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QC活动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方法:随机调查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280例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开展QC活动,应用柏拉图分析找出本次活动整改重点,根据产妇产后乳房出现肿胀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整改对策,于2015年10月再次随机调查在我院接受分娩的290例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对比实施QC活动前后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及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QC活动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更低,产妇乳房胀痛持续时间较实施前明显更短,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QC活动后,不良情绪改善率(86.55%)、新生儿喂养成功率(82.76%),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实施QC活动改善母乳喂养宣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缩短产妇乳房胀痛时间,对不良情绪改善率及新生儿喂养成功率均有提高作用,值得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4月69例在本院分娩孕妇护理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活动前后导致产妇乳房胀痛原因占乳房胀痛比例、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无形成果、孕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活动后因知识缺乏、吸吮次数、体位限制所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下降,而生理性涨奶、乳头因素和混合喂养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上升,活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活动后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比活动前显著下降(P 0. 05),本次活动达标率为109. 13%,进步率为62. 13%;活动后护士无形成果评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P 0. 05);活动后孕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P 0. 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15-2716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分别自产后2h、12h、24h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首次泌乳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充足者比例、产后48h乳房胀痛发生率及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48h、72h三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母乳充足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48hⅢ度乳房胀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2h较12h、24h给予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更能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探讨自控硬膜外分娩配合气囊助产及导乐分娩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选择健康初产妇1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产妇接受气囊助产及导乐分娩,B组产妇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配合气囊助产及导乐分娩。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性。与A组对比发现,B组剖宫产率较低,产后出血量较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硬膜外分娩配合气囊助产及导乐分娩有利于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母乳喂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Ⅲ度、Ⅳ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本院2014年11月~12月产科病区分娩产妇母乳喂养中发生乳头皲裂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发生乳头皲裂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结果通过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后,乳头皲裂发生率由29.1%下降到11.8%,治疗前后乳头皲裂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产妇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表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建卡并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产妇5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难产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表可显著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696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385例(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为观察组.回顾性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产后疼痛、会阴水肿、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产妇满意度、产后住院时间、乳汁足量分泌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及产后疼痛发生率、住院天数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且产妇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低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的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并发症,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妇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提高了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家庭产房剖宫产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VIP产科剖宫产术产妇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并对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和术后4d内乳房胀痛情况以及术后2d内新生儿有效喂养、新生儿生活照料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术后4d内乳房胀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术后2d内新生儿有效喂养、新生儿生活照料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家庭产房剖宫产术中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缩短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有效促进母乳喂养,减少乳房胀痛发生率,促进亲子感情建立及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为主题,全体圈员按计划、程序各尽其责开展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由44.91%降低到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对提倡和支持母乳喂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65-1166
观察社区工作人员实施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效果。对自上级医院分娩出院后在社区卫生站服务范围内的产妇实施定期社区产后访视,选择产后访视实施前的产妇4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的产妇40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管理,试验组则接受由社区工作人员实施的产后访视,比较两组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两组社区休养产妇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和母婴健康指标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婴儿患病率和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出院后于社区休养的产妇群体实施定期社区产后访视,能降低产妇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程度,提高母婴健康度,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陈永红 《妇幼护理》2024,4(1):59-61
目的 分析采取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窘迫、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预分娩的孕妇1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行产后护理干预。结果 A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均明显早于B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B组,混合及人工喂养率较B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产妇乳汁分泌的时间、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减轻乳房胀痛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产后早期实施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4年2月~2016年1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1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7例.所有产妇均进行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后乳房按摩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母乳量满足需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1d、2d、3d时泌乳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每日吐奶次数、每日哭闹次数、体重下降、胎便排空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d、产后3d乳房胀痛人数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乳房按摩可有效提前泌乳时间、且能增加泌乳量,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房按摩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新生儿喂养方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1 d内泌乳率及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困难及乳房胀痛比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产后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单胎足月妊娠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分别从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产程时间、手术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可缩短产程、降低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初产妇产后乳房护理对泌乳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20例初产妇,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护理,并对两组产妇泌乳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产后90d、180d、270d泌乳量充足产妇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后90d、180d、270d新生儿每天哺乳次数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乳房胀痛与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乳房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的应用,可使产妇有效泌乳,促使其泌乳量显著提高,降低新生儿每天喂乳次数,使乳房胀痛与乳腺炎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分析产后即母婴皮肤接触1 h对初产妇6个月母乳喂养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住院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新生儿产后予以母婴皮肤接触1 h,对照组则予以皮肤接触至产妇会阴切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将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并随访6个月将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总评分、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研究组也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后即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 h,可以有效促进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即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