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ABO母婴血型不合采取茵栀黄与茵陈蒿汤加减进行防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193例ABO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分成两组,10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其余93例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参照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两组孕妇血清Ig G抗体效价及新生儿溶血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水平与总有效率方面,茵陈蒿加减治疗组明显低于茵栀黄治疗组患者(P0.05)。新生儿溶血发病率方面,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组明显高于茵栀黄治疗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于ABO母儿血型不合的防治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并服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6天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比对照组快,日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刘慧群  刘晓碧 《陕西中医》2011,32(3):279-280,291
目的:观察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ABO抗体效价等于或超过1∶64的孕妇,按患者自愿原则分治疗组1采用每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超过20 d;治疗组2采用5%葡萄糖液500mL+维生素C 3g,平衡盐500mL每d静滴1次,维生素E 100m g 1次/d,氧吸入2次/d,每次30~40m in,每月治疗10 d;治疗组3:在治疗2基础上每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超过20 d;对照组采用治疗少于1 w。各组抗体水平降低为有效,不变或升高为无效。结果:当抗体效价为1∶64,治疗与否,抗体效价变化无显著差异(Ρ>0.05);抗体效价等于或超过1∶128,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Ρ<0.05),但治疗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当抗体效价小于或等于1∶64,不必要进行治疗;效价为1∶128,仅需口服茵栀黄口服液;但效价大于或等于1∶256,建议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基础上,加用输液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茵栀黄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观测,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把纳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断蓝光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18%和7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按疗程1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胆红素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日均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及临床症状,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ml,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并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5.1±1.8d,短子对照纽7.5±2.2d,胆红素下降值149.18±38.32umol/L,高于对照组95.35±36.42u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疽中,具有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缩短病程的作用。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分别于入院时(即治疗前)、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表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A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对照组B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光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疗程7d.检测临床疗效、光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RF、TBA、TB...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与之配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加蓝光疗法)49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疗法)49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一、三、五天测定静脉血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的静脉血TBIL值在治疗前及治疗第一天无显著性差异,第三天时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五天时两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儿TBIL水平,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  相似文献   

15.
王汉玲  王向农 《陕西中医》2014,(10):1369-137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产科足月产新生儿黄疸2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3次,疗程33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减退情况,转入新生儿科率,腹泻、呕吐的发生率之间差异。结果:治疗组黄疸的控制有明显作用,但腹泻的发生率高,大多不需要干预,极个别腹泻严重者给予减量、停药或加服思密达后改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减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加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观察疗效所反映的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使用药物后一天开始,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第一天;在治疗3天以后,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可见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母婴同室80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蓝光照射、液体补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辅袋鼠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黄疸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6.01±1.26)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5.03±0.9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能有效改善黄疸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5、7天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