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患 者平均年龄76岁,前列腺重量均大于60 g,入院后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围手术期准备,择期施行TURP术.术中麻醉后先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置入膀胱引流管,再行TURP术.结果:全部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能承受该手术治疗.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7 g,手术时间50~100min,无一例出现TU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降低,平均尿流率显著提高,残余尿量显著减少.结论:对于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5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TURP术,对照组2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P术安全性高,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手术方式,完善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利用自制膀胱测压预警系统实施低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167例行前列腺电切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测压组(A组)和非测压组(B组)。A组85例,采用经皮膀胱造瘘+TURP术式42例(A1组),连续冲洗鞘式TURP术式43例(A2组)。B组82例,采用经皮膀胱造瘘+TURP术式42例(B1组),连续冲洗鞘式TURP术式40例(B2组)。A组利用自制虹吸管经膀胱穿刺形成膀胱测压预警系统进行膀胱测压,实时监测膀胱压力,保持膀胱低压状态进行TURP手术。4组均检测术前、术后血Na~+,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质量、尿色转清时间,评估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A组血Na~+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血Na~+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测压组较非测压组更安全。测压组A1与非测压组B1、测压组A2与非测压组B2相比可用于切除前列腺组织的安全手术时间更长、前列腺切除质量更多,术后尿色转清时间更短,Qmax、IPSS改善更佳,提示测压组较非测压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自制膀胱测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TURP术中膀胱内高压状态,可以及时处理造成高压的原因,始终能保持低压冲洗下进行TURP,延长了安全手术时间,增加组织切除率,明显降低电切综合征的发生,使TURP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TURP治疗的38例高危、大体积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同时行SKATER一步法膀胱造瘘术18例、不行膀胱造瘘术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TURP与膀胱造瘘术均顺利完成。膀胱造瘘组一步法膀胱穿刺造瘘手术时间(3.0±0.5)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相近(P〉0.05),均无患者发生水中毒或其他前列腺电切综合征。膀胱造瘘组TURP手术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非膀胱造瘘组明显缩短(P均〈0.05)。术后随访3个月-2年患者恢复均较好,排尿均顺畅,无尿道狭窄,无尿失禁。结论:高危、大体积BPH患者在TURP术中应用一步法膀胱造瘘,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一次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先在电切镜监视下行下腹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做一荷包留置Trocar造瘘、低压灌洗下行TURP,后拔除Trocar拉紧荷包缝闭膀胱,一次性手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48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手术历时90~180min,切开取石时间为20~40min,术后无留置膀胱造瘘管,术中无输血、未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3~5d拔除尿管,无尿瘘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一次性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前列腺较大及膀胱结石多发或质硬或直径大于2cm的结石患者。它在低压灌洗状态可以避免TURS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大力碎石钳受结石大小的限制及对膀胱、尿道的损伤以及经尿道气压弹道或激光碎石对镜子的损害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在耻骨上行膀胱小切口,自膀胱小切口放入卵圆钳,窥镜直视下直接取出膀胱胱结石,留置膀胱造瘘冲洗管,然后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取石成功,取石时间5 ̄8min,无结石残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损伤小,安全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BPH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者2005年5月-2008年2月,对48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膀胱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或TURP加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膀胱造瘘术治疗48例BPH并发膀胱结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乏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并发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急性尿潴留的BPH病人46例,根据术前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力(Pdet)分为A组(Pdet 1.1~4.0kPa,31例)和B组(Pdet 0~1.0kPa,15例),两组均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膀胱造瘘术,术后3个月随访病人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A组26例术后拔除造瘘管排尿良好,5例终生保留造瘘管,总有效率为83.9%;B组7例术后拔除造瘘管排尿良好,8例终生保留造瘘管,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901,P〈0.05)。两组平均最大尿流率较术前升高,平均残余尿量、IPSS和QOL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7.14~29.17,P〈0.01)。结论逼尿肌轻度受损的BPH病人行TURP加膀胱造瘘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压、控压膀胱冲洗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需要行TUR—P患者98例随机分3组。常规冲洗电切组32例;低压、控压冲洗组34例;低压非控压组32例。常规组冲洗压80cmH2O、冲放式冲洗。低压、控压冲洗组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30-35cmH2O压力持续冲洗,利用引流管虹吸作用加快液体流速,切除突入膀胱的腺体时让膀胱保持适度充盈。低压非控压组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30—35cmH2O压力持续冲洗。结果 常规电切组平均手术时间(71±12)min;出血量(110±21)ml,电切综合征发生3例;膀胱或输尿管损伤5例。低压、控压持续冲洗组手术时间(44±11)min,出血量(49±15)ml,无电切综合征发生。膀胱或输尿管损伤0例。低压非控压组平均手术时间(44±11)min,出血量(45±10)ml,无电切综合征发生,膀胱或输尿管损伤4例。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采用低压、控压膀胱冲洗,有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少,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44-4245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在治疗大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80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量、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并对其手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过程,其中对照组3例患者在术中发生电切综合征。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量、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且术中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TUPR)和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及经耻骨上切除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分别对TURP 78例、TURP+TUVP96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4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①3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近,但TURP+TUVP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其它两组。②IPSS、前列腺体积、膀胱剩余尿和尿流率比较,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组临床指标优于其它两组。③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经耻骨上组前列腺切除术组高于其它两组。结论:3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近;TURP+TUVP出血及并发症比TURP少,比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更少,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拓宽手术适应证,减少出血及并发症。更适合于高龄及高危BPH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7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电切环结石勾出和(或)冲出(A组,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B组,6例)、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前列腺增生部摘除术(C组,14例)治疗。结果 27例均手术成功,除1例开放手术后膀胱裂开,二次缝合改置膀胱造瘘管出院后因其他原因死亡外,术后拔管后均排尿正常。A组和B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C组。A组和B组无明显手术并发症,而C组中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是脑梗死、继发大出血、切口裂开。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有多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采用TURP结合ESW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达到现代外科的微创治疗目的。而开放手术在前列腺较大、结石较大或为多发情况下采用仍不失为基层医院的一种好办法,但要尽量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耻骨上膀胱造瘘四分区前列腺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212例BPH患者分组,实验组119例,对照组93例,实验组行耻骨上造瘘四分区前列腺剜切术;对照组行传统前列腺剜切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冲洗时间、冲洗液量及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IPSS、QOL、Qmax(mL/s)和PVR(mL),以及术后6个月尿道狭窄和尿失禁并发症。结果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冲洗时间、冲洗液量及住院费用,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IPSS、QOL、Qmax(mL/s)和PVR(mL),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与实验组术后6个月尿道狭窄和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耻骨上膀胱造瘘四分区前列腺剜切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可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4-10~2006-1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体积巨大(〉75g)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trophy,BPH)患者25例,术中应用膀胱微造瘘术预防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resectionsyndrome,TURS),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采用TUPKRP术治疗BPH患者115例与同期采用TURP术的86例做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患者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IPSS评分及尿流率改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TURP术比较,TUPKRP术后尿道狭窄、膀胱刺激症及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低。结论:两种手术都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TU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测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慢性尿潴留(CUA)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BPH并发CUA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50例患者依据术前检查结果和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如前列腺电切术及膀胱造瘘术等。结果 150例患者中低顺应性膀胱127例,高顺应性膀胱22例,顺应性正常的1例。膀胱逼尿肌收缩有力72例,均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皆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49例,其中37例单纯行前列腺电切术,12例行前列腺电切术及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未见膀胱逼尿肌启动29例,其中22例行前列腺电切术及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3例患者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结论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能评估BPH并发慢性尿潴留患者膀胱逼尿肌的顺应性及收缩功能,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EVA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TUEVAP与32例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TUEVAP组优于TURP组。结论:对BPH患者TUEVAP优于TURP。  相似文献   

18.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结石同期处理的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从义  祖雄兵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9):924-926,929
目的评价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处理的治疗方法。方法56例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采用经耻骨上膀胱小切口取膀胱结石,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气压弹道碎石组先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再行TURP。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取石时间9~20min,无膀胱出血、膀胱切口渗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TURP综合征。术后膀胱冲洗液1、2d转清,造瘘管在5d内拔除,尿管8d内拔除。气压弹道碎石组:改为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1例,其余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除碎石时膀胱黏膜有散在充血、水肿外,无1例膀胱穿孔,手术历时50~90min,其中碎石时间10~30min,前列腺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60min以内,未发生TURP综合征,未行膀胱造瘘。术后尿液转清时间2、3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8h停止膀胱冲洗,术后5~7d拔除尿管。术中发生尿道损伤率为6.7%,无膀胱损伤穿孔,术后随访3~28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为3.3%,采用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开放手术联合TURP、气压弹道碎石联合TURP均可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进行同期处理,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UVP)与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BPH 988例患者分为两组,TUVP组588例,TURP组4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电切综合征发生率、血清钠离子、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情况。结果 TUVP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电切综合征发生率(TURS)、术后当天血清钠分别为(60.1±15.4)min、(132±25.2)mL、0.68%、(141.2±2.2)mmol/L,与TURP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TUVP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9.1±3.3)、生活质量评分(QOL)(1.8±1.1)、最大尿流率发(Qmax)(17.7±8.5)mL/s;TURP组分别为(9.2±3.8)、(1.9±1.3)(、17.6±9.1)mL/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VP与TURP治疗BPH疗效基本一致,但TUVP更安全,并发症少,适应证更广。若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2~2006年共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480例,术后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22例,发生率4·6%。现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年龄60~75岁。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18例,前列腺癌4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时间为术后1~2个月20例,2~4个月2例。1·2治疗及结果本组经造瘘口行瘘管切除加尿道引流术6例,经膀胱再建颈口冷刀切开、经尿道扩张加瘘管引流术各2例,均治愈;另12例多次行尿道扩张术,漏尿情况好转。2讨论2·1膀胱造瘘口不愈合原因2·1·1手术操作因素:①切除的前列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