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选择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而抗感染药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已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在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颁发的《急诊成人CAP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从CAP的病原学、耐药性、抗感染药应用等方面进行经验性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选择抗感染药、规范有效治疗CAP提供可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都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已成为急诊重要就诊人群,比重不断攀升,与其相关CAP也成为常见急症。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变化的特殊性,成为罹患CAP的重要人群,有研究[1-2]显示,老年CAP 发病率为每年15.8/1000人,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CAP病死率也明显增加。由于老年CAP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误诊,急诊科医师应提高识别老年CAP的能力,掌握合理的抗感染策略。  相似文献   

3.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肺炎进展快,死亡率高.为提高对其救治成功率,现对45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CAP)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6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结果将之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学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好转或痊愈38例,死亡26例。好转组与死亡组在年龄、基础疾病、病原体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面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SCAP感染以G-均为主,真菌感染及耐药现象突出,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合理的强效广谱抗生素及后期针对性抗生素的贯序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了解我院PICU重症CAP患儿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PICU的274例CAP患儿痰液进行细菌检测。结果:阳性标本167例(60.95%),排前五位的细菌依次为化脓性链球菌41例(24.55%)、肺炎克雷伯杆菌39例(23.35%)、大肠埃希氏杆菌24例(14.37%)、肺炎链球菌11例(6.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6.59%);痰液细菌检出率在年龄〈3月患儿组明显高于≥3月患儿组(P=0.004);春夏季痰液细菌检出率高于秋冬季(P=0.035);病程在〈5天组患儿痰液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5天组(P=0.004)。结论:重症CAP的革兰氏阴性菌呈上升趋势,年龄〈3个月的患儿为细菌感染性肺炎的高危人群,病程超过5天细菌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01—2018-08期间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入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49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3例)与死亡组(6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肌酐、P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B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曲线下面积为0.711,与PSI评分联合后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793,曲线下面积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B是影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提高PSI评分预测病死率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两组,治愈或者治疗好转者入好转组,治疗无效死亡者入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年龄组成、基础疾病数量、痰或血细菌学培养结果、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53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愈32例,死亡21例。死亡组平均年龄(82±7)岁,高于好转组(71±5)岁(t=9.818,P〈0.05)。死亡组基础疾病平均3.2种,较好转组2.0种多(x2=19.357,P〈0.05)。死亡组痰(血)细菌耐药较好转组高(X2=12.416,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有统计学意义(X2=14.636,P〈0.05)。死亡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的抗生素共18例,好转组有6例,死亡组高于好转组(X2=22.947,P〈0.05)。结论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龄(≥80岁)、基础病多、细菌耐药升高及早期抗生素不当选择是导致死亡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激素应用的指针及效果.方法:参照2001 年美国ATS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判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6例临床资料.结果:46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死亡27例,平均年龄46±9.23岁;存活19例,平均年龄51.3±8.6岁;4个危险因素,按OR值依次为人工气道>感染性休克>氧合指数>年龄;使用激素提高了血氧分压,但是存活率没有改善,二重感染率也大大增高(P<0.05).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氧合指数、年龄、多器官衰竭都是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因素,临床上应熟练掌握激素使用的指针及剂量,重视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动态评估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正确认识CAP,有效地施以门诊或住院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从CAP的定义、病原谱、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现状、轻重度评估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敖薪 《家庭护士》2007,5(1):6-7
护理工作日制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切身利益,对护理人员和病人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应引起广大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日制.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生活水准,医院的环境、服务条件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护理工作日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病人和护理人员的需要.笔者对599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发病特点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9—2008-1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158名CAP患者中,近年组的85名患者较往年组的73名患者在起病情况、病情严重性、治疗时间、影像学变化和难治程度等特点上的变化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在发病年龄、易患人群上的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近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748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8例重症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致病菌的病原学特征.结果 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为流感嗜血杆菌(29.1%)、金黄色葡萄球菌(15.9%)、肺炎链球菌(14.8%)...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28株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增高,指出今后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是目前导致全世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岁以下儿童是该病较为常见的发病群体.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体为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及真菌,且不同感染源CAP患儿的病原体分布特征、检测方法、治疗与预后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常见病原体感染相关的儿童CAP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特征、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HE活性, 将他们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再分别比较男性、女性组中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HE活性.结果 男性组血清CHE活性: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健康对照组(P<0.01);女性组血清CHE活性: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降低程度与肺部炎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下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炎、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采用Bi PAP呼吸机进行NIPPV,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测定通气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通气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记录通气前后呼吸(RR)、心率(HR)变化。结果通气后,观察组p H值、p(O_2)、SaO_2、p(CO_2)、FEV1、FEV1/FVC、FEV1%预测值、RR、H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通气、改善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三亚地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阳性痰培养标本485例。结果48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5.36%,革兰阳性菌占29.28%,真菌占5.36%。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2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阳性球菌。结论三亚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与文献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应参照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细菌耐药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CABSI且年龄≥65岁住院患者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结果157例老年CABSI患者中121例(77.1%)至少存在1种基础疾病,以2型糖尿病多见。原发感染部位明确者111例(70.7%),以泌尿道感染多见。内分泌科(25.5%,40/157)是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共分离出157株非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5.2%(118/157)、21.0%(33/157)、3.8%(6/157)。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常见革兰阴性菌中,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在常见革兰阳性菌中,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呈现敏感,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57例CABSI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7.2%,结合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2型糖尿病(OR=3.132)和降钙素原升高(OR=1.023)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ABSI患者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患2型糖尿病和降钙素原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