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德全 《华西医学》1994,9(4):394-395
降糖汤治疗53例消渴病疗效分析王德全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612560)我院于1990年11月至1992年7月共收治消渴病患者100例。其中用降糖汤治疗53例,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降糖汤组5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男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在消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中医辨证护理),各5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FPG、2 h PG水平、HbA1c、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治疗效果及社会关系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CSSD70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血糖代谢指标,控制糖尿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彭妮红 《家庭护士》2008,6(5):1336-1337
[目的]探讨和完善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措施,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16例消渴病病人的中医护理经验.[结果]116例消渴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护病情恢复加快,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消渴病经中医辨证施护能加速病情康复,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完善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措施,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16例消渴病病人的中医护理经验.[结果]116例消渴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护病情恢复加快,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消渴病经中医辨证施护能加速病情康复,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彭妮红 《全科护理》2008,6(15):1336-1337
[目的]探讨和完善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措施,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16例消渴病病人的中医护理经验。[结果]116例消渴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护病情恢复加快,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消渴病经中医辨证施护能加速病情康复,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脾胃郁热、消耗阴液、中气亏损 ,肾气不足所致 ,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倦为主要症状。西医认为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者作用紊乱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性疾病 ,其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笔者以三消法分别治疗本病 42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36~ 76 (平均 5 2 )岁 ,病程 2~ 2 5年。按中医辩证 :上消者 14例 ,中消者 18例 ,下消者 10例。1.2 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消渴病参照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足部穴位按摩联合基础治疗对消渴病痹症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消渴病痹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足部穴位按摩治疗。通过两组间以及前、后对照,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部穴位按摩结合基础治疗的方法对消渴病痹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消渴病相当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所致,由于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很高,是人类第4大危害性疾病之一.根据近几年来对82例消渴病患者的治护经验,我们认为,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可减轻或避免消渴病人远期合并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出血部位在脑实质内称之为脑出血,其有外伤性脑出血和非外伤性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出血又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及继发性脑出血。前又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本中病例讨论仅指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的综合干预对改善老年消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老年科住院的90例消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消渴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体质辨识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6...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已有2000年的历史,历代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病机与治疗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发,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则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大法。笔者认为,消渴病的病机除了阴液亏虚之外,还包含了肾阳不足、肺脾气虚两个方面,这些隐含的病机,可以从历代治疗消渴病的常用方窥见一斑,现不揣鄙陋,阐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中医习惯“以汤名证”,故把小柴胡汤的适应证称之为“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的总病机是正邪分争在表里之间,即半表半里。总的表现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其总的治则是:和解表里。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方出《伤寒》,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为少阳病兼里实的证治代表方剂,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为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要方,然而笔者紧抓病机,脉证,经方新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颇丰,现小结予以报道,供读者及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祖国医学多有阐述,消瘅之名首见于公元前四百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有口甘与多尿的症状描述,《景岳全书》则曰:上消者,渴症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乃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症在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中消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而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从其临床特点看,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相符合。究其病因,不外“肥美之所发”。“酒面无节,酷嗜炙熄”,“……,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宽皮充肌,血脉不行。……”,或“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诸种因素导致五脏功能失调是本证的基本病理变化,临床中常按上、中、下焦论治。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认为,消渴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肺、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在治疗上,多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然而,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消渴病患者在发病前后,常伴一系列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的证候。由此可见,消渴病与肝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基本上适用于临床各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笔者将该方应用于皮肤性病科,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治疗各种疾病,获效颇著,介绍如下,供同道商讨。方剂探源龙胆泻肝汤初见于金代李杲《三室秘藏》,方含柴胡梢、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龙胆草。主治:  相似文献   

20.
<正>消渴病即现代医学所指的糖尿病,"消渴"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