有脑膜脑炎的表现、27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非失血性休克。实验室检查36例均有肝功能损害,7例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有血小板下降。结论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消化道出血及脑膜脑炎为主,经积极、及时予相关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造成急性重症脑损害后心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47例急性重症脑损害后出现心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率为78.3%,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改变可在2周内随着脑损害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造成急性重症脑损害可致心脏异常变化,心电图改变可反映急性重症脑损害后心肌损害程度,为临床早期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急性重症感染,较易并发多系统脏器衰竭(MSOF),而MSOF是急重症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MSOF是降低急性重症感染死亡率的关键之一。急性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凝血机制异常[2],尤其是急性重症感染合并MSOF时,凝血机制紊乱可能参与MSOF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对近期院内诊治的30例急性重症感染患者进行了凝血机制的检测,旨在找出能够预测及诊断MSOF的凝血指标。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6年5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重症感染患者30例,其中细菌性痢疾6例,肺炎9例,胆囊感染2例,急性胰腺炎10例,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症组46例、重症组34例。入院后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轻症组PT、APTT、FIB、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T、APTT、FIB、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组(P<0.01)。 MODS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MODS组(P<0.05或P<0.01)。 FIB和D-D与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8,0.82,P<0.01)。结论轻症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基本正常,而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FIB和D-D与患者病情指标APACHEⅡ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